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谋: 340-3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美人谋》 340-350(第2/14页)

们联合起来上疏弹劾与攻击武安侯,是因为心中的不安与害怕。”萧鸢鸢抬头看着萧怀玉,“他们害怕公主有一天,会真的取代天子,牝鸡司晨,进而使他们更加害怕,本该在内廷永无出头之日的人出现朝堂之上。”

    “其实说到底,他们真正害怕的,是自己会被人取代,只有无能的人,才会有这种害怕,才会想要通过欺诈与打压,来保全自己全部的利益。”萧鸢鸢又道,“公主在袒护武安侯,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

    “可对于公主而言,武安侯不止是臣子,就像武安侯对公主,也并不止是君臣之间。”

    萧怀玉愣了愣,她只是途经尚书省,恰好看见了那些官员对萧氏的刁难,看不下去这才出手,倒是没有萧鸢鸢想得那么深远。

    “难道萧尚书与赵舍人串通好了?”萧怀玉回道,“连说辞都一样。”

    “赵舍人吗?”萧鸢鸢愣道,“这个,下官还真的不清楚。”

    “下官与赵舍人并不熟,我们只有公务上的往来。”萧鸢鸢又补充道。

    “哦,不熟吗?”萧怀玉笑了笑,“既然不熟,萧尚书又为什么要特意与我解释。”

    “武安侯还是快些去见公主吧。”萧鸢鸢挑眉道。

    ※ ※ ※ ※ ※ ※ ※ ※ ——

    章和二年五月,在对中央官制进行变革后,平阳公主开始整顿大一统后的地方行政机构。

    是月,朝廷下令,废黜天下诸郡,将地方原有的州、郡、县三个等级,改为州、县二级,由州直接统辖诸县,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县之下又设族、闾、保,以四闾为族,五保为闾,五户为保,将全国的百姓都纳入户籍,编录在册。

    废黜郡制之后,又将州郡僚佐的任命权收归中央,凡国朝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全部由吏部考核通过后,再经朝廷任命。

    诸县县令可自行招募吏员,然不得启用本县之人,且任期只有三年,不得连任。

    又规定州刺史,每年入京述职,并由吏部考绩。

    地方官制经过整顿之后,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得到了加强,权力彻底收归中央。

    几个月后,随着国家的运转一切正常,迁都之事,也正式提上了议程。

    而伴随官制更改的,是一套全新的选官制度——科举。

    第342章 君臣(二)

    章和二年,盛夏,十五,望日大朝,天子上殿听政。

    ——承明殿——

    由于皇帝年幼,无论是常朝还是朔望大朝,都由临朝称制的平阳长公主代为。

    最开始,群臣对于女子掌政,是极为质疑与无法容忍的,但在权势的威压下,以及经过承明殿政变,反叛者遭到血洗之后,群臣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然而在朝会上,文武官员对于更改官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最后牵扯到了中央对边镇的控制,时任大将军、大司马、丰州刺史武安侯萧怀玉还在殿堂之中,听着他们那些对功勋武将的刺耳言论。

    自认为刚正的文臣,在上疏得不到答复后,便以死谏的形式,公然在朝堂上弹劾。

    认为武安侯一人身兼数职,又拥重兵,而今战事停歇,中央应当收归兵权,将其麾下十万边军拆解,以安朝野。

    由于尚书左仆射杨素与门下侍郎卢思道皆为平阳公主一手提拔,所以在这场争论中没有明确表态,但却默许了门生参与争辩。

    文臣抨击,武将袒护,但抨击者多,袒护者少。

    然不管文臣如何劝说,明堂之上代替天子行使君权的平阳公主始终没有发话。

    而朝堂上说话真正有分量的,当属三省的宰相与六部尚书。

    其中职权最重的尚书省,其长官杨素,一直依附于平阳公主,自然不敢明目张胆的作对。

    而新任的中书侍郎贺昭文却是以连续两年吏部考功第一,由六曹侍郎调任中书侍郎,由于中书令未置,贺昭文遂成为了中书省实际的宰相。

    见争论不休,而平阳公主又有意袒护武安侯,贺文昭便从首座中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持笏而拜。

    “自公主开始整顿地方,存要去闲,并小为大,撤去诸郡后,地方权力逐渐收归中央,诸州刺史统辖本州,以佐官约束,定时入京述职,短短半年时间,楚国上下吏治清明。”

    “武安侯之功,东平齐,北定燕,可载史册,无人不称颂,然为人臣,辅君建业,此乃臣之义。”

    “公主赐以外姓臣子行使亲王之权,又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此等殊荣,乃君之仁。”

    “君王信任臣子,不疑心猜忌,臣子忠于君王,时刻反省,约束自己,治国辅政,君臣一心,天下方能安定,海晏河清。”

    “自大楚一统,朝廷改制以来,边将莫不遵守,独武安侯异,倚重兵于边。”

    “此非忠臣所为也。”

    “武安侯若当真忠君,便该遵守朝廷改制,丰州虽为边陲,但河西诸州同守,何须十万兵众。”

    “武安侯拥兵自重,忠心何在?”

    中书侍郎贺昭文的言论,并非是在劝阻平阳公主收归武安侯的权力,而是以臣子忠君的角度来逼迫武安侯主动弃权。

    不管争辩得有多难听,萧怀玉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她虽坐在武官之首,但朔望大朝与常朝,若非必要,她几乎不会开口。

    贺昭文以臣子的忠心相逼,短短几句话,便让整个殿廷都安静了下来。

    “贺相如此直言,当真不怕激怒武安侯,没有异心,也被逼得起了异心,从而起兵造反吗?”也有不少人惊恐的小声议论着。

    “不知道武安侯会如何作答,忠逆二字,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这可是直接跳过了试探,武安侯若要交权,怎会等到今日。”

    听着中书侍郎的逼迫,萧怀玉突然想起了前阵子萧鸢鸢的那番话。

    群臣之所以步步紧逼她这个边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她手中的权力过重,而是她一直在背后扶持与支撑平阳公主掌政。

    于是对于中书侍郎的逼迫,萧怀玉选择了忽视,并装作不知情。

    直至身侧有人提醒,“武安侯。”

    “贺相在问您话呢。”

    萧怀玉这才反应过来,就像刚从睡梦中醒来一般,惊讶的问道:“在说我吗?”

    “都怪中书侍郎的话太长了,听得我都要睡着了。”萧怀玉又伸了伸懒腰道。

    贺昭文听后,满脸的尴尬,“武安侯,承明殿前失仪,这是大不敬。”

    萧怀玉瞬间冷下了脸色,并从座上起身,“我是个粗人,听不懂中书侍郎的漂亮话,中书侍郎有什么想说的,不如直接一点好了。”

    她握着腰间的剑,昂首挺胸的走上前,这位久经沙场的武将,身上充满了肃杀之气,“或者,用我们军中的方式,我不喜欢这样弯弯绕绕。”

    群臣被武安侯的气势所吓,殿中彻底安静了下来,贺昭文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