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22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风起长安》 220-240(第23/30页)



    应德三年,正旦。

    皇帝于含元殿举行大朝会,这是李淑登基以来,首次正旦大朝。

    历经两年之久,长安已恢复往日繁华,各地遣唐使不断。

    对于这位新帝,中原百姓,以及外邦诸国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首次大朝,虽没有万国来朝的景象,却也比李怏在位时繁荣许多,又因回纥老可汗去世,于是李淑便将出嫁和亲的妹妹接回了长安。

    李淑身穿衮冕,端坐在含元殿的御座上,接受诸国使者以及地方使臣的朝拜。

    然而就在朝会接近尾声时,李淑却突感身体不适,在诸国使者前,他只能不动声色的强撑着。

    然而刚回到便殿,头顶的冕旒便应失重而掉落,孝真公主慌忙上前,“陛下。”

    此时宰相元渽也陪同在孝真公主身侧,着急的看着李淑,“陛下。”

    李淑躺在龙榻上,睁开虚弱的双眼,他紧紧拽着孝真公主,而眼神却盯着元渽。

    元渽很是心虚,自从林辅国死后,他便害怕李淑会对自己也下手,于是极力讨好孝真公主。

    孝真公主看着李淑的眼神,忽然在一瞬间心软了下来,“来人,去叫张太医来。”

    “喏。”

    听到孝真公主呼唤太医,元渽有些急了,他曾经也想过要真心投靠李淑,于是夹杂在孝真公主与李淑之间周旋,帮助李淑救出困在孝真长公主宅的李忱。

    然而在李淑登基之后,元渽才发现,李淑并没有真正相信自己,甚至不会允许权臣的存在,只有手段足够狠的孝真公主,才会不计一切代价,任用可任用的任何人。

    “姑母。”李淑拽着孝真公主的手,一遍遍呼喊道。

    孝真公主坐在李淑榻前,“陛下,妾在。”

    元渽有些急了,“大长公主…”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孝真公主说道,“但我现在没有心情理会你。”

    夹杂在姑侄二人当中的元渽,始终只是一个外人。

    在元渽看来,孝真公主的狠,还不足够,他原以为像孝真公主这样的人是没有软肋的,但在今日,他似乎明白了,李淑在孝真公主心中,并非只是一颗棋子那么简单。

    很快太医便赶到了便殿,面对病重的皇帝,太医竟然是诚惶诚恐的看着孝真公主。

    “如果医治不好陛下,吾定拿你九族谢罪。”孝真公主恶狠狠道。

    李淑作为贤明的仁主,在群臣眼中唯一的缺点,便是宠信孝真大长公主,以至于孝真公主在朝中大肆安插党羽,成为继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之后,又一手握权势的宗室公主。

    然而孝真公主的狠辣,与雷厉风行,无不让群臣畏惧,不光是察事厅中有自己的人,就连皇帝身侧都有眼线。

    孝真公主与元渽同谋,一个在内朝,一个在外朝,孝真公主周旋侍于皇帝李淑身侧,而元渽则勾结其他宰相以及中书省的官员,常常窥探下达臣工的圣谕,以此猜测天心,于朝,大肆结党,同时还收受贿赂,并用钱财贿赂人行。

    太医入内诊治,孝真公主退出了便殿,元渽忐忑不安的上前问道:“公主,这次大朝会,朔方因边境之事未入朝,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又如何。”孝真公主冷冷说道。

    “公主,就算陛下对您百般顺从,但陛下毕竟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主见,况且又得人心,公主现在虽有大权,然而皆不过是陛下所赋予,群臣依从陛下,便对公主睁只眼闭一只眼,权力,唯有真正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安心。”元渽提醒道。

    便殿内,等孝真公主走后,李淑忽然拽住太医,精气神也似乎好了不少。

    太医被皇帝这一举动吓到,连忙跪地磕头,“陛下。”

    “朕知道你是受人胁迫。”李淑吃力的说道,“朕不怪罪于你,也不会向任何人提起。”

    太医听后,红着双眼抬头,“陛下。”

    “请你告诉我,我还有多久?”李淑看着太医问道。

    太医被李淑的话问得泣不成声,他颤颤巍巍的伸出一个手指头,“陛下是全天下最好的陛下,臣有愧。”

    不光是太医知道李淑的真实病情,就连李淑自己也清楚。

    自己的身体正在被某种毒素一点一点侵蚀,然而此毒在体内积攒了数年,只是因为近几年为政操劳,而激发了毒性。

    太医束手无策,只能通过药物为其续命,延缓毒性。

    李淑看着太医的回复,眼角处竟落下了一滴泪水。

    “够了。”

    在张太医的诊治与疗养下,李淑的身体逐渐恢复,而孝真公主在李淑病后似乎变得更加热情与关怀了。

    抱养于绫绮殿的李瀚已有四岁,孝真公主也会时常带着李瀚前往紫宸殿探望李淑。

    李淑便在朝中为李瀚找了几名启蒙先生,孝真公主想以清河崔氏的嫡长同平章事崔裕为师。

    然而李淑却让书法闻名的鲁郡公、刑部尚书严真清成为了李瀚的启蒙老师。

    严真清以刚正忠直著称,皇帝登基之初,群臣都在畏惧孝真公主与林辅国,唯有严真清上疏皇帝历数其罪过。

    因而成为了孝真公主与宰相元渽的对立,李淑此举,是有意保全这位大唐的纯臣。

    李淑将李瀚抱养于大内,又为其赐名,其用意百官自然明白,然而即便成为了李瀚的老师,严真清也不改刚直。

    对于孝真公主最大心腹元渽,严真清更是一纸奏疏呈到御前,丝毫不留情面——

    ——政事堂——

    几名堂吏慌慌张张跑入内,“元相公,不好了。”

    “吾几时不好了。”元渽挑眉道。

    “刑部尚书上疏弹劾您,左金吾卫正往政事堂而来。”

    元渽惊道,他连忙吩咐左右,“快,快,去告诉孝真大长公主。”

    “喏。”

    一刻钟前,严真清踏入宣政殿,将自己这些年搜罗来的证据呈上。

    “臣,刑部尚书严真清弹劾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许昌县子元渽。”

    “元渽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恐吓朝臣,群臣每有奏,必先经宰相元渽审查,而后再呈陛下。”

    “元渽不除,朝纲不稳,望陛下明查!”

    作者有话说:

    前面有几个,不是错别字,不是错别字,因为锁文给我整怕了,反反复复审核,一弄就是几个小时。

    其实吧,李淑到死也不相信孝真公主会毒害他的

    孝真养了他二十几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母了。

    第237章 风定长安(十一)

    应德三年夏, 严真清弹劾宰相元渽,皇帝派自己的舅舅左金吾卫大将军吴叙前往政事堂将其捉拿。

    元渽入狱,经三司审理, 从家中搜出了比林辅国更甚的家产, 尽管孝真公主出面为之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