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吾妻择良婿: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曾为吾妻择良婿》 90-100(第3/23页)


    暑热退去,沈宅里秋意渐浓。

    青岚小院子里的日子平静又简单,大伯母先前问了徐家的事,之后便再没有了后续,青岚虽不知究竟发生过什么,却也乐得无人以此事来烦她。

    每到月初和十五,她便依然到大兴隆寺上香,却再不去品珺阁。不过每逢节日,她会让刘管事备一份礼给许先生送去,有时也会收到一些回礼。她觉得这样挺好,本来就是非亲非故的两个人,她不该像从前那样失了分寸。

    趁着秋高气爽,她愈发勤加练剑。旁人练剑讲究力道、精准,她却只图强身健体,外加一个好看。她将这武当剑稍作改动,去掉了一些凶猛却不耐看的招式,自创了一套剑舞。一人一竹,舞起来恍若清风一般,慢的时候只见衣角飘扬,快的时候竟是只见竹影不见人了。

    这一日她练剑时听到院墙后的响动,跑过去一看,才发现那破损的青瓦花窗之后竟有两个小男孩儿看得呆愣。

    她让两个孩子进院一问,才知其中一个七八岁模样的是原先住在此处的赵姨娘的儿子应芳,另一个更小的则是四房沈应成的庶子彤儿。应芳原本也在上学,但青岚来的这两个月,他一直病着,便不曾见到。

    应芳瞧着有些单薄,说起话来腼腆却有礼,他说搬家的时候他正病着,顾不上自己的东西,有些书落在这院子里。他今日想进来找,可是敲了门无人应,才只好跑到这里窥看。青岚便带着此时在院中的纤竹和白嬷嬷把能放书的柜子和床底全翻了一遍,并不见什么包袱皮裹的书。

    待两个孩子走后,紫雪从回事处回来,才说其实后院里有一包小孩子的玩具,被她暂时丢在一个大箩筐里。青岚估摸着,是大伯父管得严,所以应芳偷偷藏了这些玩具,连来找的时候也不敢大张旗鼓地讨要。

    她便让纤竹从中取出个陀螺去大房给应芳看,就说东西找到了,悄悄给他送过来也可以,去她那里玩也可以,全看他的意思。

    应芳略显苍白的小脸红了一片:“帮我多谢四姐姐劳烦四姐姐先帮我收着,我改日去取。”

    自此,应芳和彤儿便常来青岚这里玩耍,应芳大概是觉得麻烦了姐姐,每次还特意带些零嘴来给青岚,有时候是几颗酥糖,有时候是两块小点心,有一次居然是两根腌鸡翅膀。青岚估摸着他是从自己的份例里省出来的,觉得这个庶弟文弱又懂事,好像年幼时的庆安,便待他格外亲近。

    两个孩子和青岚熟络了,连晚点也常常到青岚这里来吃。小孩子话多,饭桌上叽叽喳喳,吃完了还赖着不走,在她这院子里玩。青岚看他们身子弱,便干脆带着他们练功夫。两个孩子动得多,吃得多,身板都渐渐厚实起来。他们本是两房不受待见的庶子,两位姨娘偶尔见了青岚,感激的话说个不停,又非要送些自己缝制的枕巾、袜子之类的给她。

    青岚身处热孝,除了上香没有机会出门。她本就爱玩,有两个孩子陪着倒觉得日子热热闹闹,快得如白驹过隙一般,一转眼居然就要过年了。

    青岚除了家宴以外,几乎都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过不过年也无甚感觉。唯独上元节前后三日,她尤其在意,因为她可以和堂妹们一样游街看灯。也不止是她,全京城的姑娘、妇人都可以上街。

