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20-240(第13/25页)
,不会到处乱嚼舌头,若是顺义侯在宴会之时也这般穿着,岂不是让人耻笑了去?只怕足足能成几年的笑柄呢。”
穆平心中不服,争辩道:“哪有这么厉害。不过是官绦系错了罢,也算不得甚么,又有谁会乱嚼舌头?”
李嬷嬷久居深宫,最善调.教女子,指点规矩。在她心中,穿衣之时定要颜色、衣料、做工皆妥妥帖帖才好,才是贵人之家的底蕴气质,再没想到竟被顺义侯轻飘飘几句话给驳了的。
李嬷嬷当下气得目瞪口呆,道:“你知道甚么?君子六艺,这里头独领风骚的便是一个礼字。诸事都要依礼而行。如今你连衣裳都穿不好,你夫人在外头还有甚么脸面?我大着胆子说句不该说的话,顺义侯若果真是这般想的,也就怨不得在宫中时候,太上皇说起顺义侯来时常头疼了。”
说罢,拂袖而去。
晴雯惟恐穆平生气,忙道:“李嬷嬷是老太妃娘娘身边的老人,礼仪规矩是最熟稔的。我想着侯爷定然是在民间自由散漫惯了,故而一时不习惯这许多规矩。等到再过些日子,也便好了。”
两人正在说话间,早有东安郡王妃那边遣人送了食盒过来,口中道:“王妃体恤侯爷侯夫人新婚劳累,特命小厨房熬了参汤,给两位补补身子。”
一面说,一面揭开食盒。
平哥儿凑过去看,瞧得清清楚楚,只见那是两碗浓浓的参汤,人参味颇为浓郁,兑了鸡汤细细熬的,上头还飘着枸杞、桂圆、红枣等物,用官窑脱胎白瓷碗盛着,倒是色香味俱全,教人食指大动。
除了两碗参汤外,还有许多小碟子装的干果,有现炸的奶油花朵果子,也有玲珑剔透的小饺子,更有一碟豆腐皮的包子,甚是精致。
穆平依稀记得灯姑娘曾说过,晴雯爱吃豆腐皮的包子,见状大喜,忙招呼晴雯道:“这包子却是你爱吃的,快过来看看。”
晴雯眼皮也未抬,道:“搁在那里罢。代我谢过郡王妃的好意。”
穆平不解其意,因见那参汤和果子颇为精致,不愿浪费了,正巧他这日起得早,尚未来得及用早饭,便坐在案几前,喝一口参汤,就一口果子,不知不觉,竟将一碗参汤尽数喝完。因晴雯死活不肯吃那豆腐皮的包子,便也吃了。
那捧着食盒过来的婆子见状,满面笑容,自顾自去了,晴雯这才向穆平道:“侯爷本不该喝那参汤的。这里头有许多讲究。不过是虚礼罢了。如今你因怕浪费东西,偏生喝完了,只怕这事情传出去,于名声上头不大好听呢。”
第231章 献媚
穆平奇道:“这又怎么了?这好好的参汤, 难道平白放着不喝不成?”
晴雯初嫁之人,未曾摸清穆平脾气,有许多话不好往深里说, 见他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 也只得罢了。转头自家向柜子里寻了一回, 寻了一条黑色嵌金线的双环四合如意绦出来, 道:“侯爷今日穿的是一身红,论理原本石青倒也压得住,不过这褂子却是茜素红, 石青的官绦就有些小家子气了, 倒是这正黑色嵌了金线的,更显大方些。”
一面说, 一面亲手与穆平换上。
穆平本来心中颇不服气, 但见晴雯微微低着头,为自己解带系绦,他从未同晴雯隔得这般近过, 只觉得她长睫轻颤, 面如朝霞,早看得痴了,再也说不出话来。
晴雯浑然未觉。她是伺候贾宝玉伺候惯了的人,于这等事自是得心应手。此时她既嫁给穆平, 早得了教引嬷嬷教诲, 欲要好好服侍夫君, 故而这般信手拈来, 自然妥帖, 毫不费力。
那腰间丝绦既已换好,晴雯这才抬起头来, 向他道:“东安郡王妃那边传饭了呢。我须过去立规矩呢。等我回来,再与你细说。”
穆平痴痴的只管点头,等晴雯走出去好远了,才懊恼道:“很不该答应的。东平郡王一家待我甚是客气,若我说求情说新妇初入门,只管免了她的规矩,只怕东平郡王妃必是肯的。我从前既已应承过为她遮风挡雨,不教她受那恶婆婆刁钻小姑子的气,怎地这会子竟忘了不成?若是她口中不说,只在心里埋怨我,又该如何?”
