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帝后模拟器》 80-100(第21/26页)
’。
就是在这种气氛之下,当谛听打开白逐风的牢门让他出来的时候,大牢的角落里传到一道曼妙的声音。
“敢问指挥使大人,不知我等阴阳神教的人,条件是也如他们一般吗?”
是靥芙蓉。
她倚靠在大牢的栏杆上,脸上带着笑,染着蔻丹红的手指搭在木质栏杆上,完美地符合人们印象中的妖女形象,安临听到这问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被抓的这几个阴阳神教的人以及靥芙蓉这个圣女的信息。
大概是因为专心内斗的原因,加上阴阳神教的存在方式主要就是树立宗/教洗脑民众信仰给他们送钱,跟那几个被判死刑的相比竟也不算是罪大恶极。
安临于是微微颔首,“念在你们还没有犯下太多罪行,可。”
靥芙蓉闻言,很果断地盈盈一拜,“芙蓉也愿为指挥使大人效命。”
——是的,就是这么速度。
毕竟魔教众人从来不讲究什么礼义廉耻忠义,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说实话要不是被谷上梁抢先第一个倒戈了,以靥芙蓉为首的阴阳神教估计才是第一个滑跪倒戈的。
因为被朝廷抓住而担心被教内对头抓住把柄打击夺权?没事,打不过就加入敌人就好了去,其他的以后再说。
对此,其他江湖人只能说,“魔教果然是魔教。”
这次大理寺大牢之行,能招安两波人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安临对此也很满意,转了一圈后带着人离开大牢,任由大牢里的其他江湖人继续饿着,只偶尔给他们一定米汤以确保不会把人真的饿死。
当然了,这些江湖人招安还是得招安的,谷上梁、靥芙蓉的纷纷倒戈已经给他们心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他们有了一个‘做出这样的选择也算是人之常情’的隐约念头。
至于剩下的……
“想让那些江湖人全都归顺,虽然可以用威逼利诱,但也不能全用威逼利诱,这样他们就算人归顺了,心也没归顺,所以还应该有一些触动他们心的东西。”在皇宫中,用皇帝号照常披着奏折的安临一边在奏折下写下批言,一边笑着对王修文说,“江湖人嘛,除了惊天门无极堡那样的,其他人还是讲究一个义的。朕与皇后商量了几个晚上,想到了一个办法。”
“是什么办法?”王修文配合地问,也是真的有些好奇。
“皇后早已经派了一些人出去找一些遭受过江湖人伤害的百姓带回琼安来,朕和皇后打算让这些百姓和他们接触一下,让他们切实地看看无拘无束的‘侠以武犯禁’会对百姓造成什么后果。如果是还算有救的江湖人,他们也许会羞愧,也许会有其他的思考,最后若是但凡有升起那么一点保护弱者的心,归顺就会变得很顺利。”
“也该让他们知道一句话——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一手,才叫攻心。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王修文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神情略有些动容,“臣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哦,这是一个叫郭靖的人说的。”
随着安临对王修文说出收服江湖人的计划,被找来的那些遭受过江湖人伤害的百姓已经被谛听带到了琼安。
第一个到的是一个带着老妪,谛听把她带到大理寺大牢后指着关了一牢房的江湖人对老妪说,“这些都是朝廷抓住的江湖人,你看看这里面有没有杀了你儿子的人。”
“谢谢官差老爷!谢谢官差老爷!老婆子一定好好地看!”那老妪干瘦的身躯颤抖着,连连道谢,然后颤颤巍巍一步步走向牢房前,满是仇恨的浑浊双眼一个个从大牢里的江湖人身上扫过去。
“不是你……”
“是你吗?也不是你……”
“是不是你杀了我儿子?”老妪几乎是神经质地一个个问过去,尤其是看到身材高大留着胡子的江湖人,一边颤抖着一边质问。
如果说站在审问的是狱卒或是面无表情的谛听,这些武林人士不会有任何感觉,甚至还会有反抗情绪,但是当站在这里带着仇恨凄厉质问的,是一个无力悲痛的老人时,他们却没法像对着狱卒和谛听一样一言不发冷漠相待。
“不,不是我。”被质问到的人忍不住闪避了老妪睁得很大的眼睛,避过去后又感觉那目光好像一直定定地落在自己身上,“那个……敢问老人家,你是哪里人?你儿子又是怎么一回事啊?”
作者有话说:
注: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出处应该是金庸
医谷的话,那个谷主是因为自己儿子体弱当不了下任谷主,病还一直要人调养照顾,就把引玉捡来当照顾他的童养媳了。
第097章
老妪悲道:“我儿本是金淮江上的船夫, 我们母子相依为命三十年,老实本分,与人为善, 为什么要让我儿遇上这样的事啊,老婆子宁愿死的是我!”
“那天,有一个腰间带着刀的壮汉在傍晚的时候找到我儿, 要我儿载他渡江……”
本来傍晚的时候船夫就该收工了,不会再接活,老妪的儿子稍微留了久一点,是想多载几个客人多赚点钱的,所以比其他船夫晚收工了半个时辰,就是这半个时辰, 让他撞上了那江湖人。
当时那个江湖人正被追杀,不由分说要船夫载了他一程, 结果船行到一半那个江湖人的仇人追了上来, 两方打起来后也顾不上别的,船就这么沉了,连同船夫一起。
询问老妪的那个江湖人目光颤动。
这颤动并不是因为船夫母子的凄惨遭遇,或者说并不全是因为如此, 作为一个混江湖的人, 再惨的事他都见过不少,他之所以颤动, 是因为在听到这个故事后, 他下意识地回想了一下自己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曾被仇家追杀的时候肆无忌惮地牵扯到无辜的人吗?
——更可怕的是,他不记得了。
在被仇家追杀逃窜的时候, 他掀翻过别人的摊子来阻挡仇家脚步, 他拜托过无辜稚童给仇家指相反的道路, 闯入过百姓家中躲藏……他似乎从未想过,在把这些无关的人牵扯进来之后,他们后来又怎么样了?
好的也许只是一个过客,坏的呢?会不会因此害他们被仇家迁怒?
几乎在场所有的江湖人都忍不住回想,自己有没有做过这个‘被追杀的江湖人’,又是否曾遇到这样一个‘船夫’?
他们渐渐避开了老妪的目光。
最后老妪并没有在这大牢里找到杀了自己儿子的凶手,失望地被谛听带着离开,走出一段距离了大牢里的江湖人还能听到老妪的声音如泣如诉地传来,“大人,大人,您再帮老婆子找找凶手吧,求您了,若是找不到凶手,老婆子该如何下去见我那可怜的儿子啊——”
那谛听则是说,“老人家,请放心,朝廷会还您一个公道的。”
大牢里的江湖人脸色苍白。
但这还只是第一个,后面还有丢了孩子的人、有妇人、有男子、有老人、有小孩,还有人状告江湖人冤杀好官,听信一面之词杀害了为民做事的好官,那一镇受过好官恩惠的百姓写了万民诉状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