    当日,京城的正阳、宣武、崇文等各处大门全部大开,百姓可以自由来往。

    沈家小一辈的兄弟姐妹分乘几辆马车到了崇文门,这才下车走上主街。

    崇文门到宣武门这一段路最为热闹,全京城最漂亮繁复的花灯几乎都挂在这。此处也是京里百姓必逛的街市,人流密实。所以为了防止走散,她们前后聚成几拨,青岚和庆安走在最后,应芳和彤儿非要跟着“四姐姐”和“四姑姑”,所以脱离了自己那一房人,和她们姐弟凑到了一处。几人一路有说有笑,观灯又放烟火,好不畅快

    许绍元在家里和母亲用过了晚饭,便出来和人见面。与他见面的是才刚调回京,即将就任国子监祭酒的袁思教——文清的父亲。许绍元在国子监读书的两年常宿在袁思教家里,两人关系非比寻常。

    袁思教原是想去他家里拜访他,他却说想顺带观灯,两人才约在了正阳门外街边的一间茶楼见面。

    两人闲话了些家常,许绍元便将话头引到了文清身上。

    “想来文清今年春闱之后,便该议亲了吧?侯爷可有中意的人家?”

    袁思教点点头:“侯爷的意思是希望文清尽快成家,说男孩儿早成家,能定心。至于人选么,大概因为侯爷自己是行伍出身,似乎更偏向武将家里的闺女。我是无所谓的,只要品行端正,家世清白的姑娘都可以,但文清这孩子自小心高气傲,也不知能看中什么样的姑娘。”

    许绍元口气轻松地问道:“那若是文清看重的姑娘品行端正、家世清白,你便不挑剔旁的了?”

    袁思教叹了口气,眸中透着疲惫:“不挑旁的。我家里的事你是知道的,比起那些虚的来,我倒希望文清能娶个他心仪的姑娘,不要步我的后尘。”

    袁思教走后,许绍元仍留在茶楼里,望着楼下的人流。

    各样绮丽的灯火之下,人头攒动。街上妇人今日大多穿着葱白、米色的袄,所谓夜光衣。那小姑娘还在热孝里,应当也是一身素白,混在人群里,恐怕是难分辨了。

    他倚在窗口栏杆上看了足有半个时辰,始终没有见到那个身影。此时已近亥时,虽说今日各处可以通宵达旦,但她们那样的人家大概不会放任自家孩子在外游荡到这个时候,她恐怕早已经不在这条街上了。

    他招手叫伙计来结账,却突然瞥见东北一侧,玉河桥边的一簇人影,几个女孩都穿着素色的衣裳,但其中有个最清丽、最挺拔的,他一眼便认出是她。

    他放下银子,出了茶馆,朝着那个方向走过去,见她转弯上了玉河桥,身后跟着一个少年和两个小孩子,看来几人是在“走百病”。

    她手里持着一炷香开道,脆声叫道:“疾厄”,身后三人便齐刷刷地喊“退散”,接着便往桥上扔响炮,弄出噼里啪啦的一阵响,她又叫了声“晦运”,身后三人又如法而行。几个人越喊越精神,斗志昂扬的。

    许绍元在桥头望着她的背影,笑得浑身暖了起来。

    她好像又长高了一些,瞧这个样子,她在祖家也有了不少亲近的人,这就好。

    他见她们偏离了主街,便远远地跟在她们身后走桥。她们过桥度度厄不能回头,他便放心地跟着她们走了几座桥,待她们回了人多的地方他才转身离去

    严冬一过,便是春日,沈家大房从上到下,人人说话都谨慎得很,半个不吉利的字都不能说。

    因为表少爷世子爷才刚在春闱的时候下场考试,还在等着放榜。

    秦氏自视为世子爷的未来丈母娘,每日给神龛里的菩萨上香,保佑文清榜上留名。虽说文清有世子爷的名号,但是侯府过继他为世子是盼着他走仕途,重振侯府,他若是会试不中,侯爷虽也不会对他如何,但他在侯府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除了此事之外,开春后,沈家几个姐儿的应酬交际也多了起来。

    因着常清的才名,沈家女孩儿收到的邀请颇多。其中各方最为重视的是每年夏日首辅刘大人家里的雅集。刘家的雅集分前后两院,刘大人的门生在前院聚会,刘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