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270-280(第15/18页)
带着自己的书信去江浙。
佟佳氏的旁支有一个子弟,正好在浙江做知府,安排几个人在自己治下,根本不是问题。
正事有人做了,胤禛无事一身轻,干脆就收集了许多当地的特产,准备回京之后往各宫送礼。
唔,佟佳氏和乌雅氏都是他的外家,出门一趟,也不能少了这两家的手信。
还有纳兰家,好歹揆叙也是他们的心腹大将,给纳兰家送一份,也是表明对揆叙的看重。
至于明珠看到这些东西会是什么表情,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
等一切准备就绪,胤禛等人准备出发返京的时候,来往盛京与京城的某家镖局,却突然给胤禛送来了一封书信。
发信人是太子,信的内容是让他尽量拖延,等到过完年再回京也不迟。
至于具体原因,太子没有写得太明,只是含含糊糊地提了一句,和索额图有关。
看完信后,胤禛当机立断,转头就和三官保说,自己对盛京风光留恋不舍,想要在他府中多住些时日。
三官保:“…………”
——挽留你我真就是客气客气,您也别太当真了吧?
“郭络罗大人不会不欢迎吧?”
“……当然不会了。四爷肯多留,是奴才的荣幸,奴才的荣幸。”
三官保脸上笑得比花灿烂,心里哭得比鬼都惨。
——能不能别可着我一家祸祸?盛京将军和盛京知府也是有府邸的。
三官保心里苦,但他不敢说。
非但不敢说,还得打叠起精神,好好招待四贝子。
=====
再说京城这边,直到年底,也没传来胤禛回京的消息,毓庆宫中的太子微微一笑,松了口气。
但这笑容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被冷冽替代。
——索额图,又是索额图。
本以为在江南的时候敲打过他一回,他多多少少会收敛几年。
哪知道这才过了多久,他就又忍不住跳出来使幺蛾子了。
——攒动礼部尚书,在新年大祭时,将太子丹跪垫从门槛外,挪到门槛内。
这种昏招,亏他想得出来!
其实上辈子也有这回事,不过却是在康熙亲征葛尔丹之后了。
那个时候,太皇太后已经不在了。
这件事触动了康熙敏感的神经,让康熙直观地意识到了储君之位对帝王统治的威胁。
本来在康熙亲征葛尔丹的时候,半路病重,召见太子和三阿哥。
当时情况危机,太子心绪也十分复杂,一面要担忧康熙帝身体,一面还有考虑康熙真有个万一,他该如何稳定京城的局势。
因此在见到康熙时,他更多的是表现出了身为储君的稳重,为的就是让康熙放心,这个天下乱不了!
稳重表现得多了,就难免不够悲痛。
特别是有一个可以单纯悲痛的三阿哥衬托,显得太子特别凉薄。
如果那一次康熙真的大限将至了,看见太子丹表现,绝对会带着欣慰含笑九泉。
可是,康熙偏偏就挺过来了。
于是,这件事就在康熙心里扎下了一根刺。平时不碰还好,一旦有人触碰,就会刺得康熙生疼。
而太庙跪垫事件,就大大地触动了康熙帝敏感神经,狠狠地拨动了这根越扎越深的刺。
再加上太皇太后仙逝,太子又自幼丧母,他们父子之间再也没有可以调和矛盾的润滑剂,最终也只能渐行渐远,直至不可收拾。
这辈子可能是因为太子对赫舍里氏的倚重少了,索额图急了,所以提前出了这种昏招。
如果不是法保难得机灵了一回,叫人死死盯着索额图,发现不对就报给了太子,太子就要被他给坑死了。
第279章 太子的动作
虽然已经有了防备,也暂且压服了索额图,太子还是专门写信给胤禛,让他缓归。
因为,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消息,顺着太子这些年布下的暗线传进了东宫。
——御史郭琇,要弹劾明珠。
郭琇这个人物,最出名的就是头铁,是那种为了青史留名可以不顾一切的那种。
实力庞大的明珠及其一干党羽,就是郭琇给搞下来的。
而且,弹劾完了明珠,人家还不满足,立刻就调转矛头,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了索额图身上。
也是他完成了一项壮举,自信心膨胀,忘了明珠之所以能被他搬倒,最大的原因是遭了康熙的忌惮,康熙在背后支持他。
但他弹劾索额图,却下手下得不是时候,打乱了康熙的布局,自然就被康熙一脚踹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郭琇弹劾明珠,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在踢铁板,到时候朝堂上肯定乱糟糟的,少不了浑水摸鱼和趁火打劫的。
胤禛小小年纪就得封爵位,不知遭了多少人的眼。偏明珠的嫡次子如今就拜在胤禛门下,还颇得太倚重,难保不会有人趁机拉他下水。
太子给他写信,不让他回来,为的就是让他避开这件事。
康熙这个人,在对待自己儿子上十分矛盾。这一点,太子早就摸透了。
他很清楚,如今胤禛正在外面累死累活的办差,康熙心里肯定担忧儿子。
只要他一日不回京,这种担忧就会持续一日。
这时候如果敢有人牵扯胤禛,不必别人出手,康熙就会先把人拍下去。
明珠毕竟不是泛泛之辈,郭琇虽然早有准备,但他收集的证据不足,拉拢的人手也不够,对明珠来说不痛不痒。
这一次的弹劾虎头蛇尾般的结束了。
不过太子却知道,郭琇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最多用不了一年,他就会再次上书。而且这一次,他弹劾的奏折上就不止是明珠一个了。
大学士余国柱和户部尚书弗伦等,都会在这一次落马。
不过这些太子都不关心。
在所有的明珠党羽里,太子最为挂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持河工的靳辅。
胤禛到底是只读了几本史书,对所有人事的认知都比较片面。
再胤真看来,康熙罢免靳辅是于成龙等人不通河物,只因数年间见不到成果便不满靳辅,觉得靳辅借着何物之变朝国库索要钱财。
可身处历史漩涡中的太子却很清楚,靳辅的确是借着河物之便,贪污了不下数百万两的银子。
只不过,这种贪污却不一定是靳辅的本意,幕后的策划者和最大的受益人,都是大学士明珠。
或许靳辅是一心为公,但他再有才华,也是汉人出身。
在这个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时代,汉人出身便是他最大的短板。但凡他想在河物上有所作为,就不得不依附朝中的权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