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正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正文完结(第22/23页)

    原来吴贵欲娶的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平儿。那平儿自跟随着贾母回到金陵,怀胎十月生下一个男婴,阖宅欢喜。其后贾宝玉参加恩科,接连中了举人、进士,贾家亦得以平反,贾琏等人从北边归来,贾母便张罗着要让平儿的孩子认祖归宗,又说要让平儿扶正。

    这本是天大的荣耀,偏平儿说已替琏二奶奶诞下香火,便算得功德圆满,只求这个孩子仍寄在琏二奶奶名下,自家又在那里求恩典,一心求去。

    贾家上下无不诧异,忙问缘故,却见平儿主意已定,没奈何只得允了。平儿便嫁了穆夫人的兄长当续弦。

    冷子兴感叹道:“这位平姑娘一向是个善心人。只怕是从前琏二爷的行径着实寒了她心,索性报恩之后一刀两断,另嫁他人,将来必另有一番天地。”

    贾雨村这时候三餐不继,缺衣少食的,怎能顾得上旁人之事,只管敷衍几句。冷子兴见他精气神都不比从前,连那些斯文书生气也没有了,渐渐话不投机起来,于是又喝了两杯酒,说了一会子话,便自顾自散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一:参考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第318章 结局(下)

    堪堪又是数载的光阴。

    谁知京城中突然传来消息, 说圣上勤勉政事太过,一日忽得了急病去了,清平王顺理成章登基为帝, 于是朝中人事暗换, 颇喧闹了一段时日。又值宫中大火, 那位年轻的皇后娘娘竟然折在火里了, 少不得一番问责,罢黜流放多人。紧接着后宫选秀的消息便不胫而走,这回不光京城, 连同天下各省的那些世宦名家都心思浮动起来。

    这日维扬城外, 却有一辆大车缓缓驶下官道。那大车行到乡野村落之旁,山环水旋之处, 再也行不动时, 却从车里跳下一男一女两个人来。只见女子长挑身材,蜂腰削背,高高挽着一头乌发, 不是旁人, 正是鸳鸯。那男子约莫三十多岁年纪,相貌颇端正,身着青衣,做书生装扮, 只是看上去腿脚不大利索, 手中驻了一根拐杖, 却是胡长忧。

    胡长忧向鸳鸯道:“娘子, 你看前头茂林修竹, 依稀隐着一座庙宇,虽有些颓败, 但院子看着颇大,正是一等一的清幽去处,咱们若是去那边赁一个小院,住上一段日子,岂不清净?”

    鸳鸯笑道:“妙极!”忙搀扶着胡长忧的手,两人一起往前走,只见那寺庙前头有一匾额,上头写着“智通寺”字样,大门半开半合,旁边有两个小童,扎着朝天小辫,在周围空地上扑蝴蝶玩耍。

    胡长忧见那两个小童一男一女,皆穿红着绿,粉雕玉琢一般,不由得失声赞道:“好齐整的孩子!”

    正说话间,那智通寺的大门“吱呀”一声全开了,一个女子端着木盆从里头走了出来,口中叫道:“少爷小姐莫要贪玩,仔细夫人知道了罚你们写字!”

    忽而看见鸳鸯和胡长忧两个人,一惊之下,驻足立在那里,再看了一看,不觉叫道:“这不是鸳鸯姐姐吗?”声音里又惊又喜。

    鸳鸯闻言,忙将那女子细细打量,才见不是旁人,正是麝月,不由得也叫道:“你不是跟着晴雯去金陵了吗?如何又在此处?”

