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210-220(第21/25页)
帝的最高礼节,只有重大的典仪,和有特殊大事的大朝会上,大臣才会向皇帝行“蹈舞礼”。
而在外交场合,“蹈舞礼”就是“称臣礼”,具有十分重大的外交象征意义。
比如大唐请回纥出兵的时候,回纥曾经想让大唐使臣行“蹈舞礼”,被大唐使臣严词拒绝,保住了大唐的颜面,回纥因此迁怒,找借口杀死了几个大唐使臣团中的奴仆和太监;
南诏在安史之乱后决定重新臣服大唐,就派来歌舞团表演简化版的“蹈舞礼”,试探大唐让不让和好-
最后再啰嗦一句,大家熟悉的“三跪九叩”礼具体成行是在清朝。之前虽有“三跪九叩”,但并不是一定要“三跪”和“九叩”,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规定。
唐朝的最高礼节就是“蹈舞礼”,即在“三跪”中插入“旋转跳跃我鼓着掌”,比“三跪九叩”难度系数高多了。
我不负责任的猜测,恐怕就是“蹈舞礼”太难了,宋朝之后,才会逐渐简化成“九叩”就够了。磕头比跳舞容易多了。
第219章 唐太宗晚年弊政
大唐新帝登基, 百姓载歌载舞喜极而泣,这过程注定是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别说史书,阎立本已经在脑海内构图了。
回长安后, 他的兄长阎立德也被李玄霸托付了绘画的重责。
阎立德绘画的名声在当世本是和阎立本齐名, 甚至在原本历史中的唐朝皇室那里, 更欣赏阎立德的绘画。
所以阎立德的绘画多是政治任务,比如西南少数民族领袖面见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西藏。因此改朝换代后连摹本都很少流传下来, 才在后世名声不显。
李玄霸争取让阎立德的绘画摹本也流传下来,好给阎立本竞争“画圣”的称号制造难度。
“画圣”虽然不一定是吴道子,但也不一定是阎立本, 那才有趣。
不过李玄霸也认为阎立德争夺“画圣”称号有点困难。因为阎立德不仅是个画家,也是建筑家。不仅唐高祖的献陵和唐太宗的昭陵都是由他设计修建, 唐太宗晚年如大部分皇帝一样开始“累了一辈子我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沉迷修建的豪华离宫别苑,都是由阎立德主持修建。
就算这个时空自家二哥不会修太多没用的豪华宫殿,但城池修缮、水利道路基础工程等营建,李玄霸的“计划书”都排到十年后了,何况二哥真的很想住豪华的大房子。
宇文恺的族人中虽然有些能工巧匠能帮忙, 但如宇文恺一样的建筑家却是没有。将来大唐的大型建设都要由阎立德这个史书中已经认可的“建筑家”牵头,阎立德将来会很忙。
现在阎立德就已经赴任汤泉宫监工了。
李世民回宫后没有第一时间住进大兴宫, 仍旧住在自己原本的太子东宫,以表示对太上皇李渊的尊敬。
等天气转暖,李世民才会给李渊举办一个隆重的搬家仪式, 住进这座从隋文帝开始, 就属于皇帝的宫殿。
“虽然隋炀帝自登基后, 大兴宫一年难得住一次人, 挺荒凉的。”李玄霸道,“父亲真好,先帮你暖房子了。”
李世民欲言又止,不想说话。
他被沸腾的民意惊得做了一宿的噩梦,梦见了当初江都隋炀帝被王薄砍头那一幕,台上的人变成了自己。
虽然这噩梦结局不太差,弟弟突然跳上来,和王薄说砍错人了,你仔细看看,王薄一拍脑袋说真的错了,帮自己松绑,然后自己就醒了。不然他都不知道要怎么面对王薄。
或许还是以后都别见面了,他看着膈应。
李世民这时候才明白,弟弟当时为何要说他最好别去看王薄处死隋炀帝这一幕。
那时自己还不是皇帝,总觉得弟弟小瞧了自己,这有什么不能看,难道还能比战场血腥?
现在自己刚当了皇帝,居然就做了个荒诞的噩梦,真是麻烦。
还好李世民心大,就算做个噩梦都有个滑稽的结局,倒是没有真的造成心理阴影。
李玄霸见二哥居然不接自己的话,好奇道:“你难道刚继位兴奋过度,没睡好?你是小孩子吗?”
李世民无奈道:“谁当皇帝都会兴奋过度,和小孩子有什么关系?不过我倒不是兴奋过度。”
他丝毫没有犹豫地把自己的噩梦告诉李玄霸,并抱怨王薄那一手斩首隋炀帝,对历朝历代皇帝而言,大概都有点过分刺激了。
死掉的前朝废帝很多,被揭竿而起的平民砍头的皇帝还是头一遭。
李玄霸不仅没有安慰二哥,还笑得喘不过气:“居然还有我出场?什么叫绑错人了?你这算什么噩梦?”
李世民抱着手臂道:“确实挺可怕,也很生气,气得我想把绑错人的王薄流放!”
李玄霸道:“王薄早就已经乘着一叶扁舟自我放逐海外,就当是被流放了。”
李世民翻白眼。是是是,王薄没了,现在活着的是琅琊王氏的王云大儒。
李玄霸想了想,切换心音:【不过你晚年时,也兴修宫殿、亲征高丽。可惜没有重修大运河,也只征了一次高丽,只激起一次民乱,所以肯定不会被百姓砍头,别害怕。】
李世民尖叫:“闭嘴!”
李玄霸才不闭嘴,细数唐太宗晚年兴修的宫殿。
简单来说,唐太宗花了十年时间差不多平定了周围的蛮夷,成就了“天可汗”的成就,又花了三四年时间休养生息,恢复民生,让当世长安城中的粮价差不多达到了汉朝文景时期。
虽然大唐还有许多地方百废待兴,还有许多国土待开发,还有许多朝堂上的问题需要梳理,光是继承人问题就足以令唐太宗头疼。唐太宗绷了十几年的神经还是松懈下来,“朕当了十几年的皇帝,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于是勤俭节约爱民如子虚心纳谏的唐太宗,劝谏也不想听了,大房子搞起来,徭役征起来,开始享受。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动用一百多万劳力,兴建翠微宫。不过,翠微宫位置没选好,住着不舒服又废弃了,阎立德也因此被免官;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又命阎立德在骊山脚下建造汤泉宫,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华清宫。同年,唐太宗开始准备亲征高丽,又是大举徭役。阎立德不仅要修建汤泉宫,还要督建大船;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在四月命令阎立德在太和宫的基础上新修翠微宫,在七月命令阎立德在仁智宫的基础上修建玉华宫……
这些宫殿都是在废旧的宫殿遗址上新修,还不提扩建已有宫殿修筑的离宫别苑,比如从仁寿宫扩建的九成宫。
不用捋其他人的记载,只捋一捋阎立德这个历史中并不出名的人的传记,就可以看到唐太宗晚年时动用了多少徭役。
至于唐太宗修了宫殿又有点后悔,把一些宫殿荒废不住或者开放给百姓——徭役都已经服过了。
【群臣当然劝谏了,以前虚心纳谏的唐太宗这次不纳谏了,说出了千古名言,“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唉,可惜听过这个千古名言的人很多,知道出自“水能覆舟”的唐太宗之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