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风起长安》 20-40(第28/32页)
苏荷一脸不情愿,“她要我去,我就一定要去吗?”
“这…”文喜哽住,旋即将一个盒子拿出,“这是郎君给的。”
苏荷瞅了一眼,将其打开,发现是颗发光的珠子,“无功不受禄,我不欠她,她不欠我,你拿回去吧。”
“这颗明月珠非同寻常,是扶桑遣唐使带来的贡品,吸收日月之精华,夜晚可作灯烛用。”文喜说道,“您要是不收,文喜该受责罚了。”
苏荷接过盒子,低头看着里面那颗足有小儿拳头大的珠子,“那先说好,我可没有回礼。”便转身回了屋,将那颗珠子随手放在了瘸腿的桌案上——
——大明宫——
麟德殿内,文武百官对坐,诸王公主与外戚张氏一族分别位在御座左右。
皇帝待张贵妃,礼如皇后,每次宴饮都陪坐在身侧。
升任刑部尚书的卫坚,座次也靠了前,恰好与河西节度使皇甫明相对。
见到故友,卫坚很是高兴,便向其招了招手,皇甫明见之,点头示意。
皇甫明曾在太子为忠王时,任忠王友,故与忠王妃兄交好。
“开宴。”
节度使位席上,陆善只带了长子前来,李忱便也得了清静。
“十三郎。”一向好吃的周王,这次却并没有先动筷,而是笑眯眯的叫着李忱。
“兄长有事?”李忱不解。
“你与雍王妃的婚事,本该早日提上日程,却因我这个做兄长的而耽搁,岂能过意得去,我前些日我向阿爷求了亲。”周王说道。
李忱想起瑾舟及笄礼时,周王亲自到场,如今又见周王如此开心的模样,还特意招呼自己,于是挑起眉头问道:“兄长所求之亲,难道是崔相之女?”
“不愧是十三郎,仅是一句话就猜到了。”周王笑道。
李忱挑起眉头,除了吴王李恪与十七皇子李愉,其他人她几乎都极少有交涉,“我记得瑾舟与兄长…并不相识吧?”
“认识不认识并不重要。”周王又道,“阿娘让我携厚礼赴宴,也是因为有此意,毕竟崔相于张家有恩,我外祖幽州节度使一职,还是先崔相齐国公所举荐的。”
周王又见李忱脸色不好,便问道:“十三郎听到我要娶你的表妹,可是不乐意?还是说,十三郎对这个表妹有意?”
“圣人答应了?”李忱反问。
“自然。”周王道,“而且崔相公也同意了。”
“舅父…”李忱皱眉。
“仙之破石国,朝廷嘉奖已下,诸将为我大唐守边,长安的安宁,也有你们的功劳,今夜,朕可许诸镇节度使一个赏赐。”皇帝于御座上道,随后看向节度使席列最前面的陆善,“陆卿。”
陆善起身走到大殿中间,跪伏道:“回圣人,臣不要赏赐,只有一个请求,还望圣人应允。”
“什么请求?”皇帝问到。
陆善抬头,看着皇帝身侧的张贵妃,重重叩首道:“臣自幼丧母,自从侍奉圣人以来,贵妃与圣人待臣亲如父母,因而,臣想认贵妃娘子为母,还望圣人成全。”
陆善的话一出,使得在座众人无不震惊,陆善的年纪,都可做张氏之父了,他竟要认一个比自己小如此之多的女子为母,陆善之心,昭然若揭。
皇帝听后却大笑了起来,底下的议论声也随之而起,“这陆善的心思,也太明了了吧。”
陆善又道:“臣不怕别人议论臣是别有用心,他们都不懂臣,不懂圣人与娘子的好。”
陆善的话,皇帝十分受用,于是问道张贵妃,“娘子,意下如何?”
张贵妃看着一侧点头的张国忠,于是道:“既然陆将军有此请,妾又未曾替圣人诞育皇嗣,如今得子,自然是喜事。”
“好好好。”皇帝笑道,“好儿郎,还不快拜见你阿娘。”
陆善大喜,叩首道:“母亲大人在上,请受儿陆善一拜。”随后他又转向张氏三夫人,拜道:“见过三位姨母。”
座下,大臣们无不觉得荒唐,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制止,中秋夜宴成了陆善与张贵妃的认亲宴——
——崇仁坊——
黄昏时刻,苏荷来到长安最热闹的里坊之一,崇仁坊,还未入夜,崇仁坊就被堵得水泄不通,十字街道路两边摆满了摊贩,比西市还要热闹许多。
“好,好!”巷中有百戏与杂耍。
崇仁坊的中心地段被游客围住,里三层外三层,只见里面传出了掌声与喝彩声不断。
“这里怎么这么多人?”苏荷向人群靠拢。
青袖拖着疲倦的身体跟在她身后,“娘子不是说不来崇仁坊吗,西市逛完了,大老远跑到这里…”青袖刚一抬头,“哎,娘子?”苏荷便不见了人影。
“这不是李十二娘么?”苏荷早已经挤进了围观的人群中,凭借身手挤到了最前方。
只可惜李十二娘跳的并不是最拿手的剑器舞,等苏荷挤进去的时候,皮鼓上的舞也已经跳完了。
“感谢诸位捧场。”李十二娘赤足站在鼓上向众人作揖。
人群散去,但李十二娘却没有更换衣服,而是戴上帷帽从崇仁坊骑马离去。
李十二娘离去的方向也很怪异,并不是南边的东市,而是往北出了长安城,向北衙六军的驻地,禁苑奔去。
皇帝在大明宫中宴请群臣,歌舞升平,长安城的百姓也围坐在一起,喝酒赏月,而南北衙的禁军却要为城中的安宁,昼夜不休的轮番巡逻。
“将军。”李十二娘摘下帷帽,在左龙武卫中郎将的带领下与徒弟进入禁苑,“承蒙将军不弃。”
“十二娘子说的什么话。”左龙武卫中郎将道,“中秋之夜,全城欢庆,唯独禁苑凄凉,将士们能在今夜看到名动天下的剑器舞,应当是我谢你才对。”
李十二娘来到军中,使得一众将士的疲倦一扫而空,似乎都在盼望那曲“剑器。”
“这是奴家自制的一些酒食,还望诸位将军勿要嫌弃。”中郎将遂命左右将食盒一一打开。
“还是李十二娘子最会体贴人了。”分到胡饼的将士乐呵呵说道。
“李娘子心地善良,才貌双全,谁能娶到李娘子,那可是三生有幸了。”中郎将也笑道。
“将军就会打趣奴家。”正在分饼的李十二娘回头脸红道。
中郎将的话引来了将士们的起哄,不惑之年以军功官至左龙武卫中郎将,妻子病故后便再未续弦,亲信便有意撮合,“李娘子,我们家将军如何,战功累累,不到四十便官居四品,年轻有为。”
“滚!”中郎将斥道左右,又向李十二娘解释道:“李娘子,别听他们胡扯。”
众人围坐在篝火旁,观看着曾经名动天下的剑器舞,渐渐不知倦意。
中秋夜,作为将领,中郎将体恤守城的士卒不能归家与妻儿团聚,便让休息好的士卒起身,将戍守望春楼的士兵替换下来,让手底下的人都能在今夜观赏到歌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