    麝月笑道:“说来话长,说来说去都是要躲避征召的缘故。如今老爷夫人全家都到了这边呢,过几年还要预备着出海呢。”又看了一眼胡长忧,压低声音道:“这位莫不是胡先生?看着倒和前几年不大一样了。”

    麝月忙请胡长忧和鸳鸯进智通寺,又忙着往里面禀报。晴雯闻讯后和穆平亲自来迎,穆平自和胡长忧在前头说话,晴雯和鸳鸯在后头闲聊。闲聊之时,鸳鸯才知道在智通寺门口见的那两个小孩子便是晴雯的孩子,不由得感慨道:“一晃眼的工夫,你连孩子都这般大了。”

    晴雯笑道:“我辈皆俗人,只想过些安生的小日子。因世人皆说多子多福,少不得一番辛苦,挣命生了这两个冤孽。——若非被他们拖累,早几年我们便出海,去过些逍遥自在的日子了。”

    鸳鸯道:“如今你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已是足以交差了。这会子再说甚么逍遥自在的日子也不迟。”

    晴雯摇头道:“说到底我还是怀念做闺女的时候,那时候在大观园中无忧无虑的,那日子真正如神仙一般呢。”

    两人正说话间,突然见一个小姑娘从外头经过,在那里嚷道:“我不学绣花,也不学弹琴。”旁边想是有丫鬟阻拦,便在那里叫嚷。

    晴雯听见,忙吩咐道:“把表小姐请进来。”

    果见咏荷带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姑娘进来了,虽是才留了头发,眉目却颇见清秀,十足的美人坯子。

    鸳鸯见了,惊诧道:“想来这便是你表嫂灯姑娘留的那个孩子?”

    晴雯点点头:“表哥有幸,竟娶了平儿姐姐,平日里自然和睦,对这孩子也是嘘寒问暖,颇见关切。只有一样,这孩子耍小孩子脾气时却不够严厉,须得我从旁多多训诫。”

    便向那小姑娘道:“但凡女子,都讲究一个德容言功。世人皆是这般评判,你若不学女红,又不肯学着琴棋书画怡情怡情的才艺,将来如何觅得好婆家?”

    那小姑娘大声道:“横竖我将来不嫁人便是了!嫁人又有甚么好的,一个人清清静静过着才开心呢。”

    晴雯听了,哑然失笑,同鸳鸯对望一眼,才叹道:“幸亏平儿姐姐和表哥今日不在,不然的话,听了她的话,还不定如何伤心呢。”

    鸳鸯连忙道:“从小娇宠大的小女孩如何肯嫁人?这足以说明你们平日里养得好。”又向那小姑娘戏谑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若不嫁人时,难道教你爹娘养你一辈子护你一辈子不成?”

    小姑娘眨眨眼睛道:“我长大了自个儿谋生计便是,自己做自己吃。何况,如今太平盛世的,我又不曾惹是生非,哪里需要旁人护着?”

    屋中众人听了这话都笑了,都道:“这正是没有吃过苦的小孩子说的话。外头那世道乱着呢,似你这样俊俏的小姑娘,孤身一人在外头,保准被拐子拐卖了去。何况女子到了一定年纪不嫁人,她父母是要受到朝廷责罚的,女子也无法自立门户,在外头谋生计。”

    那小姑娘听了,面上果有郁郁之色,仍不甘心,问道:“若是到了真正的太平盛世,女子可自立门户谋生计,亦不必被逼着嫁人,是不是便不用被这些德容言功评头论足了?”

    众人听了,都笑道:“哪里来这样的盛世?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当年贾家有个三姑娘,才华不凡,精明过人,若是男子,必能干出一番事业,偏生是个女子,只得喊冤抱屈,自请去和亲,去那南蛮荒芜之地。如今还不知道甚么音讯呢。女子几时能够行动自专了?”

    说到这里,虽知只是妄念,也忍不住暗暗在心中畅想一番,道:“若是果真有那样的盛世,全天下的女子都当好好珍惜。莫要被这二门内家长里短的琐事抹平了心气才华才好。”

    众人又在那里说了一会子话,晴雯向咏荷、麝月等人使了个眼色,几人借故退了出去,鸳鸯才细细问起她别后之事。已是数年不见,蕙香、芳官皆已觅得好人家,欢天喜地去了。来顺一家只在江南等地做绸缎布匹的生意,这些年生意做得越发大了。茜雪所在的江家却见好就收,辞了那皇商的职位不做,这些日子正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