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100-110(第14/30页)

 相比乡试之前的科举,会试区分的更加细致一些。

    所以除此以外,还有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官等具体职位的区分。

    可以说是一人一职,一人一责。

    在哪个地方除了差错,那么就是这个岗位的大人承担后果。

    周自言摸摸下巴,难道这就是三十岁男人的心态吗?

    他现在确实不太紧张,他觉得只要尽人事,剩下的听天命即可。

    顾司文不参加会试,所以他还有闲情道:“听说张伯伯已经在贡院住了半个多月了,张伯伯那么爱喝酒,现在半个多月不喝酒,估计已经憋死了。”

    提到‘张伯伯’,周自言也笑着叹气,“你当他傻么?肯定带着一小壶酒呢,每天抿一口,熬过会试就好了。”

    正所谓‘入仕须科考,内阁出翰林’,这位‘张伯伯’便是本次会试的主考官。

    翰林大学士张翰林,正二品的朝廷官员,也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在民间多有‘内相’之称。

    张翰林是钟知县曾经的座师,也是科举考场上的老熟人。

    会试虽然是由礼部主持,但会试的主考官,在大庆之前只由一些五品官员负责,因为家世和官职品阶的问题,出过很多差错,后来整个朝廷都在慢慢提高主考官的资格。

    从五品小官过渡到翰林院学士,最后又变成现在的九卿之一。

    若是情况特殊,皇帝还会直接任命正一品内阁首辅来担任主考官。

    大庆有大九卿,小九卿之分。

    大九卿,指的是六部尚书、督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

    小九卿就是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翰林院大学士等人。

    国子监祭酒也属于小九卿之一,原本也有一争主考官的资格。

    但因为国子监的监生现在也要参加科举,国子监祭酒这一项特权,便被无情地剥夺了。

    所以,哪怕郑祭酒现在属于小九卿之一,也不能去争会试主考官一责。

    只能眼馋别的同僚获得这项重任,然后成为众多考生的座师。

    翰林院作为考议制度、详正文书、谘议政事的官僚机构,还兼着选才、育才、储才的责任,由翰林院大学士来负责会试,再合适不过。

    自打周自言来到大庆,大庆的会试便一直施行,礼部尚书挂职,三品正卿主考,兼翰林院学士同考的制度。

    今年也确实没有例外。

    周自言当年在翰林院当一个小小的编修当了半年,与这位张翰林只见过两次面。

    后来他转去了别的部门,反而经常能见到张翰林,和他随身不离身的酒壶。

    也是一份奇妙的缘分。

    考前的各项准备,国子监已经带着众位参考的监生都做好了,今儿初八,就是要审查身份,住进贡院,等着初九的考试。

    所有的流程都与乡试一样,检查考篮,检查棉衣,每一个角落都要仔细查看,若是存在异议,还要站到一旁,接受二次检查。

    “表兄,好好考,弟弟在外面等着你!”

    顾司文看着周自言的背影,大声道。

    顾司文刚叫完就被辜鸿文揍了一拳,“贡院外面莫要嚷嚷,你想被带走是不是?”

    顾司文这才发现,他刚刚那一嗓子,已经吸引了好几个手持铁刀的武官,皆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心颤颤。

    顾司文吓得心颤颤,再不敢张扬。

    闵西镇同周自言站在一起,两个人前后脚进入贡院。

    “周兄,加油!”闵西镇提着考篮抱拳。

    “闵兄,加油!”周自言与闵西镇告别,去到自己的号房。

    参加会试的人太多,京城的地就那么多,所以只能缩减每一号房的占地面积。

    周自言这么一个大男人进去,仅仅够两个转身。

    躺到木板床上,甚至不能伸直双腿。

    如他一般高,或者比他再高一点的考生,晚上睡觉只能蜷缩着,确实难受。

    号房里有两个炭火盆,周自言一来便点上一个,以此温暖这间小小的号房。

    号房小也有小的好处,至少一个炭火盆,烧一会便能温暖整间号房,不至于让考生一直挨冻。

    京城的条件确实不一样,周自言在号房吃的饭都有荤有素,还有一份热汤暖胃。

    用量大,味道鲜。

    比马鸣沟一些穷苦人家每日吃的饭都好一些。

    初八这一夜,周自言蜷缩在木板床上,盖着两层被子,还要再把自己的厚棉衣盖到上面,才能保住全身的温度。

    “唉。”周自言不由得望着屋顶发叹,这科举考的不仅是学问,也是考生的心态和吃苦能力啊。

    不管考过多少次,周自言都无比想念现代的考试制度,哪用受这样的罪!

    他一个大男人都这般难受,若是换了年纪小的宋豆丁他们……

    周自言想着想着,眼睛慢慢合上。

    梦里,不知道能不能梦见马鸣沟的诸位。

    而此时,远在马鸣沟的欣阳书院。

    宋卫风向文山长做了申请,特意在他们号舍的小院中开坛上香。

    拜的……自然是文曲星,还有他们马鸣沟本地的神明。

    “上苍保佑,保佑周大哥身体无恙,考试顺利。”宋卫风穿着清白的道袍,手握着三炷香,虔诚地跪在地上,向神明许愿,保佑周自言一切顺利。

    宋卫风身后,排队站着那几个孩子,人手三炷香,一个一个跪下来,祈求上苍保佑他们的夫子此行顺利。

    他们离京城远,没有别的本事能帮到周自言,便一人一个小蒲团,要彻夜为周自言守灯祈福。

    在大庆,彻夜守灯祈福是一件非常诚心,且相当累人的祈福礼仪。

    守灯不光光是要守着一盏灯,还要按照提前算出来的吉时,在固定方向摆灯点灯,上香,告慰神明。

    可以说一整夜都不能安静坐着。

    算到明天初九,一共算出来八个吉时,于是他们一人领了一个时辰,剩下的就大家伙一起上。

    所有人撩开衣袍跪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诵经小念。

    而在小院之外,张家旺,周奇方,宋延和张雪飞跪坐在最前面,后面还跟着许多自发而来的学子。

    他们拎着蒲团跪坐下,双手合十。

    他们或许不能坚持一整夜,但用最诚心的姿态为周夫子祈一道福还是可以的。

    厚重的颂扬之声,从欣阳书院这座小院里传出。

    顺着无拘自在的夜风,送往遥远的京城贡院。

    一愿本次会试能顺利举行,让大庆学子都能如去尘明珠一样走到百姓、陛下面前。

    二愿当今陛下慧眼识珠,选出优秀俊才,共同治理出太平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