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千娇: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百媚千娇》 70-80(第16/23页)

转而说道:“近日尚宫局有一件大事要发生了,姐姐知不知道?”

    杨宜君知道蔡淑英如今跟随的那位掌闱喜欢探听消息,消息灵通非常,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包打听’。所以见蔡淑英如此,就知道是真有什么事了。

    “你是知道的,我每日不过是在值班房随朱掌言从事,回了住所就歇息。往常交往的人也有,谈说宫中新闻也是常有的但要说尚未发生之事,那就真是不知了。”

    杨宜君不是消息闭塞的人,或者说,在宫廷中消息闭塞是很危险的。大家打听太多、知道的太多固然有危险,但更多在风波中出事的人,其实是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被牵涉的。

    不过她也算不得消息灵通,毕竟她只是刚进宫的女官而已,人脉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何谈消息网络呢。

    本来蔡淑英应该也和她一样的,但蔡淑英属于特殊情况,她跟了一位太过于消息灵通的直属上司,这算是‘沾光’了。

    “姐姐眼下听我说了,只记在心里,别说是我说的——其实说了也不打紧,这事儿弄出来也就是这一两日了。”听蔡淑英这口吻,应该是一件很值得八卦,但不那么需要‘保密’的事。

    蔡淑英接着说:“这事儿原和姐姐也扯不上,是司簿司的事儿说是前些日子查账,姐姐也知道,司簿司的账篇子,年下忙碌,腊月里备着过节,是不查的。而等到正月里,各处都做耍,跟着贵人们欢庆,也是不动的。”

    “查账之事非要等到春三月,春日将尽之时眼下查账快完了,可不是就有许多事出来么。”

    怎么说呢,从杨宜君的角度来说,宫中的账目绝对是都有问题的,只不过是多少而已。这不是大家都太坏了、太贪了,而是此时的账本都太容易动手脚了,很轻松就可以无风险地搞钱,那对于管着账、管着钱财东西的人来说,唯一阻碍他们的就是内心的德行操守了。

    问题是,有的人德行操守没得说,但不能保证同僚们人人都品德优良啊。

    所以杨宜君认定了宫里无账不坏,坏多坏少而已。

    “年年查账,年年都要出些事,不过今年尤为严重听说是大娘娘叫了身边信任的女官去查,结果查出了好多事。”

    这是新帝登基后,后宫第一次查账,赵娥是真的很重视的,想要好好整理整理儿子的家底——说是天子富有四海,天下所有都是天子的,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同的。真正将私库、内帑这些存在,和国库混为一谈的天子,基本上都是公认的昏君。

    像样的君主,必然会将内帑和国库分的清清楚楚,每年进内帑的钱,和进国库的钱得按照规矩来。没有说皇帝想要多搞点私房钱,就把本该进国库的钱弄到自己的私库中。另外,花钱也是一样,皇帝自己享乐,肯定是内帑出钱,而国家的事,则是国库出钱。

    有的时候国库空虚,君主还要从内帑中出钱贴补——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要么说过国家是真的穷了,此时的国家可不搞国债、超发那一套,国库只有有钱和没钱两种状态,没钱真的就是情况不好,而不是什么鬼扯的藏富于民了。

    而且君主从内帑中拿钱贴补,这就说明国家没钱而皇家是有钱的,这意思,真得细品了。要是都没钱,那还好说,国力衰微,没得办法了,说不定就要改朝换代了,可这样算什么呢?由盛转衰的节点?

    再者,君主可以从内帑中拿钱贴补国库,将来国库情况好些了,是不是就有理由让国库贴补自己了?国库和内帑就应该分的清清楚楚,一时让内帑贴补了国库,看似是赚了,回过头来说却是破坏了规矩,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关键是,一开始就要制定好规矩,内帑和国库得定好入账比例,不能让内帑搞到太多本属于国库的钱,如此也就不会有国库需要向内帑拿钱的时候了,反之亦然。

    严格来说,内帑不归六局二十四司管理六局二十四司是管理上万宫女,运转宫廷的女官组织。也有自己的库房,也管着一些财物,但那和内帑是两回事。就比如说尚宫局的司簿司,掌管宫人名簿、廪赐,说得明白一些,就是宫人的档案和工资。

    宫人入籍都会在这里留下档案,每个月拿的工资也是从这里支取出来的。因为这个特性,司簿司当然会有档案室和库房,库房还不止是钱呢,还有绢帛等物因为此时的工资不只是拿钱发,还拿东西发。

    还有尚功局,人家有个司计司,专管支度衣服、饮食、薪炭——宫里是包吃穿住的,所以在工资之外,这些日常用的东西也会发,尚功局发衣服、米面粮油和燃料,非常正常。

    所以司计司当然有自己的库房和账本其实尚功局四司,每司都有自己的库房和账本。司彩司掌管彩物、缯帛等物,本身就是尚功局最大的库房了。司珍司掌金玉宝货,则是又要保管,又要制作首饰之类。司制司则是裁缝衣物的,因为规模比做首饰的大得多,很自然地就能分出司彩、司制两司呢。

    类似的存在,六局中都有,大家做的工作,大部分都会和钱财东西扯上,库房和账簿不少,管理的东西也不少。或许比不上内帑规模庞大,可却是更庞杂,更容易有人上下其手的。

    “也不过大娘娘见了结果动怒,听说出事最多的是尚食局和尚功局,真个上下硕鼠,贪的太狠了!”蔡淑英似乎很感慨。

    然而杨宜君并不意外是尚食局尚功局两局出事虽说各局都经手了钱财东西,但真要说贪钱,那当然还是掌管着宫内吃穿两样的尚食局尚功局最好下手。

    至于管着宫女工资的尚宫局,听起来很厉害,但司簿司账目比较透明,大家该拿什么几乎是人人心中有数的,司簿司能捞油水,比如说一些实物工资以次充好,针对一些地位低的宫人不给人发足——可这些都是小打小闹,东西终究是要有的,而不发足也只能针对个别人。要真是弄得很多人工资都不足,到时候犯了众怒,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还有尚服局,看起来也很厉害,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四司,掌管着瑞宝、符契、衣服首饰、仪仗等物,任何一件都很值钱但问题是,尚服局管的可不是宫人的东西,是每一件都上了档,属于皇家的东西。

    比如后宫宫殿,妃子住了进去,屋子不能光秃秃的,得用玩器宝货、字画、家具来装饰填补,这些东西是赐给这妃子了吗?并没有。对于宫廷来说,妃嫔也只是一个租房住的人,房子里的东西是租房自带的。

    所以妃嫔能使用宫室内的东西,却不能拥有它们,别说是拿这些东西送人了,就是平常不小心弄损了一件,都得上报。一次两次不要紧,次数多了记在档案上不好看,说不得还要被掌管后宫的皇后或者太后厌恶。

    尚服局的东西都是主子的,搞到一件就赚大了,但同时风险也很大。哪有尚食局尚功局,可以从大量的宫人身上薅羊毛,赚的多,风险也小呢!

    尚宫局、尚服局尚且如此,一直以油水少著称的尚仪局、尚寝局就更别说了——其实不能说尚仪局尚寝局油水少,只不过他们捞油水的方式不在账上,而在于各种打赏、外快什么的,而那也有另外的风险。

    蔡淑英小声与杨宜君道:“姐姐有所不知,这次真是叫大娘娘恼了,所以打算彻查尚功局尚食局二局账目是彻查。”

    蔡淑英特地咋子‘彻查’两字上加了重音,杨宜君一下明白了意思。

    平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