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23. 圣母神皇 洛水出宝图×琅琊王谋反……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23. 圣母神皇 洛水出宝图×琅琊王谋反……(第2/3页)

附和了一句。

    好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明堂动工后,雍州人唐同泰在洛水发现一块“瑞石”,石头上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唐同泰立马将这块石头献给朝廷,武媚娘知道后十分高兴,并让公卿大臣在朝堂之上观赏这块瑞石。

    这块石头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灿若明霞,莹润光泽,无一丝杂色,不似凡物,上面用篆文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瑞石形如鸡子,放置着红色锦缎之上,光芒璀璨,任谁看了,都知道是一件宝物。

    武婧儿是参与了炮制瑞石的过程,因要保密,她是第一次见到这块宝石。

    真美啊!武婧儿在心中情不自禁地赞道。

    这日的大朝会,武婧儿也跟着过来了,作为武媚娘的随侍。众位大臣脸色各异地围着瑞石,议论纷纷。

    “河出图,洛出书。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河图洛书?”武婧儿说道。

    武承嗣听了,忙道:“三姑母博学。这样的宝物想必就是古籍中记载的河图洛书。”

    一些人听了,纷纷附和:“太平现,圣人出,方有祥瑞。”

    另一些大臣听到这样的话,心中觉得太后此人好名,竟然自我标榜是圣人,喜欢祥瑞。

    个别见识深远的大臣,如刚升了宰臣的魏玄同,忧心忡忡,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的。

    或者,太后一行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但现在朝中已经没有在资历和威望上能和太后较高下,或者凝聚人心的大臣了。

    高宗皇帝的托孤重臣,死的死,杀的杀。废昏立明的功臣,也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退的退。

    高宗一朝时,有威望有资历的将相比比皆是,像李勣、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裴行俭,这些人一呼百应,应者云集。

    但如今,太后当政,朝中的大臣只剩下像自己这样的小猫三两只。无济于事。

    魏玄同看着容光焕发的太后,意气风发地为宝石赐名“宝图”。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河图洛书。

    太后还将献瑞石的唐同泰从一介白身提拔为游击将军。上一个由白身提拔为游击将军的是现在还没有进入大臣眼中的索元礼。

    大臣观赏完瑞石,没过两天,神都的百姓就将武媚娘和女娲联想在一起。

    很多人都看过娲皇庙戏楼演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戏目。

    传言女娲是人族圣母,手有神器山河社稷图,绘有人间山河,变化无穷,能盛装万人。女娲的丈夫大圣伏羲,有神器河图洛书,演化无穷,知过去未来。

    宝图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太后难道和女娲有什么联系?女娲伏羲是二圣,高宗太后也是二圣,他们是神仙托生的吗?

    巍峨的宫墙将民间传言的纷纷扰扰与皇宫隔开,但依然有热闹的余韵飘散进来。武婧儿最近的重心都放到掌控舆论上。

    四月,唐同泰献上瑞石。四月底,武承嗣等人纠集一帮大臣纷纷上书,请求为皇太后加封“圣母神皇”的尊号。

    武媚娘托词才浅德薄没有接受,但在大臣们执意劝进之下,被迫同意。

    圣母神皇,简称“神皇”。

    这是武媚娘思考了许久才想出的称号。

    身为女性,这不仅是她临朝称制的困扰,更是她迈向帝位的障碍。

    读书人学的都是儒家经典,尊男卑女是前人定下的“至理良言”。它们在读书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仿佛就是与生俱来的。

    在他们看来,太后执政并不是常态,是需要拨乱反正的变态,是需要他们这群仁人义士挺身而出,让天下回归正道。

    即使是死,那也是殉道而亡,百年之后,汗青之上,是万古流芳。

    那群编史书的人,也是和他们抱有同样信念的人。

    因此,大臣们知道,武媚娘知道大臣们知道,她手中的权利是窃取自儿子。早晚有一天,这个权力要还给儿子。

    这就是“返政”的理论基础。

    从男女之别而论,武媚娘无法以女性的身份在朝廷长久地掌握皇权。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武媚娘从儒家经典中,找到了“孝”,以母亲的身份占据道义的高地,应对天下的不满。

    然而,实际上,这还是十分薄弱的。就好比,社会运行中有许多规则,尊男卑女是一级规则,孝顺母亲只能算是次一级的二级规则。社会固然要遵守二级规则,但若和一级规则发生矛盾,当然是优先级最高最基础的一级规则生效。

    武媚娘想要称帝,不仅要手握实权,更要让自己称帝的理论和大义无懈可击。唯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师出有名镇压叛乱。

    圣母赋予武媚娘母亲的身份和“孝”的武器,神皇则是模糊的词汇,作为从太后从皇帝的过渡。

    神皇,和前面的圣母结合,可以理解为神皇后,也可以单独认为皇帝。

    不得不说,“圣母神皇”这个尊号十分巧妙,而且匠心独运。不愧是浸淫政治三十多年的武媚娘想出的绝妙主意!谙熟规则,并利用规则为自己服务。

    武婧儿再一次对武媚娘折服。

    两人又一次站在观月亭上望远,远方隐隐可见明堂建起的轮廓,高大巍峨,不似在人间。

    “恭贺神皇陛下。”武婧儿笑着说道。

    武媚娘眉眼弯起,伸展双臂,仿佛要拥抱这方天地似的。

    “我仿佛听到这天地对我低语。祂在说,要将这片天地交给我。”武媚娘的眼睛微阖说道。

    武婧儿闻言愣了一下,这句话让她仿佛觉得武媚娘仿佛陷入谵(音瞻)妄的状态,心一下子揪起了。

    武媚娘没有听到武婧儿的回话,睁开眼睛,就看见武婧儿一脸纠结和担忧,突然笑起来道:“我很清醒,前所未有的清醒。”

    武婧儿闻言才将心放下,道:“人一生下来,头顶青天,脚踏实地,就要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否则,终日陷入妄想,一事无成,只能步入王莽后尘罢了。”

    “当日王莽放着问题不解决,反而专注于祥瑞符命,地名一日三变,钱制一变再变。他不但没有任何解决问题,反而让朝廷制度混乱、经济紊乱、无端加剧与民族的矛盾。”

    “在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时,他非但没有组织军队奋起抵抗,反而带着文武百官向上天哭诉。最终,身死族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若上天有知,王莽这等用心侍奉的人为何没有落个好下场?可见上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武媚娘看着武婧儿,她是第一次见武婧儿这么言辞慷慨,隐隐还带着一股忧虑。

    “那当如何?”武媚娘忍不住问道。

    武婧儿和武媚娘对视,笑起来道:“有人已经交出了几乎满分的答卷。”

    武媚娘的眼睛微微睁大。

    过了一会儿,反应过来的武媚娘大笑起来,武婧儿也跟着笑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