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洪荒活到三国后: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从洪荒活到三国后》 25-30(第4/11页)

画戟随意地指了一个方向让人往下深挖。

    抱着反正墓室内互通大不了一间一间搜刮过去的想法的吕布,开始让手下那些兵加快速度挖掘。

    一盏二尺来高的翠绿晶玉镶嵌而成的宫灯出现在陵墓前,碧玉灯中的烛火生生不息,在日光的照射下虽稍逊几分但晃瞎肉眼凡胎还是足以做到的。最是令众人惊奇的是这盏宫灯凭空出现,无所凭依地在陵墓上空漂浮。

    有人说是先帝的魂魄显灵,要来惩罚他们这些掘人坟墓扰人清静的家伙;有人说是上天看不下去,特意下了指示来阻止他们继续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论是哪种说法都被吕布强硬封口。

    丝毫不相信这些的吕布提起方天画戟,身为将领的他看得出来军心涣散,而若要重新凝聚起兵士自然是要打破这些鬼神之说。吕布劈砍宫灯之前大声一喝,“布乃受陛下之命向诸位先帝讨要平判反贼的钱财,还请先帝看在社稷份上允布拿取!”

    一戟砍下,宫灯完好无损。

    倒是灯中烛火受到挑衅猛地窜起冲天巨焰,将宫灯上的翠色晶石灼烧的愈发明亮。烛火所照之处人们皆停下手中动作,双眼失焦目露呆滞灵台空明。

    有双白色的靴子轻飘飘地落在地上。

    翠玉宫灯顺着法术的牵引重新落入来人手中,又被人顺手给挂在手中的提竿上。萧佚看着在翠光两仪灯的作用下陷入一念化万念的玄之又玄的境界的凡人,还是给他们留下了一线生机,这种玄妙的灵台空旷澄澈的处境会在危险来临前自我解除,届时他们只得仓皇而逃没有时间再对先帝陵寝下手。

    他也就不用再担心明帝的坟墓被人刨了出来。

    轻松解决事情的萧佚准备回徐州,不知怎么的他内心隐隐不安,似乎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他现在去做。上古洪荒时期的修行者都讲究一个感字,元凤有感而孕、后土有感身化六道、女娲有感功德成圣等等,即使后来天道收敛不再能被轻易窥伺,修行之人仍是重这一个‘感’。

    萧佚也不例外有这个习惯。

    提着宫灯在附近游走的萧佚跟随第六感入了洛阳城。

    洛阳城中遭受了董卓军队的残忍屠杀,洛阳城门口附近都散落着不少残躯,而洛阳城内更是遍地都是没来得及逃离出城的百姓尸体。那些尸首死后遭受了军队的马蹄践踏,能有完整尸体的没几个,家家户户大门敞开在门口往里望一眼,都能看见户内掀了一地的杂物。

    再往城内走是那些富庶人家的住宅,曾经的雕梁画栋金翠珠玉付之一炬,男女老少平民商贾无人幸免。他们辛苦几代攒下来的金银财宝都散落一地,其余大部分都被城中扫荡的兵士卷走放入车马中,源源不断地送入西边的长安献给那喜奢好色的董卓。

    洛阳中心的皇宫经历多次叛乱早已不是萧佚记忆中的辉煌模样,蒙上深厚血色的宫墙散发着恶气,在这里枉死冤死横死的残念助长着火焰,不仅仅是希望焰火烧掉这罪恶的宫殿也希望这片火能焚烧干净世间的一切。萧佚踏入宫门的那一刻,沉重的曾需要几个小黄门一起努力才能关上的宫门轰地一声悄然阖上。

    呜呜吹着的北风将火苗吹向萧佚所在的方位,四周都被无形的墙壁堵住,就好似这宫墙之内的冤魂一般无路可逃。

    萧佚轻敲提杆,翠光两仪灯中的灯火飘出,火焰暴涨将那些欲害人性命的火苗吞噬殆尽。

    这反而触及了那些冤魂的伤心事。

    数不胜数的火苗飞来,连带着附近可燃不可燃的宫中用品都成了助燃火苗之物,四周无形的墙壁也在收缩,就好似他们生前受到的压迫。

    再次唤来火焰的萧佚还没来得及压下那些作乱的火苗,就见一人从旁处走出手中还拉扯着一名畏畏缩缩的少年。那人礼而下拜,口中恭敬地称呼道,“贫道史子眇见过萧廷尉。”

