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 第131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 第131章(第1/2页)

    看姜子延出尽了风头, 李志远的心里十分难受。台上的博士和几个大儒已经在暗暗打听姜子延是那个地方出来的举子了。

    他们有爱才之心,光看这几首诗就能看出此人的才能,他们其中好几个都动了收弟子的心思。

    第四题的主题是金戈铁马。

    这个对于姜子延就更容易了, 李志远和赵谦他们还未下笔,就眼睁睁的看着姜子延已经写好交上去了。

    姜子延的诗一交上去,几个博士争相围过来观看。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眼看他的诗又要被定为首名, 一直坐在最边上的一个大儒忽然开口道:“这不妥吧?”

    “曹大儒觉得有何不妥?”

    “比试虽然文笔俱佳, 可我大魏边境太平,将士们怎会几人回,此诗意境如此消极, 怎配题第一名。”

    “这……”几个博士你看我我看你, 没人说话。

    姜子延辩驳道,“虽然如今大魏边境太平, 可曾经呢?如今的太平是多少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有多少人战死在了沙场?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没有他们, 何来今日的我们?说古来征战几人回哪里不妥?”

    曹大儒名叫曹玄石,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点评姜子延的诗,而且言语之间多为贬低。

    他是当世大儒, 名望极高。姜子延如此直接反驳于他, 而且说的很有道理,让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一旁的唐适之因为姜子延写的这几首诗对他好感倍增。然而看到姜子延一脸淡定的反驳曹玄石,他不禁小声提醒道:“那可是当世大儒, 天下读书人的榜样。你现在当面顶撞不给他留半分面子, 可知将会给你以后的仕途带来有多大的麻烦?即便你心有不服, 也不该说的如此直接,如今当众让他下不来台,以后有的你罪受了。”

    刚才曹玄石的话明显就是在挑刺儿,但姜子延印象中并没有见过这位曹大儒,并未得罪过他,今儿怎么会刁难于他呢?

    姜子延始终未曾想明白,此时旁边的黄烨好似看出了他在想什么,他看了眼台上坐着的曹玄石,眼底闪过一抹锐利。

    扭过头特意给姜子延提了个醒,“我听说这位曹玄石曹大儒是李志远外祖父,刚才你那般让他外孙下不来台,他定然要刁难一下你了。要不,你刚才跟李志远的打赌就先算了吧?”最后一句黄烨试探的说道。

    姜子延心里微惊,竟然还有这层关系。在姜瑜的记忆中他并没有在意李志远的外祖父是谁,难怪李志远今日如此有恃无恐了。

    前几首诗姜子延写的都很对题,根本挑不出毛病。如今到了最后一题涉及了家国天下,这才方便做些文章。

    对于唐适之和黄烨的善意姜子延表示感激,只是他根本无心仕途,今日即便是得罪了曹玄石,那又怎样,左右他又不考科举。如今他既然身在京城,想必过不了多久侯府的人就会知道他的行踪。再怎么样,名义上他还是候府的人,出什么事侯府都得兜着底。

    姜子延道:“不能算了。我又不考科举,仕途什么的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志不在官场,得罪不得罪的也无所谓了。”

    曹玄石没想到对方竟然丝毫不给他面子,他满脸怒色,心说这年轻人好生狂妄,以后在仕林中定让他路途不畅。

    几个博士不好拂了曹玄石的面子,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定下姜子延的这首七言为第一。此时另一位姓郑的大儒开口了,他道:“我看这位年轻人写的诗很好,曹大儒可不能因为你外孙受欺负了你就鸡蛋里挑骨头啊!”

    郑大儒这话说的十分直白,曹玄石气的满脸通红,哼了一声,直接起身拂袖离去。

    台下那么多人,姜子延又说的句句在理,最后场上几个博士打了圆场,还是认定了姜子延这首七言为第一名。

    底下的黄烨听到姜子延说志不在官场心里十分惊讶,他本来想等赛诗会结束之后让小德子打听打听这是哪个地方出来的举子,他好重点关注一下。

    可没想到对方竟然对科考没有兴趣,这不禁让他心生可惜。

    姜子延今日作了五首诗,每一首单独拿出来都能称为经典,如此有才之士却不能投身报国,他太惋惜这个人才了。

    不紧黄烨惊讶惋惜,在场的其他读书人也十分惊讶,这人这么有才,竟然无心仕途,真是好生令人吃惊。

    如今赛诗会第一轮诗文赛已经结束,接下来休息片刻后是对对子。

    趁着休息时间,黄烨不禁问道:“姜公子为何无心仕途,有如此才情为何不去报效国家?”

    这也是在场的其他人想知道的,纷纷安静的等待着他的答案。

    姜子延心想,他可没有什么才情,只是为了压压李志远的锐气,偷了几首别人的诗罢了。

    况且他说自己志不在官场,并不是不想进入朝堂。而是他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寒窗苦读的那块料。

    科举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便他有十几年的读书经验,可钻研文学他是真的不行。更别提真正到了科举考试的时候了。

    尤其是二月的春闱,天气乍暖还寒,考试的时候每人一间小号,宽三尺高六尺,一考就是八/九天,晚上只能在里面休息,睡觉连腿都伸展不开,条件十分艰苦。

    所以对于这里的读书人姜子延还是十分敬佩的。

    可他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这些想法说出来,于是他便编了一套说辞,道:“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白驹过隙十分短暂。正所谓人各有志,谁说想要报国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以走。”

    在场的众人里面有人听到这忍不住嘲讽道:“难道你想走武举的路子?”

    姜子延这身板瘦高,一看就不是习武的的料,下面的人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姜子延并没有生气,等安静下来后他接着道:“我志不在官场,自然也不在武举。我的志向是经商致富。”

    听到他说想要经商做生意,在场的人更加疑惑惊讶了,志不在官场也就算了,若是说寻求闲云野鹤的自在生活,旁人也能理解。可他却说自己的志向是想要从商?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即便这几年为了休养生息促进经济发展,大魏皇帝提高了一些商人的待遇,可在其他人眼里,商人的地位始终受人鄙夷。

    一如现在在场的其他读书人。听到姜子延的志向是经商之后,脸上便浮现出了鄙夷与看不起。这些读书人一向讨厌商人身上的铜臭味,就连刚才对姜子延观感颇佳的唐适之此时都有些敬而远之了。

    至于黄烨,就更失望了。本以为可能是为大魏找到了一名有才之士,好好培养可以成为他的肱骨臂膀,如今对方却说自己喜欢经商?

    不过黄烨还注意到一个点,刚才姜子延说想要报国不止走科举这一条路子,那意思是说他要经商致富报国?

    可古往今来商人最善逐利,汲汲营营只为自己家财万贯。就算国库空虚需要为前线征集粮草,他们也总推说没有多少现银可用,又何谈报国。

    对于这一点黄烨还是想听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