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100-110(第12/15页)

一二,更在里头加了好几个篦子,能筛选被分出去的粮食。

    光是这扇车,他就足足捣鼓了六七日,到了做水车时,只觉得愈发头疼。

    水车在三国时期就已有了,用来灌溉和分流,但水车一般多用在河流湖泊,像一些偏远地方的田地还是无法灌溉……所以这些日子他打算将小水车捣鼓出来,一个个可能只有手臂长,甚至只有巴掌大小,放在或沟渠或河流分支之中。

    越小的农用工具越精细,越难做。

    相比较之下,苏辙觉得念书科举还是挺简单的,毕竟以他的天资,念书一事上只要付出就能有回报,但做农用工具方面,他却是门外汉!

    苏辙只觉得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他如从前念书时一样,倦怠时将功课放一放,提笔开始写信。

    他原以为自己这般性子,无多少好友。

    但到了提笔写信时发现自己好友还是很多的,史吉,欧阳发,王巩等等,还有几位堂兄,更有远在眉州的郭太白等人……忙的很。

    他不过刚提笔写了两封信,苏轼就匆匆忙忙走了进来::“八郎,八郎,不好了,官家差人请你进宫了!”

    苏辙放下笔,正好瞧见苏轼急急忙忙走了进来。

    苏辙一点不意外,对着苏轼道:“六哥,慎言!”

    “官家差人请我进宫,这是恩赐,怎会不好?”

    苏轼低声道:“我这是关心则乱,担心你呢!你放心,这话我也就在家里说说而已……”

    苏辙笑着站起身来,边换衣裳边与他道:“我知道的,我也只是警醒你而已。”

    等着苏辙要出去时,苏轼正色道:“八郎,你要小心!”

    他是忧心忡忡。

    苏辙含笑:“六哥,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他昂首阔步走了出去。

    这一天,来的比他想象中更早一些。

    一路上,他是胸有成竹。

    等他行至御书房,发现官家竟站在廊下,看似是在赏廊下刚搬来的木芙蓉,但他知道,官家却是在等他。

    苏辙上前行礼道:“草民苏辙见过官家……”

    他不过为微微躬身,就被官家快步扶了起来:“子由,你与朕还需要这样见外吗?”

    “将近一月未见,不知你可还好?”

    第109章

    苏辙恭声回话。

    他说起这些日子自己捣鼓出来的一些农用工具, 又说起过些日子打算四处走访看看。

    人呐,提起自己感兴趣的事是容光焕发,他也是一样, 如今满脸都是笑:“……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读的书虽比不上欧阳大人,司马大人多,但勉强也算饱读诗书, 可若说起来, 我长这么大,却没去过什么地方。”

    “所以我打算四处走走看看,正好走访走访老百姓, 向些年老的百姓取取经,能不能研究出什么新的农作物或者嫁接新的果实来。”

    “若真能如此,老百姓又能增加一笔收入。”

    官家在看到他那一瞬间,就觉得心情好了不少。

    如今官家面上难得带了几分笑容:“连朕都听说老百姓们如今对你很是拥护, 也难怪他们如此喜欢你。”

    “若朕是寻常老百姓,也会喜欢你的。”

    苏辙笑了笑:“我以为官家听说这事儿会不喜……”

    “难道在你心里, 朕就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官家面上笑意不减,道“朕高兴都来不及了!若朝中皆是你这般为国为民的官员, 何愁我朝不繁荣昌盛?”

    “朕又不是王安石,难不成还能因此不高兴吗……”

    提起王安石,苏辙没有接话。

    当初王安石是一朝宰相, 他都不好说非议王安石。

    如今他乃一介白身,更不好说王安石的坏话。

    官家的目光落在手中的茶盅上, 淡淡道:“子由啊, 朕输了,当日你说的没错, 王安石这人的确不能重用!”

    现下偌大一个御书房并无旁人在场,只有官家与苏辙两人。

    苏辙明白官家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日他来到御书房,与官家说打算辞官,可不管他怎么说,官家都不答应。

    他便给官家出了个主意。

    官家允他辞官三个月,让官家好好看看王安石是什么德行。

    若官家觉得王安石是个值得信赖之人,那从此之后他就不再入仕,毕竟他的意见与王安石相悖,朝中有他无他就不再重要。

    若官家觉得王安石不值信赖,他会再次回到朝廷,不过请官家斟酌一二他的变法之策,毕竟王安石这个人都靠不住,他的变法之策哪里靠得住?

    官家一开始还有几分犹豫。

    因为此时他老人家对王安石是十分信赖,怎会觉得王安石靠不住?

    可那时候的苏辙却是正色道——若王安石真是值您信赖之人,微臣辞官也是早晚的事,您又何必犹豫?当年微臣父亲写文章辱骂王安石,如今微臣兄长又与王安石势同水火,您觉得即便微臣为官,能与王安石和平共处吗?自是不能的,与其说有朝一日我与王安石闹到反目成仇的地步,还不如早早辞官!

    官家还想再劝,可见苏辙心意已决,便打算按照苏辙的法子先试一试,大不了等着变法一事已定,再请苏辙回来。

    回想当日之事,官家仍觉得历历在目:“回想朕这一辈子,可谓顺风顺水,以为王安石会像范镇,欧阳修,司马光等大臣一样对朝廷忠心耿耿。”

    “可如今朕发现自己想错了,因南郊祭祀一事,司马光意欲辞官,朕几次挽留,而后即便朕下令不再厚赏朝中官员,但司马光仍是心意不改。”

    “王安石几次劝诫,见朕并未回心转意,却在别的方面给那些大臣们将这些赏赐补上。”

    “王安石一年俸禄才几个钱?只怕动用的还是朝中银钱或搜刮的民脂民膏,朕知道他想要拉拢人心,却也不是这样个拉拢法……”

    至于王安石几次三番妄图说服他变法这事儿,他竟有些不好意思说。

    当然。

    就算官家不说,苏辙也能想到。

    官家微微叹了口气,道:“子由,你回来吧。”

    “朕需要你,朝廷需要你,老百姓们更需要你。”

    苏辙正色道:“臣领命。”

    这次回朝,他会比王安石当年更加来势汹汹。

    殊不知,王安石已在官家身边安插了眼线。

    苏辙前脚刚进宫,后脚王安石就知晓了这事儿。

    等着王安石紧赶慢赶赶到御书房时,官家圣旨已下,封苏辙为正二品的参知政事。

    王安石如五雷轰顶。

    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的职位,即便欧阳修门生遍布天下,年过五旬才当上副宰相。

    尚未到二十五岁的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