    “你知道我?”萧佚有些惊奇。

    知道萧廷尉和能直接认出他是萧廷尉是两码事。就是对当年萧廷尉理念追崇认同的荀彧荀攸都是只知其人不识其容,奉孝都是在知道自己先秦经历后大胆推测,才将他和萧廷尉这个身份挂钩,而眼前的这名道人却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是谁。

    史子眇解释道,“贫道家中曾留有孝明帝时期的画像,这才一眼认出廷尉。”似是想起萧佚在外名声的他继续一拜,“贫道愿意献上家中遗作,只愿廷尉护陛下与国玺无恙。”

    “夫子!”被拉扯出来的少年气急败坏,他想把史子眇拉起来,“辩成了鬼魂无人能奈我何!待董卓那奸贼重回洛阳,我能亲手解决掉他,不需要夫子去求别人!”

    比起同样作为傀儡受董卓桎梏的刘协,亲手命人毒杀自己又害了母亲的董卓更令刘辩怨恨,这股怨气夹杂着皇宫内经久不散的恨成了支撑刘辩鬼魂清醒活下来的养料。他靠着这些肥料活到了史子眇寻来的那一刻,又在史子渺的帮助下稳固魂体没有落得一个戾气侵入的下场。

    但是史子眇知道这样下去仍旧对刘辩不利。

    看着自小养在家中的刘辩如今这副模样,史子眇不忍看他沦落成怨鬼,在已经有了新帝的情况下他仍是称呼着刘辩为陛下,“陛下,难道您不信臣吗?”

    “辩听话就是。”刘辩不再吵闹。

    灵帝子嗣不丰,刘辩出生后为了其能好好活下去被灵帝送入史子眇家中代为抚养,他的确从脆弱的幼年时代活了下来,但也导致刘辩与亲生父母灵帝何皇后不亲。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只是寄养在史子眇家里,但是刘辩对史子眇十分亲近,将其视作亲父,史子眇也对这个亲手带大的孩子怀有亲情。

    “董卓驻军洛阳时贫道发现他军中有妖人相助,国玺事关本朝气运又与人运息息相关,贫道便自作主张用普通印章幻化替代了国玺,没叫妖人得了玉玺作乱。”史子眇取出一方木匣,匣盖打开内里是一方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扭,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萧佚没想到还能再见到这方玉玺,他阖上匣子答应了史子眇的请求,“刘辩心中有恨,此恨不消仍然无法入地府重得轮回,我可允他寄居一物,待仇恨消散他必须心甘情愿地入轮回。”

    “而你史子眇,道观清修一世所攒功德无数,却因私心喂养冤魂保其神智不消,念你护国玺免了世间一场恶战,在刘辩重入轮回前都由你看护,不得让他伤天害理,之后你便自归道观不得再入尘世。你可能做到?”

    这基本上能说是重那轻放,不论是史子眇还是刘辩都没受到什么惩罚,史子眇激动地再拜,“谢廷尉!”

    刘辩的魂体寄托在史子眇腰间的玉佩上,玉能养魂是最适合刘辩的载体。

    解决掉刘辩一事之后的皇宫重新陷入平静,空中只能听闻火焰燃烧那些华美布帛时滋滋作响的声音,萧佚再次引渡了那些失去没有阴差而在人世逗留的亡魂。

    回望着在烈火下满城焦土的洛阳,萧佚轻叹一声旋身离去。

    此时距离他离开村落已经过去一夜,萧佚踏着夜间的星光归来。夜晚的村落里大多数人家都熄灭了烛火,早早地上床休息为第二日的劳作休养生息,余下几家的烛火勉强照亮了萧佚回去的道路。

    他回来的时候屋内烛火已灭,可是大门处挂了一盏灯笼为萧佚指明了方向。到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