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谋: 31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美人谋》 310-320(第6/15页)

坚守三日,也算是不易。”平阳公主道,城破,在她意料之内。

    “临沂公主…”琦玉小心翼翼的看着平阳公主,“在建康宫,殉国了。”

    听到临沂公主殉国,平阳公主处变不惊的眸子里有了些许变化。

    “殉国…”对于平阳公主而言,临沂殉国,一直在她的记忆当中,但上一世与这一世显然不同。

    这一世没有了皇帝的干预,自然也就没有了萧怀玉违抗皇命的相救,但临沂公主殉国的结局未变。

    “是在建康宫的钟鼓楼上。”琦玉又道。

    “刚刚,我看到西边放晴了,但只有短暂的一瞬。”平阳公主道,“是异象吗。”

    琦玉遂将钟鼓楼上看到的如实说了出来,“临沂公主殉国前跳了一支舞,那束光,正照耀在钟鼓楼上,和她的舞一起。”

    “有意思。”平阳公主道,“受上天眷顾与垂怜的人,也无法挽救国家的危局,生在这个时代,是她最大的不幸。”

    “齐国的结局是必然,她从一开始,就背负着这个责任,所以对她来说,面对这个不可解的死局,只有死亡,才能解脱她。”

    “公主…”琦玉看着平阳公主,“您在为临沂公主悲伤吗。”

    “是吧。”平阳公主没有否认,她此刻的心情,犹如头顶阴暗的天色一样沉重,“同为女子,这种无力之感,我也曾经历过,我能够与她感同身受,我悲悯的并不是临沂,而是这世间,许多同临沂一样的女子。”

    “我们受世俗所迫,头带枷锁,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因而她以女子之身,救国为目的,失败…是必然的。”

    “要想自救,你我的目光,定要在男子之上才行。”

    琦玉看着平阳公主,眼里似有光,“公主…”

    很快,平阳公主便收起了心中的悲悯,“临沂殉国了,大将军呢?”

    琦玉突然愣住,“大将军…”

    “言!”

    “临沂公主自刎于钟鼓楼上,坠城之时,大将军就在城楼下。”琦玉继续道。

    ※ ※ ※ ※ ※ ※ ※ ※ ——

    ——齐国·建康——

    临沂公主坠城之后,天边的霞光也随着一道散去,没过多久,天空中就飘起了漫天的雪花。

    这是建康的第一场雪,但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却再也看不到了。

    魏华君赶来了马车,将临沂公主的尸首带离了建康宫,往山门的方向离去。

    萧怀玉跪在城楼下失声痛哭,久久不能平复心中的痛苦,今日破城,痛失挚友,没有喜色,只有悲苦。

    远处还有不少将士正看着,萧怀玉在城下的这一举动,不免让人有所猜测。

    “咱们元帅与这位临沂公主,是何关系?”

    “元帅如此紧张,又那般称呼,关系一定非同寻常。”

    一匹奔袭而来的白马进入宫城,使得猜测与议论声逐渐停止。

    “快看,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不是在淮南郡吗,怎么渡河了。”

    “这还用说吗,肯定是为了元帅。”

    “两位公主,咱们元帅不是已经娶妻了?”

    “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元帅夫人了。”

    平阳公主穿过人群来到了建康宫,果然,萧怀玉还在钟鼓楼下呆呆的望着临沂公主自刎的地方。

    “临沂公主呢?”平阳公主坐在马背上,向旁侧观望的士卒问道。

    士卒们被她的眼神所吓,纷纷低下头去不敢直视,“临沂公主坠楼后,被一个坤道带走了。”

    “坤道?”平阳公主挑眉,她自然知道坤道就是魏华君。

    “往东城的方向去了。”士卒们连忙将自己看到的全部说了出来。

    平阳公主跳下马背,寒风刺骨,她的手早已冻红,为了尽早赶到建康城,便选择了骑马。

    “伤心够了吗?”平阳公主走到萧怀玉的身侧。

    看着她身上属于别人的血迹,平阳公主的脸上写满了不悦,她同情与悲悯同为女子的临沂公主所遭受的失败。

    但却无法容忍,萧怀玉与她之间的那份情,即便只是故友。

    此前,平阳公主便一直在忍耐,当她看到萧怀玉这副神情,与身上的血迹时,压抑的心几乎要炸开。

    “你早知今日结局,便该有所清醒。”平阳公主继续说道,“身为三军的主帅,在这敌国城下如此作态,传出去就不怕人笑话?”

    “难道作为主帅,连正常人的喜怒哀乐,都不可以有吗?”萧怀玉反问道。

    平阳公主对视着萧怀玉,当看到她的眼神时,再如何的不悦,也都瞬间心软,“是呢,大将军有那么多的红颜知己,士为知己者死…流泪又算得了什么呢。”

    “…”萧怀玉看着平阳公主,随后从跪着的血泊中缓缓起身,“我只是…想要个说话的人而已。”

    许是长跪,双膝早已瘫软,就在她没能站稳时,平阳公主下意识的扶住了她。

    “于她而言,活者,要比死去痛苦,所以你有什么好伤心的呢。”平阳公主终是软下了心,做出了退步。

    “回去吧。”

    ※ ※ ※ ※ ※ ※ ※ ※ -

    楚太康六年冬,皇帝召彭城王李康入蜀,欲立为太子,李康以不能胜任储君与身体抱恙为由推脱,拒绝入召。

    这是多年来,李康第一次违抗皇命,这让身在蜀中的皇帝恐慌不已。

    楚国对齐国的战争仍在进行,皇帝遂派遣御医入京为李康诊治。

    同年十二月,皇帝以启程回京试探李康,于是下诏,命彭城王李康入蜀接驾,并于蜀中动身。

    是月下旬,李康迟迟没有动身,已从蜀中出发的皇帝雷霆震怒,以谋逆之罪下令抓捕。

    李康被迫起兵造反,长达一年的监国,京中权力,早已落至李康手中,加上民心与威望,很快就组织起了一支反抗的军队。

    楚国也陷入了自皇帝登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内斗,君臣之争,父子之争。

    李康起兵后,迅速控制了整个京畿,以及附近的州郡。

    然而对李康一直心存忌惮的皇帝,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天,提前做好了准备,将西南与西北两地边军牢牢控制在手中,对于两地统兵的武将,也以恩宠拉拢。

    与此同时,皇帝更是以夺情的方式,重新启用还在丁忧期间的巴陵侯长子萧承越,并打破了楚国勋爵不可承袭的规定,将巴陵侯的爵位,赐给了萧承越。

    在此之前,皇帝便以密诏的形式,对萧承越进行了赐封赏爵的暗中拉拢。

    京畿的兵马早已被皇帝带走,加上巴陵侯在北境的威望,天子依旧权力在握。

    而仅靠文官集团支持的李康,选择于京畿起兵,实则是孤立无援。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齐国前线的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