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40-2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40-270(第30/37页)

,说水月庵里头男盗女娼,贾芹便教孙儿设法出头压下此事。孙儿趁机审问了净虚一番,才问出实情,说那毒妇实要了三千两银子,另外两千两皆落入净虚处了。”

    贾母怔在那里:“自娘娘省亲之后,大观园里的那几个小尼姑送到水月庵去,由贾芹负责料理,此事亦是凤丫头的手笔。如何竟出了事?”

    贾琏恨恨道:“这算甚么!老祖宗不知道,那毒妇私下里行权,暗中打着咱们家的名义,助着外头那些无赖们欺男霸女,暗中不知道受了多少好处,皆落到她自家荷包。外头人多有因了这个家破人亡的。同这个相比,那偷放印子钱甚么的,虽被朝廷明令禁止,已算得上只是小错了。孙儿想着,若不乘着这个机会,索性将那毒妇休了,早早划清界限,出首官府,将来等到东窗事发,咱们贾家岂不要被京城中人耻笑?”一面说,一面从靴筒内取出靴掖里装的一张证词出来,呈与贾母。

    贾母急命琥珀取来家常戴的金丝玳瑁眼镜细看,见那上头是净虚的供词,上头明明白白,写着秦可卿出丧那年,王熙凤于几月几日携贾宝玉和秦钟住在水月庵,在此逗留几日,净虚如何拿张家金哥之事求恳,王熙凤如何应承,如何索要了三千两银子,净虚又如何利欲熏心,向张家传讯说贾家索银五千两……其后金哥同守备之子双双殉情,那张家如何人才两空,言语里如何怨恨,净虚又如何借住贾家权势弹压恐吓,皆招供得清清楚楚,其后又有净虚亲手画的押印。

    贾母看了那张供词,不由得气得浑身发抖。她固然喜欢王熙凤性情,却一向是积德行善的心慈之人,再料不到王熙凤明面上奉承她的虽好,但私下里却这般草菅人命,为了些银子和面子不惜做出令寻常百姓家里家破人亡的事情来。

    贾琏意犹未尽,尚在那里说道:“禀老祖宗,那尤二姐之事,虽是孙儿一时昏了头,不该对尤二姨起了色心,但那毒妇为了霸着琏二奶奶的位子,竟连咱们家的名声于不顾,暗中挑拨教唆外人同咱们家为难。这吃里扒外之人,竟是孙儿的结发妻子,实在是家门不幸。故而孙儿对她厌恶已深,如今见她连陪嫁丫鬟也容不得,这才动了气,一时看见珍大哥墙上挂着的宝剑,心里那时想着,不若一剑杀了她,再给她偿命,至少不连累贾家,也便可得清净了。”

    贾母叹了口气道:“傻孩子,你是长房嫡孙,怎可这般不爱惜自己,肆意妄为?凤丫头既然不好,果然做下这许多错事,咱们自可请了王家族人过来,将诸事讲个分明,当众休了她,另外再娶好的,也便罢了。”

    第265章 祸起

    正在说话间, 忽然王夫人那边来报说:“琏二奶奶的兄长进京了呢,同大太太的兄嫂一起过来的,还携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太太说, 这几位过会子便要来拜见老太太, 故先过来问问老太太可否得闲。”

    贾母听了便道:“来得好!正欲寻她娘家人说话的。只是王家同邢家如何牵扯到一道了?”却吩咐贾琏道:“既是她娘家来人了, 你且不必出头, 仍旧拿亲戚相待,我这边自有道理。”

    贾琏闻言,领命而退。

    这边贾母便教晴雯和穆平先回去:“如今家里乱得很, 等到东府里发丧之事定下来, 你们再过来便是了。”

    晴雯忙应了。回来的路上,鸳鸯已是打听出好多事来, 向晴雯道:“琏二奶奶的哥哥名唤王仁, 听说是个极不成器的,如今进京来也不过想着投靠他妹子。邢家那边也差不多情况,据说大太太当年出嫁时候, 把家里的家私俱带过来当陪嫁, 故而邢大舅正在那府里抱怨呢。”

    又道:“两家人都要进京,故而约着一起过来的。听他们嚷嚷着说还有两家,薛家和李家都有亲戚来,只是不知道为何, 一进京便走散了。想来他们两家另有别的去处。”

