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3.023(三合一+3w营养液加更)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3.023(三合一+3w营养液加更)(第4/6页)

已上马车,有些不便令外人听到的话便能说了。

    周道务继续解释,“因先后有关中、恒州二地水患,柳中书被陛下问责了,我听御前旧识的意思,陛下有意褫夺对方的中书令位置。不过大约会让他在颜面上好看一些,只说让他请辞相位。”

    临川公主眼皮一跳。

    柳中书,说的正是中书令柳奭。

    按说他有个皇后外甥女,还有同气连枝的太尉长孙无忌,怎么都不应该遇上这等麻烦。

    可天灾之下拿人顶包本是常有,这次还要更加有理有据,柳奭绝没有机会逃掉这次降职。

    她还隐约听京中的手帕交提及,因昭仪有孕,相比之下无子且太子不受喜爱的王皇后,地位更显岌岌可危,柳中书近来的走动频频,恐怕也让陛下不满了。

    正好两罪并论,逃无可逃。

    柳奭一旦下台,依托于他的一部分人也难免被李治顺捋下马。

    届时空缺出来的绝不只是中书令一个位置!

    “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临川公主抿了抿唇,说出了一个近乎大胆的猜测,“我听说,此次陛下能力排众议、校查水道,与自吐谷浑还朝省亲的弘化公主有些关系。再有,此番籍田礼上,韩王为陛下献画,得了陛下器重,追封武德功臣正是因此而起。”

    她望着驸马的脸,觉得两人此时所想的可能是同一个猜测。

    陛下移驾万年宫的举动,已不难让人看出他如今所想。

    有没有一种可能,为了制衡关陇势力,陛下除了会对那些“听话”且有眼力的朝臣委以重用外,还决意启用宗室势力发起对抗。

    若宗室势力尚且不够,那么合适的驸马,可能也是李治能拉拢的对象!

    吐谷浑国主慕容诺曷钵需要仰仗于大唐上国,对李治的尊崇毋庸置疑,是一支好用的助力。

    她的丈夫周道务,因其父亲乃是先帝心腹的缘故,加上其特殊的成长经历,也理所当然地应该站在陛下的这一头。

    那么当陛下急需用人的时候,他确实是其中一个人选,还是排在前列的那种!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临川公主忽然明白,为何陛下没有直接提拔驸马,而是先让她去同武昭仪交流上几句,又借着武昭仪之口,隐约透露出了起用周道务的意思。

    只因此时还不到时候,起码要先看看,这位小周将军到底能不能将恒州事务给处理妥当。

    自父亲拖延赐予公主名号,李治即位她敬献《孝德颂》也没领到实质奖赏后,她便已经反复告诫自己,要先把自己放在看客的位置上。这才是对她来说最安全的位置。

    可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察言观色、谨言慎行的。

    也没有人天然愿意伏低做小,唯恐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便有大祸临头。

    当她窥见自己和夫婿的上升通道之时,李孟姜的心中也不免有一瞬的火热。

    只是她习惯了在脸上顶着一层温柔贤淑的面具,以至于若非亲近之人,还只当她并未有那般心绪动荡。

    她好像只是微微掀开了飘动的车帘朝着外头看了一眼,随后用平日一贯的温吞语气朝着丈夫说道:“郎君,要变天了。”

    ------

    是啊,要变天了。

    李治没将万年宫山洪爆发之前对他做出拦阻的人一一问责,并不代表着他真有那般宽宏慈悲,甚至是窝囊!

    他不过是要将这份责问之言推迟发作而已。

    ------

    六月的尾声里,清月已经能更加娴熟地在安仁殿中爬来爬去,媚娘也没有阻止她展现出自己的探索求知欲。

    甚至在她停下锻炼爬行能力,安稳地坐在那里的时候,媚娘还时常将宫里宫外的闲事趣闻说给她听。

    也就是在这个月里,临川公主的驸马周道务北上恒州,协助平定滹沱河大水后的乱象。

    与此同时,中书令柳奭递交了请辞的奏表。

    这是一份在被逼无奈之下呈递出去的文书,作为对这番水患的直接回应!

    这倒不是武媚娘跟清月说的了。

    而是李治在“躲”到安仁殿里来的时候说的。

    当然,说躲可能也不是那么恰当,他纯属懒得应付王皇后在此时的请见罢了。

    柳奭毕竟是王皇后的舅舅,对于这道突如其来的三省长官请辞消息,王皇后直接就懵了。

    可当她试图以太子养母和皇后的身份求见陛下,为舅舅求情的时候,得到的不是陛下正在议政,便在陪伴武昭仪的消息。

    纵然李治没有明说,王皇后也已明了他的意思了。

    这是一道绝不容许有任何人辩驳的决定!

    事实已经证明,洪灾之中李治做出的信赖太史局举动并无错误,那么一度对他决定进行拦阻的人,就是要被清算的一方。

    这个被清算的人,往大了说可以是长孙无忌,往小了说,可以是他所属阵营里的一方马前卒。

    可到底要以哪个位置上的人出来才能让李治偃旗息鼓,就是另一回事了!

    起码,也得是柳奭这等分量的存在。

    七月,柳夫人在得到皇后许可后入宫了一趟,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反正王皇后忽然之间就消停了下去。

    太子李忠也在这个月里从岐州回返。

    清月活动的范围基本局限在安仁殿和其周遭,没能知道宫女口中的“晒黑憔悴了不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反正对她来说的好消息是,李治没那么频繁地往安仁殿这边跑了。

    这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阿娘窝在一处。

    别看她现在还没法直接帮上些忙,但继续边看边学总是有好处的。

    比如说之前临川公主到访的时候看到的赏赐百官时服名录,并不是李治遗留在此地的,而是李治在发觉了媚娘的术算能力颇为出众后,委托给她的杂事。

    按说此事也不当由天子直接负责,只是在此事上有些陈年弊病,让李治想折腾出一点花样罢了。

    清月扒着桌案,努力让自己去看上头的数字,又唯恐被母亲看出她能看得懂此物,将脑袋很快缩了回来,重新抓起了沙漏,窝在母亲身边把玩,思绪倒是已飞到了刚才看到的数字上。

    《唐六典》中规定了官员的四季常服,包括了袍袄衫袴和头巾等物,若按标准布料裁剪,合计需要五千二百多文。3

    虽说这些衣衫不是每一件都需要翻过年来就更换的,但入了官场,体面还是要的,便没法这般自在。

    那么问题来了,以九品官员月俸一千零五十文的数据,单只是他一人的服饰,都需要花费五个月的月俸。

    光靠着官员自己来置办,肯定是不行的,于是衍生出了个习惯,天子对官员有所赏赐,奖赏的便是布匹和衣衫。

    但相对应的,这也是一笔极其可怕的支出。

    李治想让武媚娘计算的,便是能否在四季常服的数量上做出削减,若能自上而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