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两口儿(种田)》 120-140(第18/26页)
的吧?放心吧,有赚头的。”
芦花又默默算账。
刘桂香给她讲过价格,一斤带壳的笋约可以卖到八到十文钱,就算八文钱吧,三百斤笋便就是两千四百文钱。不带壳的笋子就上浮个一两文钱一斤,算十文钱吧,那就是三千文了,折合下来就是三两银子。
芦花略略放下心来。
迈开脚步跟着牛武出发了。
“牛武叔,等咱们赚到钱了,就自己买一头毛驴来干活儿!”她开心地畅想着,“不用它的时候,咱也租出去给乡亲们拉磨犁地驮东西,咱意思意思收个五十文一天的租金,比乡长家便宜一半,肯定很多人抢着租借咱们的毛驴,以后我们就躺着数钱了,哈哈。”
老实巴交的牛武听罢,也嘿嘿地直乐道:“好,这个主意好。”
赶了近两个时辰的路,终于到了枫桥镇上。
委实牛家村离场镇太远了些。
芦花只是打甩手,也走出了一背的薄汗,浸透了她贴身穿的内衣。
出发的时候是卯时,大约是早上五点多钟,天没亮,到达的时候已经将近巳时,也就是上午十点钟了,日头快要升到头顶上。
所谓的集市就是枫桥镇的赶场天,每月逢五逢十,即每月的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这几天就是枫桥镇的赶场天,到这一天的时候,四面八方村子里的人都来这里集中交易、买卖货物。
枫桥镇并不大,不过一个巴掌就数得过来的几条街道——竖着一条长约一公里的主干道,横着三条几百米长的支干道,就像个大写的“丰”字躺在地上。集市就设在这几条街道,摊位从一条街的入口处一直摆到这条街的尽头,没设置固定的正经摊位,你蹲那儿,背篼箩筐一搁或是头上插个草标便就算是个摊儿了。
每条街道上售卖些什么东西,倒是井然有序,似乎早就形成了默契。比如专卖鸡鸭鱼这些鲜活物的,需要当场杀生、处理毛皮内脏等,便摆在支道上。主干道还有过路的行商,不至于影响镇容。另外,还有镇上的官府衙门提供了处理活物的场所以及水,只是要索价一文钱。再比如售卖布匹、胭脂水粉等物的又在另一条街。大家挨着摆,来得早自然就抢占好的位置。各自分开,各不相扰。生活用品,衣食住行……就是马匹、毛驴、牛羊等这些大件活物都有交易,只是量少,物品卖相也不咋样,选择面窄。总之挺齐全的,应有尽有,足够满足枫桥镇上的人及各村村民日常生活所需。
牛武带着芦花来到专门卖蔬果这条街,发现集市上人不多,地上丢弃的烂菜叶子、烂水果到处都是,像大风过境,一地狼藉。比起其他几条街,热闹的情形有些寥落。
这情况,牛武早有所料,先已给芦花讲过了。
只因为买菜的人图个菜新鲜,而早晨的菜经过一晚上露水滋润,那是最新鲜的,所以都是一大早来买。而卖菜的基本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他们平时的进项就是靠做蔬菜生意,早摸清了买家的心理,离得场镇又近,还占了地利的便宜。过了好时辰,买卖双方自然大半都散去了。
芦花和牛武却是从大老远的村子赶来,这会儿都快要到中午了,人家都买好菜回去做午饭了,少有人逛菜市场了。剩下的还在吆喝的摊贩,就是菜蔬品相不好的次货,以图找个买个全部兜售出去,故而还在摊位上守着。
芦花不免有点担忧,“牛武叔,我们还是来得太晚了,这下怎么办?”
“无妨。”
牛武是卖野味儿河鲜之类的,东西罕有,少有其他卖家出售,他又经常来镇上交易,故而已经积攒了一些老客户,便领着芦□□往一家酒馆去。
这家店门头颇为气派,店内面积也挺大,约有上百平米,大堂里摆着二三十张桌子,置办酒宴没问题,看来是枫桥镇上最好最大的饭馆。
芦花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菜品名,新挂出来的一块长方形木牌子,红笔写着时令菜肴名,好几个跟笋子有关,心中略定。
牛武前去同掌柜交涉。
他带来的那几块风干的野猪肉没费吹灰之力就给收了,掌柜的笑眯眯:“我们东家就爱吃些个不同寻常的,他还喜欢用来招待自己的贵客。就是太少了,下回你多带几块来,我也留一些给自己解解馋。”
牛武道:“这没问题。开春了,好些畜生要出来活动了,我也能猎得比以前多些了。”
“猪娃肉质嫩,能捉到么?最好是活的。到时候现杀现蒸,那个美味呀。”
“运气好可能会捉到一两只,就是大的太凶悍了,护犊子得很,跑得又快,难呐。”
“好,你尽量。价钱肯定不得少了你的。”
“感谢感谢!”
掌柜又交代:“腊味儿的比风干的肉好吃些,下次你让你家的做成腌制肉。”
“好。您提了要求,我肯定照办。现在这个天气还不太热,还能做腊肉的。正好,今日我就顺便买几斤盐巴花椒大料回去做腊肉。”
相谈甚欢,牛武就趁机推销竹笋。
第136章
掌柜几步走到门口来看了看拴在门外柱子上的那条毛驴, 驴背上坨了满满两大袋并一背篼的竹笋,目测约有好几百斤,他扼腕直叹:“唉, 你怎么不早点来?我们今早已经买了百十斤笋子了, 够用好几天。上次你也该提前给我说你要卖笋呀, 我就好叫手底下今日不必去采买了。”
芦花和牛武两人几乎带了近四百斤竹笋来, 这家店已经买了一百多斤,再消化不了。
牛武也遗憾叹息道:“上次没想过要卖这东西,是我家里的临时起意。”
芦花听在耳朵里。
只怕是不确定能不能弄到竹笋卖, 牛武并未说出口。
牛武同刘桂香在牛家村没自己的地, 他们主要就靠贩卖各种野味儿赚取生活用度。山里长的河里生的,都被他们日常惦记着。
但是, 虽然村里竹林到处都是, 笋子大家也都看不上,可都是有主的。
干娘说她都去郁家竹林看了两回,可见早就有心弄点笋子卖, 并非临时起意。
“陈掌柜, 您看这样可以吗?春笋才上市,喜欢尝鲜的顾客多。而且这个季节天气好,好日子多, 办喜事的、请客吃饭的肯定也多,食材还是消耗得快的。才上市的带壳笋子市面价高,我给您打个折,八文钱一斤, 您看如何?”
今日赶集是第一波笋子上市, 带壳竹笋的市面价最高都叫到了十二文钱一斤。刘桂香两口子还停留在去年价格八到十文钱一斤的印象里, 故而牛武才只叫卖了八文钱, 足足少了四文钱,这种便宜自然要占。
陈掌柜看了又看那些笋,很心动,但又有些犹豫,“但是你这也太多了,我们实在买不了这么多啊。买多了,用得久,自然就放得长久。笋子放久了容易坏,容易焉掉,就不新鲜了呀。”
牛武抽了一个笋出来,递到掌柜眼前:“您看看,都没剥壳,昨天傍晚去挖回来的,瞧瞧,根部都还带着新鲜的泥土呢,放十天都没问题。若坏了,下次赶集,坏多少我给您补多少,可好?”
陈掌柜腮帮子鼓了鼓,终于道:“哎,这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