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90-100(第15/31页)

哟,平时只能趁着休沐的时候出去听小秀才们讲课,现在可算抓到周解元和小秀才们了,不把周家家塾那点学问榨干,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从二乙班离开时,所有人都饥肠辘辘。

    几个孩子还在长身体,一顿不吃就饿得慌,追着跑着往食堂赶去。

    整个欣阳书院都知道,书院里来了镇上的周家家塾。

    所以他们在看到一群小孩子跑来跑去时,并不惊讶,反而扭扭捏捏,捏着手中书,上前作揖。

    “小秀才。”

    “小秀才你好啊。”

    这样的声音从不间断,几个孩子也停下追打的脚步,与这些比自己大许多岁的学子们行礼。

    一举一动,皆有风雅。

    矮矮小小的孩子,与个高挺拔的书院学子一同作揖,反而是书院学子执低礼,画面有些许滑稽。

    但谁让这几个孩子都已经是秀才了呢!

    如此小的年纪就已经成为秀才,前途不可限量,这低礼,他们执得!

    看着孩子们还略显稚嫩的脸庞,这些书院学子都在心中感慨:若是让他们也能在这个年纪成为秀才……不,哪怕再晚几年,只要能成为秀才,那该有多好啊!

    为何他们当时,就没有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周解元呢?

    众人的目光顺着小秀才们,滑到他们身后的周解元身上。

    清清素素的衣衫,温煦和蔼,看着年纪只比他们大几岁,却极有上位者和长辈的气质,让人不自觉在他面前变成晚辈。

    怎么会有人这么有成熟态度?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行人里,最好相处的只有那位宋学子的叔公。

    叔公好像没读过书,特别喜欢看他们读书的模样,还时不时会问问他们的学习成果。

    老人家这般爱读书,学子们自然不吝啬,把叔公想知道的全都告诉他。

    叔公听完,都会摸摸胡子,一脸满足和欣慰。

    大概是因为他也跟着读过书了吧?

    学子们是这样想的。

    在欣阳书院的日子,他们过得平淡而忙碌。

    整日不是在这间课堂,就是在另一间课堂,晚上还能遇见等候在小院门口的学子。

    学子们从周家这里获取新的知识,周家的孩子们也在欣阳书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正规书院是这样运行的,还有了不同以往的上课体验。

    周自言上课固然好,可周家始终只有他一个夫子。

    现在孩子们每天都和不同的夫子上课,每天都能获得新的上课经历,十分快乐。

    而且课堂上的同窗们,虽然年纪比他们大不少,可大家平时都是平等交流。

    书院里的各项活动,学子们也会叫着小孩子们一起。

    投壶,飞花令,还有蹴鞠,捶丸,曲水流觞……等等花样,都是这些孩子没有见过的。

    除了正课外,书院还有武艺课,艺课等等,丰富的书院生活完完全全把握住孩子们的心。

    每个孩子都在书院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过得乐不思蜀。

    宋卫风一直在等,等着周自言说他要去国子监读书。

    可日子缓缓而过,周自言始终没开口。

    难道周大哥,不想去国子监吗?

    宋卫风不知道答案,也不敢去问。

    他不想去想象周大哥离开的日子,不如就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傻瓜,得过且过。

    这天,宋卫风刚刚走到他们的住处,就听到屋内周自言和林老先生的对话。

    宋卫风停下脚步,虽然心瞒住了,可他的行为还是瞒不住。

    他悄悄走到门窗边,隐去身形,听着屋内两个人说话。

    周自言正在收拾屋内的东西。

    他们已经在欣阳书院住了月余,这小小一个客房,都快变成他的卧房了,堆积了好些学子送来的东西,得时不时收拾一下。

    “这题不错。下次可以用这道题来问那些学生。”林范集坐在椅子上,翻动一本书,从中找取能考问学子的问题。

    周自言放下手里东西,“我说,你居然说自己没读过书,你羞不羞耻?”

    “我现在可是宋小哥的远房叔公,自然是没读过书的。”

    林范集现在过得很快乐,每天都能和许多朝气蓬勃的学子一起看书,就好像回到读书那几年一样。

    “你没听见那些学子们都叫我叔公么?他们还一个字一个字教老夫认字,太有趣了。”

    “你什么时候滚蛋?你京城的日子不过了?”周自言问道。

    林范集毫不在意翻过一页,“你什么时候走?”

    “我走?”周自言手上动作一顿,声音低下几分,“我才考过乡试,我往哪里走。”

    “国子监啊。”林范集瞅了周自言一眼,“拿着举荐信去国子监读书,这条规矩,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

    好歹也是京城出来的人,怎么会忘记这条规矩?

    “不去了,没必要。”周自言说。

    林范集:“是没必要,还是不想去。”

    “……”周自言泄气回头,“老头,你真的很讨人厌。”

    “京中几乎是一天一变,你若是再在这里耽搁几年,确实不影响你去科举,但是等你从科举考出来,估计你在京里已经变成一个‘死人’咯。”林范集凉凉道,“三年一次会试,现在还有两年时间,你就在这儿待着吧。”

    “老头,你威胁我。”周自言攥拳。

    “你说是便是。”林范集不在乎。

    “……”周自言,虽然生气郁闷,但林范集说得有道理。

    会试不比之前的考试。

    会试地点就在京城,所以许多学子都会拿到本地官员给的举荐信,提前去京城住一段时间,感受一下京城官学的氛围,也算熟悉一下京城的环境。

    庆京省设有许多官学,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国子监。

    国子监只接收皇族子弟,和京城本地的官宦子弟入学。

    再者就是大庆各地考过乡试,前往会试的举人学子。

    后者可以凭借举荐信,在国子监一直读到考过会试殿试为止。

    不过国子监要的举荐信,可不是本地官员就能签发的那种。

    所以每年国子监接收的各地举人,也就五六名。

    周自言上一次考到解元后,凭借自己努力,终于从京城一位官员手里拿到举荐信,去国子监读了一年。

    不愧是举国至高学府,短短一年,他就收获颇丰。

    说实话,再来一次,他还想去国子监再体验一回,不过……

    周自言看到手里一个有些泛旧的简陋荷包。

    这是宋卫风亲手缝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