小皇子: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皇子》 90-100(第11/36页)

    现在真成了纪国人,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好处。

    各处的货物价格,不仅因为战争平息降低,还因为纪国恢复生产,以及少了关税,价格瞬间降低很多。

    较低的物价,加上各地官员都在努力给他们争取田地,不再打仗的安定生活。

    这几样加起来,足够天下百姓安安稳稳过日子。

    他们要的从来都不多。

    只要上面稍稍松松手,无数的人的日子就会很好过。

    时间一长,有些闹事的城池贵族就会被百姓自动抵制。

    大不了搬家!

    搬到纪国出身的官员管辖的城池里!

    无形间,所有从纪国旧城池国子监出来的官员,竟然被很多百姓追捧。

    他们中间还流传了一句话。

    就算是旧城池最差的官员,也比新城池的官员要好!

    在百姓里口口相传的话,是最抵挡不住的。

    纪国治理天下的第二天,靠着纪国的制度,以及国子监的人才机构,终于拿稳天下大半城池。

    剩下的城池,国子监跟吏部已经在派人过去。

    给他们时间,他们纪国只需要时间。

    周的旧贵族们从看戏的状态渐渐转变。

    纪国的厉害,他们都领教过。

    打了近三年的仗,也就他们还撑下去。

    他们接手的,更是一个破烂的世界。

    这都能行?

    刚开始的傲慢渐渐不见,有些聪明的贵族已经在想办法。

    若不趁着现在融入纪国,只怕以后都会没有机会。

    最反应过来的一个贵族,竟然是卢国老贵族卢叔公,他看清形势之后,吩咐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的子侄们去学习。

    主动学习纪国律法,纪国文字。

    然后当上纪国官员,最好能去原本的卢地任职。

    接下来,不少旧贵族有样学样。

    学了你的本事,继续去管我的城池,不过是换个方法而已。

    而这些人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起点,比普通人高太多。

    第二年二月纪国各处官学招生,这些贵族子弟明显名列前茅。

    在纪国父子三人还在各地平乱的时候,另一个势力在纪国悄然出现。

    由老贵族卢国为首的贵族子弟开始出现在纪国各处官学。

    以前的纪国也有这种贵族子弟。

    可时间长了,早就跟纪国平民关系不错,已经不分彼此。

    但这些人却不同。

    他们竟然开始天然抱团。

    既然打不赢你,那就加入你,从内部开始掌权。

    这股势力原本没什么人在意。

    纪国正是用人的时候,而且以前也用过旧贵族,只要真心归顺纪国就行。

    可纪凌还是对他们多了些限制。

    比如所有旧贵族家中,一门只能出一人在纪国做事。

    这个要求一出,这些大家族第一反应是抗议。

    他们一个家族成千上万人。

    只出一个?

    这怎么样?

    纪凌给出的答案是,你们可以分家。

    普通人家一户一二十人已经不少,你们直接分家即可。

    不少人对此摸不着头脑。

    一个大家族里出几十人,跟大家族分成几十家,每家出一个,有什么不同?

    等找到出主意的卢叔公,这位卢叔公脸色自然不好。

    卢国在天下大乱时,算是损失最小的诸侯国,大多数贵族都还活着,毕竟他们确实不想死。

    拿卢山鸣来说,若不是纪国为了报仇,估计也会留他一条性命。

    卢叔公直接道:“自是分散卢氏一族。”

    一旦分家,刚开始卢家可能还会团结。

    过个一两代,绝对会分崩离析。

    毕竟在一家的时候,内斗就不断,何况分宗庙,直接分家。

    公子凌看事情太准,太毒。

    他不想让这些公族贵族抱团。

    估计等他们当官的时候,还有诸多限制。

    毕竟都要当人家的官了,肯定要听他们的。

    纪凌自然清楚知道卢叔公都说了,那边一言一行都有人汇报。

    纪凌笑笑,抱着自家儿子公孙笑咋舌:“都一年了,这些人还是不可用。”

    心思太多太重。

    从卢叔公到公子卢,仪先生,甚至卢公。

    都是极有能力的人。

    可惜都不好用。

    杀了可惜,就放那吧。

    说着,纪凌又看了看公子卢跟仪先生写的书稿,虽然还没写完,但依旧有人偷偷帮他们抄录。

    这手稿纪凌,纪胜,纪伯,郑锡他们人手一份。

    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确实有大才。

    至少在他们成书之前,自家绝对不会伤害他们。

    公孙笑快一岁的年纪,正是调皮的时候,平日里最喜欢黏着大伯纪胜,天天要骑马,还要骑高头大马。

    反而是纪胜的大儿子公孙耀喜静,没事跟着纪凌身边学习。

    今年第二年,纪胜他们基本都在国都,除非是棘手的事情,他跟纪伯才会出征。

    不过说实在的,打到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打不动了。

    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天下各处城池,全都需要休养生息。

    正好趁着空闲时间,众人聚在都城,继续改善民生。

    以前旧城池一百多城的时候,都能让百姓生活过的很好。

    现在四百多城,这事依旧要做。

    说白了。

    四个字。

    基建,种田。

    大面积的基建种田。

    只能说幸好纪国之前积累的经验很足。

    现在全国推广起来,都有经验可循。

    郑锡老当益壮,一想到自己为郑国写的律法,最开始是纪国想用,如今天下人都用,就觉得干劲十足。

    当初来纪国的时候,也没想过有这么大的成就。

    不少人都在暗地里说他,讲他跑得快,眼光好,那么早便去纪国,实在厉害云云

    说这话的时候都不想想,谁能想到纪国能有今天?

    抱着这样想法的,还有朝堂上许多人。

    现在纪国开会已经不在之前的宫室,而是在宫室前面扩建一圈。

    没办法,之前的地方太少,已经不够站了。

    而且纪国国都又开始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