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第 64 章【VIP】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第 64 章【VIP】(第2/3页)

应不是熬灯几十年的老举子。

    裴明彦不由自主言道:“此子莫非……”他很快闭了嘴,因为此处此身,可以拿“四槐树”取乐,却不能公然夸世家子弟何等佼佼。

    他想说:“此子莫非是哪个世族培养的接班人,家族有意掩映美玉之光,令他直到省试,才崭露头角。”

    少年意气,且见多识广,不是世族子弟还能是何人。

    裴明彦暗诽道:“藏得真是深。”连他都瞒过去了。

    在他心里,赏识之情盖过了惊喜。

    继续往后翻阅,几道大义题写得大气磅礴,让裴明彦觉得,本经《周易》却写出了《春秋》的感觉。

    若说诗赋和大义,让裴明彦尝到了甜头,那么策与论,则是让他大快朵颐。

    从全篇概览,改为逐句品读,甚至取了两张白纸,边读边画,用以判断文中的地点方位可有纰漏。

    透过《三杰佐汉孰优论》,可知此子熟悉朝堂上的文政、军政,可以将大梁的局势与汉初相比,道出了“谋臣智多,武将难求”的观点。

    裴明彦明白,此子写得隐晦,他想说的是“文臣智多而党争,武将难求而生乱”,文与武失了平衡,犹如马车一轮大一轮细,跑得愈快,走得愈偏。

    所以此子选择韩信为最优。

    在读此文以前,裴明彦对诸位考官说过,此题选张良或是韩信者,皆可举卷。

    读了此文以后,他忽然觉得,大梁确实更缺“韩信”者。

    此一篇文,每一两句,便被他朱笔画上一圈,以表写得极好。

    继续往下读,策问三题用的是散文文体,读起来很是畅快。

    往日里,裴明彦习惯了讥笑,频频只勾右边嘴角,此时两边嘴角一起勾,遂扯得有些生疼。

    马政一文里,读到某些观点,裴明彦当真想立马把卷子带回宫中,在早朝时,将此文甩在那些“文武双全”的布阵能人脸上,说上一句:“连白身举子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尔等为何执迷于排兵布阵?”

    古之善骑者,无阵不摧也。

    此子能准确写出燕云十六州之布势,熟悉山川走向,举例点出关中之紧要。

    裴明彦心间一软,关中啊,他裴氏魂牵梦萦的故乡,那里有“天下无二裴”的荣耀。

    写马政未必需要写关中,但此子写了……如何能让裴明彦不多“偏爱”几分呢?

    裴明彦甚至猜想,莫非此子出自薛氏或者柳氏,因为裴氏、柳氏、薛氏在唐时被称为“河东三著姓”,是关中的名门望族。

    可薛氏、柳氏早已衰落,需要依靠其他世族的帮扶,才能讨个活计。

    他们还有底蕴培养这样的人才?

    总而言之,这一份卷子,读得裴明彦情绪极度变化,先是略喜,再是惊喜,后是狂喜,最后化作一股暖流,令其感慨良多。

    ……

    窗外日光大亮,裴明彦的书案却愈发昏暗——不知不觉间,新送来的卷子一层摞一层,摆满了书案,又摆到凳上。

    裴明彦口干,伸手欲取茶盏,手被挡住,才发觉案前积卷如山堆,挡了他半张脸。

    无怪方才品赏美文时,愈发觉得光线昏暗。

    裴明彦伸着脖子,问杂事小吏:“才不大一会儿,怎么突然送来一堆卷子?”

    杂事小吏讪讪,压低声音道:“大人,已经过了一晌了……”

    “大点声。”

    杂事小吏无奈,只好放大声应道:“大人,您一上晌只读了这一份卷子。”其他卷子自然越积越多。

    其他职官闻声皆望过来,暗想,无怪今早,一直未闻讥讽声。

    裴明彦自动变换语序,惊讶道:“竟只有本官读了这份卷子?”

    又吩咐道:“那还不快把卷子拿下去,叫诸位大人都品赏品赏,独乐不如众乐乐。”

    杂事小吏听命,将卷子平铺于长案上,令诸位职官可以围读。

    卷首尚未写主考官评语,但卷中一行数圈,足以见得裴尚书之喜爱。

    若真要挑些毛病,只能揪住此子文风过于犀锐,好些观点如长□□出,未陈铺叙。可考场之作,且题题与“军”相关,如此文风又哪里说得上是毛病呢?

    遂场下诸位考官,有几位欲言又止,无处可驳,只能叹服。

    寒门子的卷子,经义写得再醇厚,也很难胜得过此子。

    裴明彦暗喜,言道:“都道本官出题过难,可再难的题目,也终有学识深厚之士,出鞘亮剑以破之。可见,大梁之人才,如蒙尘之明珠,正正需要难题去考验,才能使其焕发新光。寻常的题目,选出一捧珠子,看着人才济济,却不知哪一颗才是最亮。”

    又言道:“请诸位以此卷为标榜,若有胜过此卷者,即便夜里三更也可将本官喊起来。”

    他还真不信会有。

    注意到那位年轻的万给事中站在一旁,没去读卷子,裴明彦严肃问道:“万大人,你为何不去读卷?”

    万给事中一愣,站出来应道:“回大人的话,许是此卷太过耀眼,您大抵没注意卷首的批语,此卷乃是下官举荐上去的。”

    换成裴明彦一愣,讪讪道:“甚好,甚好。”

    ……

    ……

    今年的省试题目极难,不单是贡院里吵得凶,贡院外亦吵得极凶。

    许多远道而来的学子,频频写檄文,讨伐权知贡举裴明彦假公济私,故意出难题刁难他们。

    杏榜还没出,就叫嚣着,要朝廷给个说法。

    除了讨论题目,学子们还讨论着谁能夺下省元。

    按照以往,省元多出自于四十位解元当中,京都城里的两位解元胜算最大,其次便是江西、江浙一带。

    北境临边的州府,名次一般靠后,能上榜者已难得,前五十名中几乎没有。

    但今年实行新政,且题目不同寻常,结果变数很大。

    京中流行一说法:“若是寻常年份,开封府解元乔时为是有几分成算的,可他毕竟是小官人家之子,纵使是天生聪慧,恐怕也难以冲破门第之壁垒,毕竟有些见识,非几代百年之积累而不可得……我看是悬了。”

    “别说是今年,换成往年,其实要当省元也难,毕竟‘依旧折桂’之乔解元年方十五,这样的年岁当省元,岂非太儿戏了些?”

    未满十七岁者,即便进士及第,朝廷也大有可能赐“守官”。

    年龄确实是乔时为的短板。

    说到乔时为,不免要拿国子监解元与他相比,有人道:“那王相的接班人岂非也无望拿省元?他们两个同岁,都是少年郎。”

    “许是拿不到省元,不过,王春生记名三槐堂,王氏之积淀为其添彩。今年的省试,恐怕是王春生要更胜一筹。”

    “此言有理。”

    “我等虽偏爱乔解元,可也不得不服现实。”

    几杯酒下肚,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