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87章 第 8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货郎》 第87章 第 87 章(第2/5页)


    如果不出意外,酸果酒在春安城原本的价格是十八到二十文,经过这件事后,一定全都是二十文,不会往下少了。

    说到底,还是买酒的人吃亏。

    可酸果酒不仅卖春安城,还有隔壁无仙城,无仙城则是按纪彬说的,他们家不经过春安城,而是把中转换成离无仙城比较近的盘临县。

    这个没有入城费,还跟之前一样,无仙城用边多跑一天的路,也花费不了太多的钱。

    最麻烦的是宿勤郡

    想要把酒送到宿勤郡,春安城是必须要经过的。

    所以这边就要出个入城费,还有出城费,加起来就是收一车货物十分之一的银钱。

    酸果酒原本就是便宜酒,买到宿勤郡的时候,因为路费原因,还涨价了十文左右,如今再加上十分之一的出入城费用。

    纪彬估计着,宿勤郡那边要么再次涨个十五文左右,要么放弃酸果酒。毕竟这本就是便宜酒,若是花大价钱买酒,怎么不买更好的?现代话来讲,就是性价比不够,就算还有买家,数量也会减少。

    所以统一算下来,纪彬对里长道∶”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八十万斤的酸果酒,降低产量,降低个十万斤左右吧。感觉应该会卖不出去。”

    毕竟因为入城费的时候,春安城的酒坊至少有一半的酒楼酒肆不再买酸果酒,宿勤郡那边更是少了八成销量。

    如今暂时减产十万斤,已经是保守估计。

    里长虽然在点头,但心里不由得感慨。

    从酿酒坊开业之外,一直是高歌猛进,每个月的销量一直在增加,还从未有过这种时候。但越是这种情况,纪彬就越可靠。

    不是他早就着手准备,他们这边只会更加猝不及防。甚至当初从春安城得来的消息,也是靠着纪彬的人脉关系。

    里长想了想道;”既然减产十万斤的酸果酒,那伙计们呢?”

    这话虽然说得不明显,但意思显然是不酿那么多酒洒,是不是可以裁员了.,

    纪彬摇头∶”伙计们的月钱才多少,不影响整体。”

    ”既然他们靠了我们过日子,若是动辄就辞退他们了,,那岂不是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再说,这些事早晚都会过去。”

    纪彬心里比谁都明白,这只是一个阶段。

    而且这种日子不会长久,只要谭刺史腾出手,他就不对这些事视而不见,毕竟春安城代表了他的政绩,他也不会让自己的心血就此没了。

    再者讲,就算春安城一直如此,那不出五年内,兰阿巷子必然名存实亡。

    到时候作坊要是能搬来纪滦村附近,那可就太好了,不过这都是最坏的打算,纪彬只是未雨绸缪而已。

    现在还走不到那一步。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内情,但见纪彬一点的也不慌乱,自然也就镇静下来。不管是邑伊县还是纪滦村,又恢复往日的平静。

    外面怎么闹,也要过日子不是?

    酿酒坊的杂事处理完,刺绣坊反倒跟往常一样。

    主要是引娘太淡定了,每日算账结账,谁问她入城费的事,引娘都只是笑笑,让大家安心做事,若是有变动都会提前讲。

    所以荆姐来的时候,还对刺绣坊的安静有些惊讶。

    要知道荆高庄的织布坊里面可不平静,整个村子都依靠桑农为生,大家都在考虑,到底是老老实实压低利润,还是提高价格。

    但荆高庄毕竟一个庄子都做这个买卖,分到每个人手上的钱自然没那么多,谁愿意吐出自己的利润。

    像纪彬家的酿酒坊可以绕路售卖,但荆高庄织布坊,还有纪滦村刺绣坊,都是必须经过春安城的,绕都绕不开。

    荆姐安抚很久,这才从荆高庄出来寻纪彬引娘。所以看到引娘把刺绣坊安抚的很好,难免有些惊讶。

    荆姐来的目的,自然是问问纪彬他们的刺绣要怎么送过去,但不等荆姐说话,纪彬就拿出一份早年的文书。

    纪彬;”荆姐,你可记得桑农一行属不属干经商?”

    荆姐对这个自然知晓,他们当然不属于。种桑树养蚕,是地地道道的农业。

    等等,竟然是农,那就是说出入城的费用,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永义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圣人登基之时,就提到过农税的事。

    古时大多朝代重农抑商并非是一句空话,按现在的话来讲,很多农产品下令不收税的。荆姐他们的荆高庄平日交税就不多,也是因为这个命令。

    不然邑伊县有个荆高庄,为什么税收还很低?就因为他们是农产品啊。不像酒税茶税等等,那都是重点征收对象,而农却不是。

    荆姐忍不住道∶”我竟然给想岔了,有圣人这条令在,我们荆高庄,还有你们刺绣坊出入城门都是不用交钱的。”

    毕竟出入城虽说巧立名目,但也是在税收当中,自然可以不用给钱。谁让他们做的是农桑?

    若是强行收钱,则是跟圣人的令作对。

    这世上跟谁作对,都不要故意驳斥圣人的令啊,老就是个例子。

    如果不是纪彬知道有这个条例,那他们岂不是乖乖给钱了?

    他们乖乖给钱,人家春安城收钱的人也不会提醒啊!等再次反应过来,那已经给成习惯,以后不得不给。

    荆姐实在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这么轻而易举地过去。

    其实不怪荆姐没想到,而是许多惠民政策大多数人是注意不到的。

    毕竟很多人觉得朝廷衙门离他们太远了,就算有些好政策,他们也没有渠道知晓。

    但纪彬不同,纪彬就喜欢扒文书漏洞,就爱扒扒律法老还在身边,很多文书可都是经他手才出来的。

    当然了,虽说刺绣坊在南军国的律法里也属于农,也不需要多交税。可他每个月还是按商税交钱给邑伊县的县衙。这也算他跟县衙知县,主簿的默契了。

    那边知道他不用交,他也晓得不用交,可多交是好事,也就一直这么默契下去。

    不过昌伊县这边,是他愿意主动交钱。跟春安城那种完全不同。

    所以纪彬拿出的态度也完全不同。

    都说做生意的人要长几十个心眼,这可一点都没错。什么利润可以让,什么利润不能让,全都是有说法的。

    等送走荆姐,纪彬知道这事差不多定下。

    但也跟荆高庄那边约好,新条例实行以来第一次送货物,纪彬跟荆姐都要跟着押车,不管发生什么,他们当东家的,都要心里有数。

    不过纪彬看看引娘,他准备带引娘一起去瞧瞧。到时候也观察一下,春安城那边到底怎么个收费法。

    现在是七月十号,等到二十号的时候,荆高庄跟纪滦村的货物一起运往春安城看看情况。也为整个昌伊县的商户们探探路。

    这消息迅速传出,不少人都等着纪彬这边的消息。

    不知不觉中,邑伊县的商户似乎都拿纪彬当主心骨,总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