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130-140(第9/15页)

入点,“要说清荷的事,还得从我们家说起。乡君应该记得,今年殿试的榜眼是江南迟氏一族的迟子怀吧?”

    “太太是江南迟氏出身?”秋华年有些惊讶。

    宋太太摇头,“只是恰巧都姓迟,祖上连过宗认了个亲罢了,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算不得正经的迟氏之人。当然,我们还是多少沾了些光,我夫君能以举人的身份选中西北之县的县令,就多亏了这个身份。”

    “……不过,想得到迟氏的好处,自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宋太太轻轻叹息。

    “我幼时打记事起,便时常跟随母亲出入迟氏的宴会与后宅,当那些真正的贵眷们解闷的消遣,我的兄弟们也要给迟氏嫡系的老爷少爷们办事,说白了,就是迟氏养在外面的侍从。清荷是我弟弟的长女,自然也是这样,她擅长作诗填词,时常被迟家的贵眷们接去族地小住十天半个月。”

    “前几年,我突然收到弟弟的急信,说清荷闯了大祸,迟氏嫡系的小姐说她在迟氏族地勾引戏子,淫|乱后宅,清荷一句都不辩驳,按照族规,要沉塘淹死。”

    “我弟弟和弟媳不相信清荷是这种人,更不忍心看亲生女儿小小年纪命丧黄泉,只好连夜把她偷偷送到西北来让我照顾,对外则说清荷受不住罚悬梁自尽了。”

    “清荷在族谱上,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

    第137章  “这个族学我还不如不上了。”

    秋华年没想到迟清荷背后有这样的故事, 思及那个总是安静内敛、聪颖懂事的小姑娘,他心里有些难受。

    宋太太继续说道,“其实这个事, 迟氏一族也知道里面有蹊跷, 他们并不完全占理,所以在我家主动给清荷下葬后, 便没有继续深究。”

    “毕竟我家给迟氏一族办了许多年的事, 他们也怕把我家逼急了,彻底撕破脸,牵扯出一些隐秘的事情……”

    “原本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清荷只要不回去, 在我这里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好了。我之前还想给她在漳县选一门女婿, 既想挑一个读书的,又想挑一个出身和前景不那么高的,这样我和老爷就能一直照拂着了。”

    秋华年听出来, 宋太太这是在解释当初看上云成的事情。

    那时候云成还在县学读书,没有前往府城的清风书院, 只是一个村中族长家的长孙,家里住得也和桃花镇近, 宋太太便动了些心思。

    不过也只是稍微关注了一下,后来知道云成和孟圆菱两人青梅竹马、情意相通,宋太太便没有继续动作。

    宋太太轻轻叹息,与迟清荷有几分相似的脸上闪过一丝怅然。

    “不过那已经是几年前的想法了,现在事情又不一样了。”

    “怎么了?”秋华年问。

    “我弟弟当初偷送清荷出来, 再立即发丧下葬, 整件事做得隐秘又急快,没几个人知道, 事后有人想查证也难以下手,迟氏一族心中有亏,并未深入探究。”

    “然而去年端午后,我弟弟突然送来急信,说迟氏一族又开始明里暗里地打探清荷当年之事了。”

    “为了安全起见,我再没有让清荷出过门,之后也不会给她挑夫婿了。这孩子命太苦了,恐怕要留在我这里陪我一辈子了。”

    “廖秀才人虽然不错,但并不是漳县人,且学问出众,迟早会考中进士出去做官,而清荷是万万不能出去的。”

    宋太太回答了有关亲事的问题,话头一转,说起自己为何要对秋华年交底。

    “杜状元和迟氏一族的迟子怀是同榜进士,未来三年一同在翰林院任职,少不得交际。”

    “迟氏一族的人一直没有放下清荷,我担心你们日后从别处听到什么,惊讶之下被他们发现端倪,所以提前把事情告诉乡君。”

    “希望乡君看在九九和清荷自己的面子上,真遇到了什么,替她遮掩一二。”

    秋华年心头沉重,缓缓点头。

    “宋太太放心,我心里有数了。”

    哪怕宋太太不专门托付这些话,秋华年也不会暴露迟清荷的。

    至于廖苍那边,反正廖苍并未明说,秋华年索性就当没听懂他话里的暗示了。

    这些事情,实在不好让更多人知道。

    ……

    宋府第三进院落,东厢前边隔了一个月洞门,里面小小三间屋舍,是迟清荷的闺房。

    九九把带来的礼物送给迟清荷,和最早让自己了解到外面广阔天地的姐姐聊着天。

    “我们马上就要启程去京城了,华哥哥说京城内城就足有三十三个坊,南边还有一个极大的外城,加起来比襄平府城大十倍有余呢。”九九的眼中充满向往。

    还在杜家村时,她就有一个愿望,希望能走遍名山大川,去世上更多地方看一看。

    “迟姐姐去过京城吗?”

    迟清荷轻轻摇头,“未曾去过。”

    “那姐姐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呢?”

    迟清荷的唇角勾了起来,眼前出现了一片魂牵梦萦的场景。

    “我的故乡在江南,烟花十里,水雾翠桥,那里的田地不如东北宽阔平整,到处都是湖泊与矮山。”

    “我最喜欢每年夏日去庄子上避暑的时候。我会偷偷撑一座乌篷船,学着诗词里的人,往藕花深处划去,太阳在水面的波纹上跳跃,每划一次桨,就打碎一片灿烂。”

    “那时候角儿陪我在船上划船,皂儿在岸边望风。阿娘不知从哪里听到风声,把我从船上唤回去,罚我到祠堂抄佛经,没抄完半卷就又把我放出来了……”

    “角儿?”

    “角儿也是我的贴身丫鬟,和皂儿一起陪我长大。她……因为我走了快三年了,皂儿也走了,她们都走了。”

    九九意识到,那个叫角儿的丫鬟,应该是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迟清荷当初六神无主下对皂儿言听计从,甚至被她劝动投河自尽,里面恐怕包含着对角儿的深深的愧疚,这份感情被一起补偿到了活着的皂儿身上。

    九九没有再问什么,陪迟清荷在屋里静静地坐着。

    之前离开杜家村时,她曾请迟清荷有空去襄平府做客,但迟清荷一直没有来。

    这一次,九九没有再邀请迟清荷未来去京城找自己玩,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她已经能看出来,清荷姐姐身上有太多难言之隐。

    九九还猜出来,族学的廖秀才早上找华哥哥,大概是为了打听清荷姐姐。但九九觉得,清荷姐姐应该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

    “我一直没有落下学琴,姐姐听听我的琴怎么样了。”

    九九现在已经不需要用特意缩小尺寸的琴了,她来到琴架旁,落手抚出一曲《渔舟唱晚》。

    潺潺琴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迟清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盈着藕花香气的江南水乡的傍晚,她垂下湿润的眼睛,故人们的脸一张张远去,再也无法追寻。

    两人一个抚琴,一个聆听,丫鬟们都在外面等着,空旷的室内只有知音般的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