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六神格格的团宠日常(清穿)》 40-50(第7/17页)
一个月,他这么闹腾,宋氏会很辛苦。
弘时怒目,“告状精!”
乌希哈回了个鬼脸,“略略略,我就告!”
……
御驾行至热河,停下修整一天。
另有八旗兵马千余人等候在此,加入秋狝队伍。
四爷一行进狮子园落脚,这处园子也是上次康熙的赏赐之一。
乌希哈惊讶地发现,狮子园已然被四爷遣人修整一新。
她好奇地问四爷:“阿玛喜欢这个园子么?”
毕竟上次在这儿留下的记忆可不太好。
四爷摇头,“御赐园子,怎会不喜?”
更何况这算得上是他脱胎换骨之地,四爷没有排斥,只有感慨。
乌希哈想想也是,这还是她得名的地方呢,多有纪念意义啊!
她便要求道:“那我能有自己的小院吗?”
四爷笑,“早就给你安排好了。”
随行的弘晖和宋氏都是时疫时一起共患难的人,触景生情,谈及劫后余生的往事,弘晖对宋氏满腔感激,表现出十分尊敬。
宋氏也不再那么拘谨。
对比之下,更显得弘时格格不入。
不是乌希哈他们不理他,而是他自己把自己孤立了。
小学鸡的叛逆就是这么难以理解。
乌希哈打了小报告后,四爷严厉警告了他:“你若再不知轻重,对侧福晋不敬,爷便让人即刻送你回京!”
弘时闷声应是,心里怎么想的,却是谁都不知道。
次日,拔营北上。
木兰围场位于热河正北约三百里处,随着队伍行进,气温降低,偶有风沙,乌希哈已经又加了一件外衫,脸上被细细地涂了护面的脂膏。
还在百丈外,乌希哈就看见了搭得整整齐齐的营帐群。
大营前,规模不下于己方队伍的数千蒙古铁骑,按各属部排列成数十方阵。
得见御驾,齐齐下马跪迎康熙,呼声震天。
乌希哈不由地缩进了宋氏的怀中,隐约听见外头四爷在向弘晖指点蒙古各部形势。
秋狝并非仅是康熙的娱乐活动,更多是为了联合震慑蒙古诸部,维护大清北域稳定。
万寿之后,四爷已重得康熙信重,这次被分到的帐篷离龙帐仅有百步之遥,布置规格超过了诚亲王,仅次于太子。
乌希哈和宋氏、弘晖与弘时各居一帐,在四爷大帐左右。
待数千人入营安顿完毕,夜幕已然降临。
乌希哈被四爷抱着,往大营中央走。
一路所见,下有篝火丛燃,上有繁星漫漫。
她时而闭眼感受微风带来的青草香,时而仰头找星辰所在。
如果不考虑其中的政治暗潮,塞外实在是让人开阔心胸,疏朗情怀的好去处。
抵达围场的首个夜晚,康熙设大宴,受蒙古各部觐见献礼。
康熙龙座设在三尺高台上,左手边坐着以太子为首的皇子大臣、八旗将领,右侧则是蒙古王公及部属。
乌希哈坐在四爷身边,享受着原汁原味的烤羊羔,一边睁大眼睛观察对面的蒙古王爷们。
基本都是五大三粗的壮汉,一举一动极尽豪放,时有粗鄙之言。
迟钝如乌希哈也能察觉,他们并不像京中来人一般,对康熙充满敬畏,更多的是把自己当作与大清等同的盟友。
有几个亲王在觐见时甚至未行跪礼,献上的礼单也稍显敷衍。
乌希哈偏头看四爷,果然见他脸色不佳,频频举杯掩饰。
突然,乌希哈注意到,其中有一个肤色黝黑、面容英俊的蒙古汉子,年纪约摸四旬,正一脸激动地望着龙座上的康熙,眼中更有水光闪烁。
他神态如此真挚,在一众蒙古王公中格外显眼。
乌希哈有些好奇。
没过多久,他走到当中,向康熙行跪拜大礼。
“喀尔喀部,博尔济吉特氏贝子策棱,携子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近五尺高的蒙古少年随他出列,在他右后侧,恭敬跪下。
“喀尔喀部,博尔济吉特氏成衮扎布,拜见吾皇。”
作者有话说:
明人不说暗话,this is nan zhu BUBU Bear!
大五岁√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男德典范√没有婆婆(?)入赘(?)
绝对没有任何被迫和亲因素!
以及不会这么早有感情戏的!
请大家不要歧视他未来的195身高和少数民族身份(-人-)
啊套马的少年,终将长成威武雄壮的套马的汉子!
第45章 祥瑞了
策棱声如洪钟, 响彻大半个营地,引得众人停杯侧目。
安静之下,听高台上康熙略带感慨道:“是策棱啊, 朕也有两年没见你了,怎么,如今连声‘皇阿玛’也不愿叫了?”
“阿玛, 那是谁啊?”乌希哈忍不住问四爷。
他看康熙的眼神, 简直就像是在看亲爹。
康熙还让他叫自己皇阿玛?
“博尔济吉特氏策棱, 乃成吉思汗二十一世孙, 康熙三十一年归附大清,”四爷低声介绍道,“当年皇阿玛为安抚喀尔喀部,喜爱他人材, 赐他留居京城,入内廷学习,阿玛与他还曾一同习武。”
“皇阿玛后将十妹妹赐婚与他, 允他称‘皇父’。”
另一边的弘晖恍然, “原来是他,论亲我们还得唤一声‘姑父’呢。”
乌希哈好奇,“那公主呢?一起来了吗?”
四爷顿了顿, 叹息一声, “纯悫去年三月病故了。”
乌希哈捂住嘴巴。
弘晖又问:“儿子未曾听闻纯悫姑姑有生养, 那少年是?”
“应是策棱侍妾之子,策棱尚公主之前就出生了,纯悫出嫁后, 抚养过他两年, 据说感情不错。”
婚前纳妾生子, 又让公主芳华早逝,乌希哈顿时对这位策棱贝子失去好感。
当中策棱重重磕头,“臣愧对皇上,更愧对公主,没能回京见公主最后一面,臣有愧啊!”
康熙摆手,“你也是奉朕之命驻守漠北,为大清尽忠,纯悫体弱,早逝非你之过,她在天有灵,必不会怪你。”
乌希哈在记忆中找出了一些历史上关于纯悫公主的描述。
二十二岁被封为和硕公主出嫁,二十五岁即亡,只是大清众多抚蒙贵女中的一例普通的悲剧。
康熙提起女儿的早逝,有些许惋惜,但没有太多悲伤。
或许在帝王心中,这位身上流着黄金血脉、能打仗的女婿,比女儿更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