    晴雯却知道那薛家来人是薛蝌和薛宝琴兄妹, 是薛宝钗的堂兄妹, 因薛宝琴和梅翰林之子有婚约, 是进京来发嫁的, 想来如今薛家不似先前那般亲近贾家了,故而未曾第一时间过来。李家是李纨的寡婶一家, 携了两个姑娘过来,一个李纹,一个李绮,皆是谈婚论嫁的年纪,这般上赶着进京,用意不言自明。

    晴雯想起前世之时,正值贾家兴盛时期,四家人齐齐过来,四位姑娘皆是出落得一把子四根水葱一般标致,其后红梅雪景,争联即景诗句,聚猜春日灯谜,何其热闹!

    不想如今王子腾、元春娘娘、贾敬先后亡故,贾家却也衰落了。幸亏贾母不知道前世之事,无从对比,否则的话,不知道该有多难过?

    这般胡乱想着心事,才回到侯府,便听人过来报说:“薛家大姑娘携堂弟堂妹在那里等着呢。我等说侯爷夫人往贾府里去了,偏他们不肯走,带的礼物又重。我等皆知夫人同薛家是亲戚,故而不敢擅专,只好请他们在前厅坐着喝茶。”

    晴雯闻言大吃一惊,同穆平对望一眼。穆平有些尴尬,道:“从前我曾在薛家做过厨子,你也知道的。若从公论来,他家人待我甚好,尤其是薛大姑娘,最是公道不过。其后又荐了我去酒楼做事,方有其后参加饕餮宴之事。我封侯之日和娶妻之日,他家都曾送了礼物过来,只是人皆未曾露面。”

    晴雯道:“这便是宝姑娘为人有分寸知进退之处。贺礼既到,便不失礼数。至于人不曾露面,倒是她体恤你的一番心意了,生怕你想起从前布衣时候的事,心中不自在。莫说是你,她这边也有送了贺礼到我这边来。论理,她同宝二爷平辈,倒是我的长辈了。故而细论起来,她倒是送了双份的礼物呢。”

    穆平道:“先前惟恐不收礼物,反倒得罪了人,引得人心中不安,故而东安郡王做主,俱是收了。如今人家特意登门,却是不好不见的。”

    两人议定,穆平去前头见薛蝌,晴雯在后头会见宝钗宝琴。

    穆平见那薛蝌年纪极轻,说话恭谨有礼,诚恳之至,不像京城的王孙公子那般油嘴滑舌,倒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晴雯重见薛宝钗,欲要执晚辈之礼,宝钗却执意不肯,在那里说甚么晴雯是诰命、自己只是平民之类的话,到后来还是双方各叙了礼,这才罢了。

    晴雯便同薛宝钗说了几句话。她从前做丫鬟时,便知道宝姑娘做事滴水不漏,欲要讨好一个人时,最是不动声色,善能令人如沐春风的。如今宝钗有意结交,她自是更加惬意。听了又听,才从中咂摸出来些意思来,竟是薛蝌带着妹妹进京发嫁,惟恐梅侍郎一家有意退婚,这才到处寻门路补救,不想这回他们未去贾家求告,反倒过来找晴雯帮忙了。

    晴雯心中诧异之极,因宝钗未把话言明,也不好直接拒绝,只得含含糊糊的。等到送走了薛家人,寻过礼单看了一回,不免心头一惊,向穆平道:“人家送了这般贵重的礼过来,虽未明言,但是那意思是要求咱们给设法的。可咱们同梅翰林一家素无往来,又该如何是好?”

    穆平想了想,反问道:“素无往来吗?但我记得咱们新婚之时,梅家也有贺仪的,乔迁之时,梅家更是遣了人过来。且不论他们究竟是甚么意思,咱们下了帖子,请他们过来小坐,趁机邀了薛家,把诸事讲明,如何?”

    晴雯亦于此道不甚熟悉,只是心中不安,道:“咱们家做东是小事,只若是薛梅两家当场闹僵,便再无转圜余地,又该如何?”

    两人这日未商量停当,姑且将此事放在一旁,次日又遣人打探贾家动静,听闻贾家先是邢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