他一边懊恼着,一边信步在府里乱逛。
东平郡王府甚大,他的居处离花园颇近,是以风景颇佳,只见此时红梅怒放,暗香袭来,伴着将融未融的雪景,分外好看。
他正在胡乱赏风景时,突然听到角落里传来吃吃的笑声,依稀是两个丫鬟在院墙那边的月亮门旁闲聊。
穆平心无杂念,本欲不加理会,不想几句话飘入他耳,只言片语竟依稀同他有关。
一个丫鬟说:“你可是问清楚了,他果然喝了那碗参汤?”
另一个丫鬟回答道:“这还有假?是王妃身边的嬷嬷亲口说的。赵嬷嬷亲自捧了去,眼看着他喝了参汤,又将那一食盒的点心吃了大半。想来昨天夜里必然消耗了许多心神。”
先前那丫鬟便道:“胡说!刘妈她们昨天夜里去听房来着,说是顺义侯酒量不佳,几杯下肚便整个人发飘,最后还是刘妈家的小子扶着顺义侯回洞房的。后来她们去听房,也未曾听见多少动静。哪里消耗了许多心神?”
另一个丫鬟惊叫道:“原来如此!我知道了!定然是顺义侯身子太过羸弱,肾气不足,支撑不住。想来他从前在民间之时,定然吃了不少苦,身子里头有暗疾也未可知。怪道京城之中那些名门贵女,竟无一人愿意嫁他的,最后挑来挑去,只得胡乱抬举了个丫鬟。”
穆平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气得浑身颤抖。
其实因太上皇一力抬举,京城中那些勋爵门户,到了后来也有许多愿意拿庶女嫁他的。只是他当年初入京城时候,生活困顿,路遇晴雯,惊为天人,从此便暗暗留了心,再也看不上别人,又有当今皇上同忠顺王爷等人为了自家利益推波助澜,方有了这桩婚事。
他和胡太医当邻居时候,胡太医也曾为他把过脉,身子骨好着呢,哪里有甚么暗疾了?甚么身子太过羸弱,不过喝了碗参汤,不合他们这里的规矩罢了,便凭空生出这许多猜测,真是岂有此理?
穆平心中火起,欲要上前争辩,转念又一想:“罢了,此事清者自清。东平郡王夫妇待我甚好,何况我只不过是因为侯府尚未修葺完毕,暂居此处罢了。若为这点小事便闹起来,一来于东平郡王脸面难看。二来晴雯也是丫鬟出身,想来或会埋怨我小题大做,为了些小事为难丫鬟们,却不是客居的道理了。三来此事清者自清,若是一时闹起来,还不定被传成甚么样子,到时候更加难以收场。”
他想到这里,按捺下心头怒火,轻悄悄转身,生怕惊动了两个丫鬟,转向另一个方向走去。才走了几步,又看见两个婆子在那里用剪子修剪梅花枝,一边干活,一边却也在大声说着甚么。
穆平不由得放轻了脚步,听她们谈论。
只听得一个婆子一边用手扒拉着梅花树,一边轻蔑笑道:“到底不是正经嫡出的小姐,这眼光见识何等差了一筹。她身为侯夫人,已是得了天大的好处,就该好生伺候夫君,服侍得无微不至才好,如何这大喜的日子,连顺义侯的衣裳都料理不清楚,眼睁睁看着顺义侯穿成那样子去给郡王和王妃请安。幸得咱们家郡王和王妃宽仁大度,若是换了旁人,还不定怎么责怪她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