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风起长安》 240-258(第3/28页)
这些文官们心里很是清楚,眼前这位天子,并不好说话。
见群臣不再持反对意见,李忱拍了拍手起身,“镇北王是朝廷的功勋,朕希望诸卿能一视同仁,别让一些歪念误导了自己,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
“喏。”文官们擦着额头上的汗珠,齐声俯首回道,“谨遵陛下教诲。”
训完众臣,李忱便返回了内廷,苏荷居住在崔贵妃曾住过的长安殿——
——长安殿——
长安殿内没有华丽的装饰,庭院里空荡的连一颗盆栽都没有,只有长廊上放着几个木架,上面还插着各式各样的武器。
比起内命妇的居所,长安殿更像是一座演练场,偶有内侍省送柴炭的宦官来了,也要为之惊讶一番。
“圣人至!”宦官通传一声。
苏荷闻声从内跑出,恰好李忱踏入长安殿,便顺势扑入了黄袍的怀中。
“十三郎。”
李忱屏退左右,旋即抬起手搂住妻子,摸着她的背说道:“那群大臣已经退下了,七娘想做什么,就安心去做吧,我会一直在背后支持你,不会让这层身份与这道宫墙束缚你。”
这或许就是苏荷明知是上位者所设的局,也还要往里面跳入的原因,也是与孝真公主所说的,出自于苏荷自己的私心。
作为女子降临于这个充满了束缚,以及不平等的世间,没有谁可以彻底摆脱命运。
那些在世俗中不愿随波逐流的女子,最终走向了不一样的结局,但毫无意外,这些结局都不完美,甚至十分凄惨。
如张贵妃为摆脱自己的命运,在深宫中苦苦挣扎,最后沦为国家战败后的替罪羊与牺牲品。
又如李忱的姑母,道宗皇帝的亲妹妹玉真公主,因想要与男子同等的权力,于是以出家入道为由,躲避下嫁,风流长安,然而英宗上位之后,玉真大长公主便被幽禁于道观中,最后孤身一人病逝于观内。
还有孝真公主,为追求权力不择手段,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至亲至爱,就在她即将登顶之时,却被顶着男子身份的李忱所取代。
李忱最大的优势,不是占理,而是占礼,群臣认可的是道宗之子的身份,以及“男性”帝王,仁宗皇帝李淑的遗诏。
这个身份,是李忱夺位的最关键,因为武周朝的昙花一现,让天下男子再也不敢对女子掉以轻心,以致后来有着后宫不得涉政的规矩。
这也让李忱清醒的明白,她是顶替着兄长的身份才坐上这个位子,一但谎言被戳穿,自己便会像孝真公主那样成为众矢之的。
苏荷似知道李忱的心思一般,抬头说道:“我不懂什么礼,但明白武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朝堂中的事,十三郎尽管放手去做,马背上的一切,就交由妾吧。”
“我可以不困于内宅,是因为我有你,但是这世间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人,可她们无法逃离,因为世间只有一个李忱。”
“翱翔于天地间的鹰,不应该只有我一个。”苏荷又道,“我愿做十三郎改革天下的利剑。”
听到苏荷的话,李忱紧紧将其搂住,很是感激道:“谢谢你,七娘,是你成就了现在的我。”
苏荷伸出手回应,“也谢谢你,成全了我。”二人紧紧相拥——
兴元元年夏,皇后苏荷以镇北王的身份重新回归朔方,统领边军。
李忱率百官至望春楼相送,除了李忱以及一些武官,是真心相送希望苏荷凯旋外,其余文官皆是沉着不悦的脸色。
李忱来到长乐坡,看着重新披上盔甲的苏荷,“比起皇后的祎衣,还是这身明光铠更适合七娘。”
二人对视了一眼,苏荷近前一步,替李忱整理了一下黄袍的盘领,“等我凯旋,祝君一臂之力。”
李忱牵着马,“上马吧。”
苏荷没有立即照办,因为长乐坡上不仅有群臣,还有夹道观望的百姓,“十三郎,这…”
“你我之间,没有礼。”李忱提醒道,“我送我妻,也送,大唐的将军。”
苏荷遂当着众人的面,抬腿跨上马背,皇帝则牵起了缰绳,向前慢慢走去。
身后的群臣,脸色一个个紧绷,“圣人怎可自降身份与妇人牵马?”
“皇后既是圣人之妻也是天子之臣,怎能让夫与君屈尊牵马。”
“这有违礼制。”
考取了功名的儒生们,身穿朱紫,他们紧握着手中的笏板,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纷纷指责道。
“反了天了。”
“上行下效,若天子都如此,那么士庶又当如何。”
禁军林列于长乐坡,群臣虽怒,却也不敢跳出来当众指责。
毕竟皇后苏荷此次前往朔方是为了退敌。
走了一段路后,苏荷坚持让李忱留步,李忱站在坡上,“一定要平安归来。”
苏荷点头,“驾!”便带着亲信与一千精锐向北驾马离去——
回到大明宫内,李忱将文官的上奏搁置于一旁,仁宗皇帝的丧事过后,还有内廷的女眷尚未处理。
六尚局二十四司如旧,至于内宫妃嫔,仁宗自大婚以来,内宫就只有崔氏一人。
“瑾舟,你还年轻,不该被这太后的身份所困。”李忱来到明义殿劝说。
寿安长公主与皇长女李钰以及皇长子也在明义殿内。
“阿兄觉得这天下间,何处可得自由身?”崔瑾舟问道,“寺庙里的比丘尼有清规戒律约束,道观中的真人如是。”
“心若是自由心,又何顾身不是自由身。”崔瑾舟又道,“先帝许我自由宫禁,难道阿兄要收回不成,又或是,阿兄这偌大的大明宫,无我容身之处。”
“不,不是。”李忱摇头,“阿兄这儿,永远都是你的归处,只是大明宫接下来,不得安宁了。”
“这深宫虽有为高墙为阻,外人无法入内与窥伺,可这里面的人,又何时得过安宁呢,”崔瑾舟道,“嫂嫂去了朔方,阿兄也需要有人帮忙照看钰儿。”
聪慧的李钰走上前拉起李忱的手,可怜巴巴的说道:“阿爷,钰儿喜欢瑾舟姑母和寿安姑母,阿爷不要赶她们出宫好不好?”
作者有话说:
改革不会细写哈,这是构想的脑洞,在古代那种制度下几乎无法实现的。
第243章 风定长安(十七)
李忱看着女儿撒娇的模样, 慈爱的回道:“她们都是阿爷的家人,阿爷怎会赶她们走呢。”
李钰听到回答,高兴的扑进了寿安长公主怀中, “阿爷最好了。”
“寿安。”李忱抬起头看着妹妹。
“阿兄, 寿安和瑾舟姐姐一样。”寿安公主回道。
寿安公主与崔太后在李忱夺位之时,给了最大的帮助, 对于李忱而言,这二人都是至亲至爱, 因此不想牵连于他们。
近千年的封建礼教,从未有人真正打破,李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