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76章 第 7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货郎》 第76章 第 76 章(第3/5页)

太子倒是也派人种棉花,那两家人说不定就是强硬安插进来的。

    可这是被禹王的人先下手为强,毕竟禹王手下可是多番骚扰焦家人,才把人挖过来。太子自然晚了一步。

    可这一晚,就让禹王占了上风。

    禹王不止利用棉花赚钱,他能从宿勤郡回汴京,不就是靠着棉花诈骗案一事立功,然后顺利返回汴京。

    如今手握巨额财富,又有好名声。也怪不得坊间都说太子都要避其锋芒。

    原来南军国轰轰烈烈的棉花热,也是党争的余热而已。

    还好他们宿勤郡实在偏远,就算种了棉花,数量也太少了,根本掀不起风浪。暂时不会波及到他们身上。禹王更不会在意那些零星种棉的地方。

    纪彬心里叹口气。

    好好让百姓们做生意不行吗,怎么爱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过这样一来,纪彬稍稍能猜到一点太子的意思,太子更关注的就是出书的事,也就是说对焦家人并无恶感。

    就算是禹王突然而来的巨额财富因焦家人而来,他似乎也没迁怒的意思。若是真的迁怒了,焦家人的日子不会这么安生。上次跟焦老二谈话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平和。

    甚至还问了焦家人在汴京生活如何,还说了汴京哪家食铺最是边域口味,让他们可以去尝尝。

    纪彬稍稍放心,对焦家人都如此,至于他这个捎带的?肯定也是没什么事吧?

    等焦家人七嘴八舌说完,纪彬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毕竟他跟焦家人一样,在那些大人物眼中只是种棉工具人罢了,谁会跟工具人为难呢,要为难也是跟党争的人过不去。

    就像是狮子跟老虎打架,谁会在乎地上的蚂蚁,若是他们真的低下头故意跟蚂蚁过不去,只怕也是气数尽了。

    两个时辰过去,众人倒是越聊越开心,也不知道焦家人是不是天生有乐观的心态。

    至于焦家主看着纪彬的表情,见纪彬笑着摇头,就知道按照他的分析,应该是没什么大事。没大事就好。那他就放心了啊。

    不过焦家主还是道∶”纪老板,你觉得这件事要怎么办?”

    现在说的,就是太子要召见他们的事了。

    纪彬笑∶”大家安心等着就好,要我说他们也不会为难咱们。”

    焦家人小声欢呼,心里明显一松。

    等到他们去张罗中午吃什么,纪彬跟焦家主低声道∶”咱们都住到宅子里了,若是太子召见我们,必然会给消息。上次不是也说了,等着消息就好。”

    焦家主点头,又道∶”汴京的事,会不会牵连到我们?”

    这谁也不好说,不过如今看来,似乎跟他们没有关系。

    纪彬道∶”写书的事先停停,外面人问了,特别是那八家问的话,就说咱们写不来,等等再全。

    ”明年种棉花的时候,把该教的全教了,然后离开京城。””总觉得这两年内,汴京会有巨变。”

    不是纪彬危言耸听,而是党争到这种地步,难免会殃及池鱼,他们还是快些开溜的好。

    先前太子在边关大胜归京,然后禹王就被赶到宿勤郡那种穷乡僻壤,之后借着棉花带着巨额财富跟很好的名声回来。

    彼此你强我弱,你弱我强,看起来像是回合制游戏一样。可实际上,肯定比他们要看到的凶险。

    所以能离开汴京就先离开。

    等哪一方彻底落败,太子之位也彻底稳固,那汴京还是天下第一的城池。还是值得游玩居住的。

    焦家主点头。

    说实话在教导各家种棉的时候,肯定是有所保留的,毕竟是自家的技术,教起来肯定心疼。现代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古代了。

    可现在家人安危可比技术重要得多,等明年把该教的全都教了,全家一起离开汴京吧。估计那会也不会有人拦着他们。

    焦家主有些后悔∶”早知道今年就全教了,说不定就可以离开。”

    纪彬笑∶”没事,能有什么大事呢。咱们安心等着吧。”

    这天塌了总有个高的,各家还需要焦家人,根本不会有什么小动作。这就是有技术的好处吧。

    焦家主点头,总算是安心了,再说不安心又能怎么样,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太子召见吧。

    如今是十一月初九,也算是年关前面。

    如果放在邑伊县那种小地方,大家都在准备准备停工的事,毕竟天气太冷,也该休息了。可像汴京城里百万人口,一直到年三十,可能还有店铺开业,毕竟人口众多,哪哪都热闹的。人口多的城市,平均温度还会比其他地方高个几度,也更适合人生存。这点在现代是有研究证明的。怪不得人们都喜欢往大城市跑。

    但毕竟是过年,该有的热闹还是有的。

    像那些百戏游人,如今都聚集在汴京城十二处大小瓦舍里,日日笙歌,昼夜不停。

    只能说不愧是汴京城。

    纪彬也安心在焦家住下。

    不过趁这个机会,他们还在秘密写书。

    也不是他们想是写着玩玩。

    就算有心人想打听,也觉得一群农人,一个小货郎,能写什么书?大多是不放在心上的。觉得他们瞎胡闹而已。

    别说古代了,现代有个种庄稼的老汉说自己要写本农业相关的专业书,估计也不会有人信吧?更别说焦家人一群人里,写信比较通顺的,只有焦家主跟焦十五两个人。其他人的字约等于鬼画符,甚至还有鬼画符都画不好的。

    但在古代这种知识水平,已经是平均以上了。可这种知识水平,离写专业书,还有长长长的距离。

    其实纪彬真的做起这本书的时候,问题也是很多。

    他心里有个大概的模板,比如在目录上先写总论,大概讲一下棉花普遍种法。

    然后是每一个章节对应一个地方,比如宿勤郡种棉法,着重写宿勤郡那边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等等。

    还有各地的病虫害怎么防治,肥料怎么用。

    等纪彬着手开始做,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农业科学家了。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若是真有学农的人穿过来那就好了啊!他这个写书半吊子,跟农业半吊子,只能一点点推进。

    可时间慢慢往前,书是有些进展的,太子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

    别说焦家人了,就连纪彬也有些疑惑。

    他们十一月初八到的汴京,如今十一月十八,按理说太子应该早就知晓了。可迟迟却没有动静过来。也许是太子公务繁忙?

    这是极有可能的,毕竟他们不过是小人物,就算是排序,也要排很久。

    纪彬跟焦家人强行安心下来,继续琢磨这本种棉的书。俗话说三个奥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能也没错?

    不过现在基本上是纪彬来总结归纳,柴力,还有焦十五帮忙誉写。

    至于焦家主则把各个地方不同的种棉方法写出来,其他焦家人则口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