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明珠在匣》 110-120(第18/19页)


    卫明姝已是穿好衣裳,神色恢复如常,看着他手上的皂角,抿了抿唇,平躺在床边,又想起刚才看到的他肩上包扎的伤口,“待会儿我给郎君换药,你也擦擦身。”

    沈轩应了一声,随而挽起袖自,大手将青丝一拢,浸入水中,“水温如何?”

    卫明姝点了点头,闭上双眼,只觉得满鼻都是淡淡的皂角味。

    以往她的皂角,都是用猪苓与桂花花露调制而成,甚是讲究。

    自她记事开始,卫家已经在京城扎了根,她从未和阿耶阿娘在军营中生活过。

    从前她也只是听别人说起,今日方才亲身体会到军营艰苦,能用皂角洗上头,已是不易。

    不免想到从前在京中的生活,念及京中家人,这几日担忧的事又笼罩心头,“郎君既是带兵入关,京师那边可是会用沈家人做要挟?”

    沈轩轻揉发丝的手顿了顿,“已经派人去打探了。”

    之前他回北境后,就派北境那边的人去打探过卫家和沈家的消息,只是如今还没有消息传来。

    前几日他还能劝说自己不去想,可等了那么久仍了无音讯,也不免开始担忧起来。

    不过既是没有什么坏消息传出,便也说明两家暂时无碍。

    因此在睢城外,他也不敢公然指名道姓喊出康王姓名,就是害怕打草惊蛇,若此时同人鱼死网破,那边恐怕真会对沈家和卫家不利。

    掬起一捧水,轻轻捋顺她的发丝,声音愈发柔和,却是透着坚定,“放心吧,都会没事的。”

    二十多年前,他外祖父为了沈家单刀赴会,保住了沈家忠义之名,却是命丧京师,将全部遗志寄托给后人。

    可他不愿如此。

    既是他人不仁,他亦可不择手段。

    他答应过她不会有事,那便不会再食言。

    国要守,小家他也要。

    ——————

    京城

    惠帝卧病在榻,已许久未上早朝,太子南下未归,诸皇子中只剩二皇子年长,有能力处理朝政,是以圣上月前下旨,令二皇子谌褀监国。

    当今天子疑心重,或是大限将至,前些时日疑神疑鬼,心思全然不在西境战事上,反而在这时处理了一批朝臣。三皇子的母家被查抄,魏丞相入狱,沈家被安了个谋反之罪,连太子都被调出了京城。

    如今朝中人心惶惶,时人不禁感叹,当今圣上老矣,这些时日病着,脑子也是糊涂了,生怕再这么折腾下去,会重蹈宣帝的覆辙。

    是以惠帝将朝政交给二皇子时,众臣不禁都松了口气。

    只是这二皇子平日虽饱读诗文,可终究不懂朝堂之事。

    好在淮南康王如今在京城,圣上病后不久,便又下了道旨意,令康王辅佐二皇子监国。

    宣帝在时,康王乃为数不多的清臣,为官时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虽后被贬黜,可一直有个清正廉明的名声。

    朝臣皆是心照不宣,圣上这是不肯收拾这堆烂摊子,要安心养病,将朝事托付给这位皇叔,于是均听其号令行事。

    这也算是圣上这几月来所做最明智的决定。

    康王将朝事处理的井然有序,西境也终于派去了援兵,得大臣纷纷称赞。

    如今乾和宫早朝,龙椅之下并排摆着两张宽椅,二皇子听朝臣回禀,而做决断的却是康王。

    本是一切都在恢复秩序,京中却忽然接到睢县八百里传信,言北境之军于冀州边境集结,本该死去的叛贼沈轩兵临城下,欲见帝王。

    御史中丞当朝痛骂,“沈家分明就是要趁西境战乱造反!”

    冯霆淡淡瞥了一眼,又抬眼看了看座上正襟危坐的康王,说道:“大人先平平气,王爷不是前一阵才整军准备北伐吗?去的路上灭了不就是了。”

    左威卫程叙道:“冯大人此言差矣,此人猖狂,若不即刻派兵歼灭,恐要伤我军士气。”

    冯霆笑了笑,没再多言,“鄙人一介文官,程将军此言有理,倒是鄙人无知了。”

    程叙没再理会,手持笏牌站出,“末将愿领兵,即刻出兵前往冀州,定取反贼项上人头。”

    康王没有立即回话,转头问道:“二殿下以为呢?”

    “沈将军信中说,若是见到父皇便肯退兵,并非要谋反……”

    话还未说完,便被吏部尚书打断道:“二殿下此言诧异,沈贼分明已反,此举乃欲挟皇室中人,殿下莫要听信此人之言。“

    康王接道:“二殿下还需多想想,此人之言着实不可信。”

    “就是。”刑部侍郎喝道:“那兵部尚书多日不曾上朝,分明就是与沈家沆瀣一气,臣恳请立刻将京城卫家和沈家之人收押,挫挫他们的威风。”

    朝中众人纷纷应和,二皇子听到此事牵连到了卫家,一甩衣袖,“够了!今日朝会就到这儿!本王头痛,此事休要再议。”

    说罢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康王起身,“诸卿稍安,收押沈家之事,本王会劝二殿下想清楚,至于卫家,毕竟同二皇子母家有关,还是容后再议。”

    ——————

    二皇子快步出乾和宫,向淑妃所在的瑶华宫而去。

    然而门口却有侍卫把守,“淑妃娘娘抱恙,殿下请回。”

    “你们”二皇子手指抖动,在殿门口来回踱步。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二皇子回头,只见康正不急不缓负手而来,站定在他身旁,“二皇子还是以国事为重,等淑妃娘娘身子好了,再来看不迟。”

    “你竟敢用我母妃要挟我!”二皇子大怒,扫了一眼四周,怒喝道:“你们都要造反不成!”

    门外守卫跪成一片,却未有一人开门。

    康王静静瞧着,待二皇子冷静过后,才开口道:“二皇子还要改改这冲动的性子,太子在同州遇伏,下落不明,若当真不在,殿下便是一国储君。”

    二皇子早已不再顾及对长辈该有的恭敬,“你住口!你到底把我母妃怎么样了?”

    康王并未答话,只剩了二皇子声声质问。

    忽然,门内传来一阵微弱的声音,“本宫无恙,让我儿进来。”

    门口的侍卫都看向康王。

    康王思索片刻,淡淡开口,“放他进去吧。”

    二皇子冲进房门,康王跟着走进殿门。

    只见淑妃梳着端庄的发髻,端坐在宝座上,“还请康王殿移步,本宫与二皇子只是说些家常事,要不了多长时间。王爷在本宫这瑶华殿中待太久,传出怕是要遭人非议。”

    康王多看了几眼,只着人在外面听着,转身离开瑶华殿。

    淑妃听到门外没了声音,骤然卸了力。

    “母妃!”二皇子蹲下身,眼底已经含了几滴泪,“他们把你怎么了?”

    淑妃笑了笑,“没什么,就是没力气罢了。”

    甄家和李家连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