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货郎》 第82章 第 82 章(第4/5页)
子有这么深的滤镜。
太子见焦家人跟他的事时候,甚至都没说过让他们相信太子,效忠太子的话。可人心已经在慢慢偏了。
纪彬扶额,他还在感慨焦家主加急著书,自己不是也把谢阁老救出来了。差不多差不多。他们都差不多。
既然两人是长期住,那还是安排到客舍里比较好。
私塾旁边的客舍两间房一个院,如今又住进去焦家两兄弟,简直是从来都没有空闲的时候。他家的客舍使用率可以说极高了。
估计等他家宅子建好,这房子才够用吧。没办法,有朋自远方来,肯定要招待啊。
有焦家人到了之后,不少人都过来询问种棉的时候,焦十一很是感动。
其实各个地方种棉的人家,已经开始收钱开课了,毕竟当初焦家人也是这么赚钱的。那些不请他们过去的门户,也是怕当着他们的面赚钱不好看,所以不请的。
能做到询问焦家之后再教人的,估计只有纪彬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形式,可还是让人感动。
反正焦十五觉得,焦家主现在最佩服的两个人就是纪彬跟太子,甚至纪彬还要稍稍靠前一点。这也是有道理的。
反正书都要写出来了,焦氏棉的名声也出来了。教,都可以教。
还有纪彬家的棉花种子保存得不错,卖,全都卖。
可是真正到卖种子的时候,纪彬想了想,竟然联系了王知县,让王知县帮忙售卖,理由是想请知县老爷帮忙,因为买的人太多,他照顾不过来。实际上是暗暗跟汴京那边配合。
当然了,以偏远地区的小县城来讲,没人能想到是配合,只会觉得纪彬在阿谀奉承,把卖棉花种子的好差事,好名声送给当地知县。
至于为什么说买棉花种子是好差事?这还用讲吗。
现在谁家不想种棉花?谁不知道棉花好?这都不用讲了。
就算以邑伊县这边风气,都是必须开荒才能种棉花,可那么多荒地呢,开荒怎么了。
有些荒地甚至都不用买,只要你连年耕种,土地都能算是你的。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土地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重要是买到真实可靠不骗人的棉花种子啊!纪彬家就是真实可靠的代名词。
各家来买棉花种子,肯定是感激他的,可他不卖,让知县帮忙售卖,那感谢的人不就成知县了?不仅是感谢,还要承人情,人情可太重要了。
所以王知县听到这个事的时候,也是忍不住惊讶。以纪彬的能力,不过是卖个棉花种子,怎么需要他帮忙?
可是在纪彬的极力”请求下”,王知县”勉为其难”接下这个事,看向纪彬的眼神,就跟看自家子侄差不多了。
要知道棉花种子就那么多,说是七万斤的重量,但卖给谁,不卖给谁,这要看人脉的啊。原本纪彬来收这份人脉,如今变成自己的。等于白白卖个好。
棉花这东西,还是跟其他物件不同,这个人情可太值得了。
至于听到棉花种子的价格?
王知县忍不住道∶”你真的要卖这样便宜?你我关系不错,也用不着这样啊。&039;&039;
去年能买到真种子,黄家可是吃了大亏。
今年为了不重蹈覆辙,大家想买真种子,可都会找靠谱的。所以贵点也是没关系的,反正棉花一收立刻回本。就算纪彬买到两百文一斤,那也是有人买的。
可他偏偏不,一斤棉花种子,他只收二十文钱。这也太便宜了吧。
而且这事交给王知县做,大家肯定不仅感谢纪彬,也感谢王知县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王知县让纪彬调整价格呢。一个当官的官声,可太重要了啊。
王知县觉得,如果按正常进度,自己要是做了这样的好事,他连跳两级当个五品官员都够了啊。还有比这样让利于民的事情更好的表现吗?
所以王知县已经在疑惑了,是不是纪彬做了什么大错事,要让他隐瞒,这才如此行事啊。
纪彬也只是笑∶”这棉花种子本就是富余的,我留了五干斤已经够本村用的了,所以这些种子卖什么价格都一样,反正我是不亏本的。”
这还用说?他的棉花可是挣了上百万!
纪彬低声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也是想做些好事,回馈乡里。所以借用您的名号了。””挣钱挣多了,还是散些财安心些。”
竟然是这样。
不得不说,纪彬确实是个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啊。
平日里不见纪彬信什么儒释道,没想到竟然是想给自己积福。
王知县终于被纪彬”说服”,接下这件差事,七万斤棉花种子被下面农户纪彬恳切送过来,只求知县老爷帮忙。
知县老爷念及百姓不易,收下这棉花种子,让衙门的主簿们帮忙售卖,等全都卖完,每斤还会分五文钱给到街门。
王知县还说了,衙门分文不取,全都给到做事的人手里。
消息一传开,整个邑伊县的人震惊了。不对,整个春安城的人都震惊了。
天底下还有这样和睦的当地父母官跟百姓?
听说那农户纪彬丝毫没有不情愿,而是真的遇到困难去找知县求助的,好像是去他家买种子的人太多,他没办法,所以才请知县帮忙。
县衙里面的主簿主管农桑,所以接管此事。
而且在当地知县跟农户一斤棉花种子的低价卖给邑伊县百姓。特意说明了,每家只准用荒地种,而且家里有多少地,就买多少种子。
多的不能卖,若是想低价买了,高价卖出去,当众杖责二十,反正条条框框就是不准人钻空子。
县衙还贴心标注了,一亩地只需要两斤半的种子,谁都不要多买。
这邑伊县以前不出名,可没想到当地父母官竟然这般厉害,怪不得近几年邑伊县发展得这样好。
王知县最近都被夸得有点飘了,还是知县夫人提醒他∶”这跟你有什么关系?还是人家纪彬给你的名声,人若是看不清自己,那必有灾祸。”
被知县夫人已提醒,王知县才恢复以前的谨言慎行。
等到本县买得差不多了,还剩下一两万斤,这些则卖给跟王知县相熟的县城里,价格不变,只是要那些知县们自己来取。
不得不说,这有博得不少好名声。
纪彬听着外面的消息,他知道自己的七万斤种子不过是星星之火,只让本地的种棉事业前进了那么一点点。
可等这么些一点点把棉花种起来,七万斤的种子,足够两万八干亩荒地种起棉花。明年他们的十几万斤棉花种子又会分散到哪里?后年更多棉花种子又会送去哪?
而这里的事会不会被汴京的太子敏锐捕捉到,以此为样本,让圣人知道,棉花推广真的很简单。这是自下而上,人人都渴望需要的东西。
等到南军国适合种棉花的地方,都能廉价拿到棉花种子,那还有人能用棉花价格逼死棉农,还能有人诱引江南百姓卖儿卖女卖田地追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