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89章 第 8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货郎》 第89章 第 89 章(第5/5页)

们正在进入农闲阶段。

    也开始一年一度的秋社,差不多就是庆祝丰收的活动,再次雇佣这些农人们,就等九月十月,到时候不管是棉花地,还是麦子地,都要种上油菜。

    不得不说,一年到头种这么多东西,真的很辛苦。

    可农人们拿到最后的赏钱,也是兴奋得不行,原本在纪彬这里做做农活,一天就有四十文钱,虽说不是每日都有活干,但总是补贴了家用。最后还有赏钱,也是意想不到的。

    拿到最后红封最多的,当然还是纪老爹,毕竟他既管事,又下力,得了三十两银子。再加上之前伺候棉花地的红封,纪老爹今年的收获也是不小,这也是他应得的。至于什么儿子亲情那些,就别想了,好好过日子别瞎闹是真的。

    其实算下来,不然怎么说粮食便宜伤民呢。

    纪彬这边五百亩的地,算下来才能卖四百五十两银子,去掉人工费,去掉平日的肥料,种子,其实赚了不到二百两银子。

    不是纪彬给的人工太高,而是种田别说在古代了,在现代都是体力活。

    这还是家里有水源,有些水源远的地方,还要买水灌溉,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落在手里的没几个

    能够吃就可以了。不然朝廷怎么还要提高粮价,就是这个原因。有些时候,不是价格越低越好,凡事都有个平衡。

    现在的纪彬心里更安稳了。手里有粮有油,一点也不慌。

    任外面翻天覆地,他这里还是过快活日子。

    在纪彬没事看看自己满当当粮仓高兴的时候,周小公子终于到纪滦村了。

    这一路走了十多天,八月十三才到的纪滦村。

    原本以为进村的路会很难走,没想到这一路上都有人经过不说,路还非常好,甚至比宿勤郡到春安城有些官道都平坦。

    周小公子也能少受些罪。

    到了纪滦村之后,更是让周小公子震撼,他不是没去过什么村子里,但哪个村子像纪滦村这样,竟然有不少新房子不说,还修得都挺好看。

    跟春安城宿勤郡那边比不了的,但都是干净整洁的院子,还有宽敞新盖的房屋。从外面看着,就知道这个村的不同。

    更明显的,是那条白色石子路的分界线,分界线西边坐落着两个大作坊,还有一处私塾?更有个马球场,马球场后还在盖大宅子,再往左则是一排客舍?

    这样整齐的规划,谁看了不喜欢。

    当初自己路过邑伊县的时候,还被地痞劫持,用了计谋才逃脱。短短几年里,邑伊县变化竟然这么大。

    周小公子的马车刚到,纪彬就出来了,自然是村里人跟他讲的。

    纪彬也没想到周小公子会真的来,还带了四个小厮,一个车夫。

    但他刚到,自然也没精力谈事情,而是安排到客舍里歇息,他的身体确实不怎么康健。等他休息一会,然后再聊天。

    引娘安排人去给他们做些吃食,大家都休息休息。

    纪彬见此,心里已经明白什么,既然是周小公子亲自过来,看来周家那边,真的完全脱离他的掌控,否则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

    没记错的话,他离开的时候,那边才刚刚开始讨论棉价的事吧。估计周小公子也会带来棉价的消息。只等他休息休息再说了。

    等到第二日,周小公子才起来,他身上还带了些药味,但休息一晚,脸色已经没那么苍白了。

    他过来看见纪彬,拱拱手道∶”多谢款待了。”

    纪彬笑∶”倒是让你舟车劳顿,只是宿勤郡我不太想去,也就没过去。”

    此时纪彬家院子里,也就是纪彬引娘,柴力陈乙都不在,他们没事的时候都会去宅子那帮忙。甚至狼大狼二都在外面撒欢。

    引娘端了鲜果上来,自己也去刺绣坊忙事情,院子里就剩下纪彬跟周小公子。

    周小公子这才道∶”不去是好的,若是搅和到禹王跟太子中间,那也就完蛋了。

    纪彬挑眉,没想到这位竟然说得如此明白。”你的庶兄真的跟禹王有联系?”

    ”对,你也不是也有所怀疑,所以拒绝来定价吗。”周小公子已然明白纪彬的可怕之处,一点细微未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两人现在隐隐有一条船的感觉,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但周小公子还不知道,纪彬很多事情比他了解的还要深。

    纪彬没说是,也没说不是,毕竟那边的事,不是他们可以议论的,也不是跟周小公子议论的。

    周小公子见此也不生气,开始说他知道的情况。以此来纪彬这的消息。

    周小公子从宿勤郡出发的时候,已经打听到周家那群人的定价,他都能看到周家庶长子收到的信,自然也知道内情。

    宿勤郡周家,想要伙同整个宿勤郡棉一两。

    没错,六千文。

    比去年本地价格,高了四千文不说,甚至比去年江南那边的价格也高了五百文。

    纪彬皱眉,这个价格已经不能用夸张来形容,明摆着要整个南军国来扛高棉价。

    也有人问,卖不出去怎么办。

    周家给出的答案是,整个南军国的棉价都被他们控制。

    全都买到六千文一两,偶尔有些漏网之鱼不是大事,只要宿勤棉,汴京棉联合起来,就能控制整个南军国棉价走向。

    那些人不按这个价买?那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说,那干脆不用棉花了,反正以前也能过。不用?

    不用就等着被人耻笑吧,禹王会带头耻笑他们,到时候看看哪家不买,哪家不掏钱!

    作者有话要说∶盖房子!屯粮食!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