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一心搞钱[八零]: 1138.第 113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主一心搞钱[八零]》 1138.第 1138 章(第1/2页)

    除了徐懋宁,其他来京的人都是有住处的。吃过寿面又玩闹了一阵,带着孩子各回各家。

    今天球球都来了,被奶奶带过来的。

    大家看到他都唏嘘不已,这孩子差点就没妈了。

    幸好哦!

    徐懋宁被高煜留了下来,长谈后住在了他们这个小院正房空着的那间屋子。

    高煜挺晚才回的房间,程澜都已经准备要睡下了。

    看到他便搁下手里的书,“你跟他那么多话聊啊?”

    高煜道:“一直都这样啊,他以前也经常给我写信。”

    他去成都军区参军,马老爷子把他喊到家里吃饭。两个人就认识了,一直都很聊得来。

    称得上一句志同道合。

    高煜说着忍不住一笑,那会儿徐懋宁信里还会跟他讲他们大院里的事呢。

    程澜很多事,都是徐懋宁告诉他的。

    后来他和程澜处对象,两人疏远了几年。

    再后来他从越国回来很受重用。徐懋宁去西点相当于是当了交换生回来,也很受重用。

    大家算是一个战壕的兄弟,交集便又渐渐多了起来。

    十多年都过去了,一些前尘往事也都化作了云烟。

    他的悦悦再俩月都要满十一岁了,徐小白也三四岁了吧。

    不成云烟、冰释前嫌还要怎样?

    程澜看他笑得意味深长的,白他一眼躺下,“我睡了。”

    今天她满33周岁,再过几年就要四十了。想一想真吓人!

    但林琅说得对,又没有虚度光阴!

    晚上,林琅还带着孩子们给程澜唱歌。不是生日歌,是黄安那首《样样红》:

    青春少年是样样红,只是太匆匆。流金岁月人去楼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愿用家财万贯,买个太阳不下山!

    唱得程澜晚上真是哭笑不得的。你这是生日祝福还是在呕我啊?

    行吧,这十九年她从500元的身家干到了50亿+(把地皮都按市价算,再扣除贷款有这么多)。

    千万倍的增长!

    当然,如果事情发展如她预料,那她还能再腾飞一回。

    不然的话,一年五亿的持地成本,恐怕真的要很辛苦的去背负了。

    她还成为了哈佛的博士、京大的副教授。

    找了高煜当爱人,生了悦悦和程程这样一对儿女。

    高煜坐在床边拿起她扣在床头柜上的书翻看,原来是一本写范仲淹的书。

    “你兴致这么好啊?还有闲情看古人传记。”

    这心里素质很强啊!换了他在这种节骨眼上是没这个闲情逸致的。

    他反正没办法自行给手下一万人筹措军饷和各类消耗。

    程澜翻个身面对他侧躺着,“你看看内容。范文正公,果然不愧这文正二字!”

    文正是文官谥号的极致了!

    两千年的封建王朝,能得这个谥号,百官、世人还服膺的真的是屈指可数。

    范仲淹真的是面面俱到。

    这个谥号也是文人、文官的极致追求,求的就是这样一个盖棺定论。

    高煜这才仔细看了下内容。

    原来是写的范仲淹在杭州做官时遇到了罕见的大灾荒。

    开仓放粮也只能让少部分的灾民喝上粥。

    当时粮价已经大涨到120文一石。还有继续涨价的趋势,很多老百姓因为无钱买粮挨饿。

    于是范仲淹就下令让粮一石。

    这样一来,不但本地粮商,甚至外地粮商都积极往杭州运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嘛。

    一时间大运河上络绎不绝的运粮船。

    一开始自然是赚了不少,老百姓纷纷大骂范仲淹。

    等运来的粮食足够多了,范仲淹再开官仓以低于100文的价格放粮。

    那些粮商运来的粮食自然也卖不起高价了。

    要原路运回去是不可能的,运费+人力成本比降价卖还亏。

    于是只能跟随官府的价格降价。

    缺粮的问题被最高效率的解决了!还不用他到处求告。

    但是,粮食再便宜也需要掏钱买啊。有些百姓还是拿不出足够的钱来。

    范仲淹做过一些调查后,雇人把自己的房子、官衙都翻修了。

    比平时雇工的工钱低不少,或者只要提供粮食都能招来百姓做工。

    原来,当时杭州很多大寺庙已经到了该翻修的年限了。

    他这是给他们打个样,让他们看到现在雇人翻修性价比很高。

    然后他再把各大寺庙的主持请到一起来,让他们翻修重重殿宇。出钱、出粮食都行!

    据当时的记载,这些寺庙翻修的工程‘日役千夫’。

    再然后,范仲淹又做了一件事:办龙舟赛。

    让各大商家组织龙舟队伍,一轮一轮的去赛,最后名列前茅的商家可免三年商税。

    这样一来,商家可就积极了,把赛事办得那是相当的精彩。

    然后各地的人蜂拥而入看赛龙舟。

    这个赛事整整搞了三个多月,河道两岸布满了摆摊设点的摊贩。每天上万人可以从中渔利。

    这个大灾荒就这么平平顺顺的过去了。

    范仲淹在杭州的口碑也就竖起来了。

    说白了就四个字:以工代赈!

    高煜道:“原来罗斯福30年代玩的那套,范仲淹一千年前就给玩明白了。”

    程澜道:“还有比范仲淹更早的呢。管仲,春秋时期就把这些手段玩得溜顺了!我近日已经让人通过网络、报章杂志甚至学校里的板报把范大人这三个手段分享出去了。”

    当然,她在京大的课堂上,甚至是开讲座的时候也在讲。

    宣传喉舌非常的重要。

    但是说到底,她也就是分享了千年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大人的施政手段嘛。

    谁都找不到她的把柄。

    就是要找茬安个名目给她,当她们家老爷子、她男人是吃素的啊?

    说起来程澜其实是有点着急了。

    一个月平均5千万+的净支出,她真的觉得有点吃不消。

    等那3.5亿的贷款下来,就会变成200万一天,一个月6千万。

    一年就是七个亿,这谁受得了啊?这样下去她一年半都撑不到。

    而且,谁说政策出台了地皮和房价就会见风长,不得有个几个月的缓冲期啊?

    想开盘卖房子,好歹也得修到五楼以上吧。

    且还必须在开盘之日前把地皮从银行赎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