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 180-2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 180-200(第9/43页)

有人敲响了衙门门前的鸣冤鼓。

    雷声结束,曹禺道:“我们没能救下老来得子的夫妇二人,也没能阻止六旬丈夫追寻妻子的脚步踏上黄泉路。”

    “他说:莫要阻我,我妻胆小,黄泉路上没我做伴,她过不去奈何桥,过不去奈何桥便要成孤魂野鬼,我是她的丈夫,说好要护她一辈子的,生前未能做到,死后又怎能食言……”

    曹禺的声音很轻,很轻,他说:“那一刻,我恨透了自己,恨自己没能抓住凶手。”

    第185章 挑灯夜读

    众人都被曹禺这颗为民忧患的心所打动。

    曹禺的手下抬上来三个大箱子。

    一个箱子两个大男人抬着都费劲,可见里面装着的东西必然不少。

    曹禺起身,将箱子打开,与众人说:“这就是城南连环杀人案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在这里面。”

    庭渊道:“对于本案的详情内容,我需要一些时间来熟悉。”

    “大人是想今夜连夜看,还是明日再看。”曹禺问。

    庭渊道:“时间不等人,我连夜看。”

    “好,那下官这就为大人收拾一间屋子出来,以供大人翻阅卷宗。”

    “有劳了。”庭渊朝曹禺点了个头表示感谢。

    曹禺:“大人客气了。”

    转而他又问:“大人可曾用过晚饭?若是不曾,我让厨房做些吃食。”

    伯景郁道:“今夜必然漫长,看卷宗也消耗体力,多备些吃食吧,我看今夜要降温,若是衙内有多余的保暖物品,也给我们备上一份。”

    他们都是次要的,这些卷宗即便他们读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能够从中查找蛛丝马迹。

    庭渊是主力,身体又不好,伯景郁可不希望把他累倒。

    庭渊的身体不好养。

    曹禺道:“我这就差人安排。”

    不多时他们便收拾出一间屋子,将所有的卷宗全都搬到那边屋子。

    庭渊坐下从头看开始查阅卷宗,在他的右手边,放着厚厚一沓不曾写字的纸,是他拿来做分析的草稿纸。

    许院判在隔壁屋等着,若庭渊有任何情况,他能随时为他医治。

    曹禺和伯景郁都在屋内陪着庭渊。

    杏儿和平安也在屋内等着,看看是否能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

    外头电闪雷鸣,暴雨如瓢泼。

    屋内只有庭渊翻动卷宗的声音。

    烛火跳动,火光落在庭渊的身上,将他的影子印在身后的墙上。

    他虽清瘦,可身后墙上的影子却像本体一样,岿然不动巍然如山。

    伯景郁也试着翻阅卷宗,多作思考,看看自己能不能也从中找出一些疑点或者是破案的关键。

    每次遇到案子都压在庭渊一个人的身上,全依照他,即便他有三头六臂,可人,就只有这一个,没有使不完的力气。

    一是心疼庭渊要一肩扛起破案的职责,二是作为代天巡狩的官员若是什么都不学,将来遇到这样的事情,庭渊不在身边,自己即便是想要匡扶正义替百姓申冤也无法做到。

    庭渊的生命是有限的,伯景郁也想多学一些东西,把庭渊的本事学到,将来若是能编写成册给刑司的官员传阅转授,这世上便能少一些冤案。

    这一路走来接触的案子并不少,他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庭渊在刑案上的认知和主管刑案的官员认知上有很大的不同。

    庭渊这方面的造诣远高于他们。

    早在闻人政的案子上,庭渊就有意培养过杏儿在断案这方面的能力。

    杏儿很聪明,学东西很快,只要她想学,她一定能够学会。

    只是当时庭渊看得出来她对这些不太感兴趣,也就没有强求,想让杏儿自己选择,而不是替她做选择。

    自打董家父子在响水村做出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后,杏儿的眼里更能容下女子的苦难,也更能对她们的苦楚感同身受。

    她从眺望未来想做知识和理念的传播者,逐渐变成想要为女子做实事的实践者。

    杏儿看庭渊和伯景郁都在认真地翻阅卷宗,企图从这些卷宗里找到一些关键信息破案。

    她也起身走向书案,拿起卷宗开始仔细查看。

    庭渊抬头看了杏儿一眼,见她眼里满是坚定和认真,与伯景郁对视一眼。

    人的行为和情绪是能够带动身边的人,平安见杏儿都开始认真查阅卷宗了,也跟着一起翻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或许自己觉得正常的地方,在别人的眼中是不正常的。

    查案多多少少都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思考,或者是带一些所谓的经验之谈。

    案件走入死胡同的时候,集思广益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四人开始查案子。

    庭渊看一向不问世事对一切都表现得非常淡漠的平安在此时都想要出一份力,心中越发坚定,一定要将这个凶手揪出来,绳之以法。

    平安并不笨,他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个社恐,不似杏儿那般活泼开朗,也不善于表达,学东西的速度虽然没有杏儿快,但胜在沉稳。

    庭渊将家业交给二人管理,在居安城那一年多,庭家的产业被她二人管理得井井有条。

    他很愿意看到这两个人有所改变。

    客栈里,掌柜的看着外头的大雨,打着哈欠,与小二说:“关门吧,他们今夜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但愿这场大雨过后,栖烟城能够恢复宁静,凶手能够被抓住,所有不得安息的灵魂也能安息。”

    小二点了点头,附和道:“希望如此,还栖烟城一个天清目明。”

    曹禺身体不好,陪着他们坐了两三个时辰,到了半夜整个人昏昏欲睡。

    在烛火下看东西,庭渊也是头晕目眩,抬眼看到杏儿和平安都已经困得趴在桌上睡着了,曹禺单手撑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已然到了极限。

    庭渊站起身,轻轻拍了拍曹禺,“曹大人,你回去休息吧。”

    曹禺看向庭渊,打了一个哈欠,“大人,我还是留在这里陪你吧。”

    庭渊道:“卷宗我还没看完,待我看完卷宗,怎么着都得明日了,你且回去好好休息,待我明日看完了卷宗,整理好心中所有的疑问,你也好清晰作答。”

    若是休息不好,整个人昏沉沉的,又如何能够作答爽利。

    听说他近两年没睡过一个好觉,这难得有了困意,是好事,庭渊也希望它能够回去睡上一个好觉。

    曹禺起身,“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下官先行告退,若是大人有任何疑虑,可随时派人将我叫醒。”

    “好,你快回去休息吧。”

    送走了曹禺,庭渊拿毯子给杏儿和平安盖上,让他们两人接着睡。

    伯景郁打开门,去外头又多端了几盏烛火进来,“屋里光线太暗了,伤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