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风起长安》 100-120(第17/31页)
,作为好友,他也会有自己的分寸,“李淑不会忘记,自己所做出的承诺。”随后朝崔氏拱手,“也请王妃放心。”
崔瑾舟看了一眼李忱,依依不舍的随李淑上了车,新郎驾车三周后交由驭者,踏上归程。
“新妇子,回家喽。”
“起乐。”随行的鼓吹乐声响起,李淑骑在马背上走在队伍的最前,婚车则在后。
亲迎的归程,由于接到了新妇子,所以变得更为热闹。
崔瑾舟独自坐在婚车内,等到队伍离开崇仁坊后,她将藏于广袖中的竹筒拿出。
只见竹筒上雕刻着两句诗词,“从今把定春风笑,且做人间长寿仙。”
她将竹筒打开,里面是一卷长长的字帖,而内容,竟是儿时的回忆,包括在宫中。
作为崔裕唯一的女儿,崔贵妃也极为疼爱瑾舟这个小侄女,时常留她居住在宫中,也因此,她与李忱兄妹的关系从小就极深,溺水案后,她变得倍加珍惜仅剩的兄长。
原本在决定穿上翟衣那一刻开始,就将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所以在画好妆容后,她一直强忍着心中的苦涩以及泪水,她也做到了在父母跟前忍住眼泪,但在看到这牵挂的字帖时,她却忽然忍不住了。
两行泪水顺着铺满妆粉的脸颊往下流,她握紧竹筒放在胸口,再一次失声痛哭了起来。
婚车上的这一幕,被两侧街道围观的百姓看见,但却没有人知道这位美丽的新妇子,究竟是为何而哭,也没有人觉得奇怪。
“阿爷,新娘子好像哭了…”女童将脑袋仰得高高的,她不明白,大人为什么也会落泪,“她为什么要哭呀?”
“因为今日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喜之日也意味着她要离开父母,组成自己的新家。”父亲耐心的向女儿解释,“就像你阿娘,当初嫁给阿爷时,哭得比这个还凶呢。”
年幼的孩子依旧听不明白,直到父亲继续告诉她,“乖女儿,这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将来的某一天,你也会这样,穿上美丽的嫁衣,去到心上人的家中,虽然会离开阿爷与阿娘,但这并不是一件伤心的事,而是天下间最美好的缘分。”
“新妇的容貌,放眼整个长安城,也难有能与之媲美的,论样貌与家世倒是真是郎才女貌,可惜这并非一段良缘。”迎亲的队伍再经东市时,楼上的茶客依旧在,他们看着婚车内的新妇,品茶议论道。
“这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寻得一段美好的姻缘,可对于女子而言,嫁错人,这婚车上的泪水,仅仅只是开始而已。”茶客回道。
“杨兄,你比我们都年长,也该要成家了吧,何以在此谈论别人。”好友道。
茶客拿起杯子,“长平郡王妃怎能说是别人呢,”她看着楼下的婚车,“这可是将来要母仪天下的皇后殿下。”
好友听后大笑了起来,“杨兄远见,这李甫一死,明年的金榜,想来会有杨兄的大名,到时候可别忘了贤弟我。”
“金榜题名,你就这么看好我吗?”茶客笑了笑。
“当然。”好友肯定道,并为之斟了一杯酒,“大鹏一日同风起。”
“好,”茶客举起酒杯,“那便承君吉言,扶摇直上九万里。”
迎亲队伍返回升平坊,路过孝真公主宅时,李淑看见了长安令的马车与仆从,就停在他们路过的大门前,像是刻意如此。
李淑目光骤变,她侧头看着公主宅内敞开的大门,紧拽手中缰绳,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冲动,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或许李淑的心中也在衡量。
“驾。”——
——孝真公主宅——
自从李淑成年后,驸马苏镇便发现了二人之间往来的异样,于是频繁登门探望,同时也会给孝真公主带来各种应节的珍馐以及胭脂水粉。
“真珠粉,由南海真珠研磨而成,香膏,出自东海,里面用香二十中,用龙涎香调制,比宫中的贡物还要奇珍。”苏镇笑眯眯的献着殷勤。
然而孝真公主却连看都没看一眼,“你今日来,所为何事?”
“镇今日只是来探望公主的,适才在途中,镇还瞧见了长平王亲迎的队伍。”苏镇说道,“圣人重视与疼爱长平王,婚事也办得极为隆重,真可谓是热闹…”
“说够了没有?”苏镇的话似乎引起了孝真公主的不悦。
“公主…”苏镇呆住。
“说够了就带着东西滚出去。”孝真公主斥道,“以后没有吾的吩咐,你不必再来,否则,你这个长安令,也别做了。”
苏镇被吓了一跳,他连忙跪下,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公主,镇是来向公主请安,想求得升迁的。”
“怎么,这正五品上的京县令,还不能满足你?”孝真公主冷道。
“县令品阶再高,终究只是一县之令,”苏镇回道,“镇想入朝,只有入朝,才能为公主办更多的事。”
孝真公主看着苏镇,“为我办事?”不禁冷笑了一声,“我看长安令是为了自己吧,你以祖萌入仕,起家千牛备身,多年过去,仍无半点功名,你身上的一切又有哪些是靠自己所得,就连长安令一职也是因吾而获。”
苏镇有些羞愧,“公主,我…镇受困长安县,一任便是多年,无法施展抱负。”
“抱负?”孝真公主看着苏镇,“圣人说你博闻强记,是个勤奋好学之人,将来必是国之大才,可是上元夜时你在哪儿?”
苏镇脸色变得有些难堪,上元夜兵乱,作为长安县令,他却丢弃长安县的防守而逃,使得长安县乱成一团,公廨里的一些捕手与不良人还趁乱将库房搜刮而空。
“你来寻我,不过是为了寻求庇佑罢了。”孝真公主道,在她看来,苏镇不过是个贪生怕死的腐儒。
苏镇也明白,孝真公主与东宫亲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所以他才愿意以高门子弟的身份尚已是二婚的孝真公主,这么多年来甘愿供其驱使。
“苏镇的确是怕死。”苏镇坦白道,“然朝中公卿无数,又有几人是不怕死的,若真的大难临头,恐怕他们比镇跑得还快。”
孝真公主对于苏镇,不过是一颗放在身边遮掩,又可以利用的小棋子罢了。
“尔想入朝?”孝真公主道。
苏镇点头,“公主先前在圣人跟前所提御史一职…”
“御史台现在都是右相的人。”孝真公主说道,“不过,你若真能兼顾御史台,倒也没有什么坏处。”
苏镇听后大喜,连连叩首,“谢公主。”
“但御史一职不能白得。”孝真公主道,“得了好处,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苏镇明白。”苏镇回道,“镇自然与公主一条心,共同辅佐太子殿下以及…长平王。”
孝真公主挥了挥手,“退下吧,东西带走。”
苏镇又欲开口,孝真公主便又道:“长平王是吾侄,分寸二字,吾比你更懂,若不想你苏家绝后,就不要过问吾的私事。”
苏镇被孝真公主成功吓住,叩首谢恩道:“是,镇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