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142章 第 14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货郎》 第142章 第 142 章(第4/5页)

堂大臣眼中,那就是个不惹事的穷地方,也就这个想法而已。

    谁能想到这一平乱立刻加深了联系。

    哪个人不因为这件事称赞圣人,说这都是圣人功绩。

    那肯定是新皇的功劳,当初去平乱的,都是他的人,那会他已经主持朝政有段时间了。

    新皇见此也是挑挑眉,吩咐御膳房做海鲜,这里几百斤海鱼,还能分发给朝廷各家。毕竟是深海的鱼肉,刺少味鲜,不管谁都要夸一句的。

    可再看看纪彬送来的信件,又是要焦炭,又是要人手。但能不给吗?给,只要纪彬要的,都拨下去。

    新皇身边的内侍还有些不解。纪彬费这么劲送那么多鱼来做什么。

    新皇笑笑,能干什么,还不如让大臣们看看,兴华府这边很有用处,让汴京多关注关注。只有多关注了,才能给予重视。

    要纪彬来讲,也没那么复杂,他就是想来刷存在感而已。

    他们这地方那么远,如果再不刷存在感的话,汴京那群人怎么记住他们呢,不记住他们,怎么要银子要东西呢。

    之后怎么合理让他们帮自己宣传兴华府的东西?

    反正这次送东西,让汴京龙颜大悦,又因为海鱼确实好吃,让兴华府稍微有点名气,在大家口中再也不是那个很乱的兴华府,而是变成大家心目中鱼肉海鲜还不错的地方。

    这就是刷刷声望,有时候会更好办事。这件事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巡盐使先来了。

    之前就说过,因为原来知府私卖盐矿的事,新皇设置巡盐使一职,就是为了督查全国盐务。如今兴华府就是第一站。

    兴华府大大小小一共六个盐场,如今只开了半个,供应周边的百姓。

    在八月初五巡盐使到了兴华府,开了三个盐场,允准兴华府不仅可以供应周边百姓,还能凭借盐券买卖。

    这意思就是说,兴华府可以买卖官盐了!

    要说卖盐的收入自然不用说,可以直接养活整个兴华府百姓。

    只是重开盐场,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且来了个巡盐使还会跟知府分权。

    晁知府跟巡盐使忙得厉害,不过能让兴华府更富裕,这晁知府自然不会顾虑那么多。赶紧开盐场吧,又多了个收入啊。

    不过巡盐使忙着这边的事,还是私下打听了下纪彬。

    这巡盐使是户部一派的人,跟谢阁老一脉和而不同,虽然新皇在潜邸的时候都已经追随,但很多时候意见都不一样。

    之前大家有共同的敌人,那边矛盾还能掩盖得住,现在新皇登基,这势力纷争必不可少。那户部也是位老臣了,巡盐使虽说是他的学生,可更像个纯臣,所以才会被新皇派到兴华府来,可情理上还会稍稍偏向户部尚书。

    只能说里面的纠纷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说得完,更不是非黑即白,否则这些人也不能在官场上待这么久。

    但不管他跟谁合,谁不合,都会对纪彬感兴趣。谢阁老喜欢纪彬,那是欣赏他聪慧正直。

    户部尚书觉得纪彬不错,那是因为纪彬能挣钱有远见。

    不管哪方面讲,巡盐使对纪彬的关注自然多了很多。

    按理说纪彬已经是正三品的官员,跟他这位巡盐使同级别,可毕竟那位是特准特许,跟他这种科举门第出来的不同,所以两者还没什么接触。

    看纪彬的态度,应该也是不会主动过来。

    甚至不会因为他是正三品的官员就对兴华府正四品晁知府的事指手画脚,这在很多人那都是少见的。

    一般来说这种从底层出来的官员,都会稳不住心态,被别人吹捧就飘飘然。

    巡盐使虽然好奇,但也没想去招惹,毕竟为了他跟晁知府平级,他这个巡盐使也只不过是四品而已。

    原本过来的时候,还要担心纪彬那边会不会压着他,没想到人家对他根本不感兴趣,一心在捣鼓出船务司。

    晁知府好歹也当了大半年的知府,对这位身份尊贵的巡盐使有些了解,但他就当什么也不知道。管他呢,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哪管这些人的弯弯绕绕。

    现在的晁知府心里甚至隐隐觉得,在外面外放做官,似乎比卞京要自在的。可这话却不能说出来,否则跟其他官员就不一样了。

    并非人人都是纪彬,人人都可以与众不同。

    晁知府只想操持好兴华府,顺便赶在年前把老婆孩子接过来,他今年三十四,最大的孩子七岁,原本以为兴华府太过贫苦,不好让妻儿跟着受累。

    但现在条件好些了,这才开口接妻儿的事。

    晁知府一边挂念兴华府百姓,一边挂念妻儿,这位巡盐使满腔朝堂争斗的心思,全都歇菜了。

    好好做事吧!

    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干什么!

    纪彬当然知道巡盐使过来,也只是知道而已,江志乌革,乃至柴力都问他,要不要去兴华府看一眼。

    纪彬的回答是∶”看什么看,没意思。”

    这是真的没意思。他这边事情还多着呢。

    最重要的是,眼看八月十号,他的船队应该已经到了汴京。

    虽说一路上都收到书信,但毕竟自己没过去,还是不了解汴京的情况。

    他这次运送二十多万斤的货物,其中大半都是自家的。虽说酒跟刺绣十分有信心,陶罐丝绸也有信心。

    但他也好,邓杉家,荆高庄,这都是早就小有名气的产业。

    纪彬跟更担心的,还是小作坊的物件。

    不知道那三十多家小作坊的物件能卖出去多少,哪些东西受欢仰,哪些东西不够好。第一批船运,就会迫使很多作坊转型,但也会有很多作坊跟着发财,就看这次的了。

    八月初十,汴京码头。

    汴京的码头船只排成长队,触船昼夜不断,南来北往的货物都会运送到此。说句丝毫不夸大的话,每月到这里的大小船只数以万计,货物更是极多。所以不是好卖的货物,根本在这里做不下去。

    汴京皇城里的人什么没见过,什么好东西没玩过,你东西若是好,圣人都会差人来买,东西做得不好,很快就会消失在集市之上。

    经过经久不衰的,必然有其本事。

    就算汴京物件厮杀得如此厉害,每日还是有不少人船商怀揣发财梦想到达此处。

    曾经有个玉石商人,拿了几块好不容易弄来的石头,直接卖出千两银子,一夜暴富的传闻,现在还在坊间流传。

    在汴京这种富贵地,如此的传闻还有很多。

    也怪不得大家争先恐后往汴京送新奇物件。汴京城内的百姓自称骄民,更是有道理的。

    反正纪彬的两艘船,甚至是前边骆家八艘船到宽阔的码头时都在排队,而且在茫茫船只里丝毫不起眼。

    平老板此时却带着管家到了此处,先跟骆家主道谢之后,也就没有旁的言语了,骆家主经常走水运,根本不需要平老板招待,他家在汴京也是有落脚的地方。

    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