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七十年代韩小英》 100-110(第16/17页)
就不再重复,咱们接着往下说。”白校长为了给这几个人培训,下足了功夫,做不了不少笔记。
“在坐的同志都是第一次当老师,没有一点教学经验,可是下个月学生就要开学了,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同志们准备,只能尽快适应接下来的工作,如何提高教学授课的能力,想必是大家最关心的……”
白校长一口气给大家总结了十几条,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记着,这次机会实在难得,她们遇上了这位认真负责的好校长,不然谁给做她们培训,现在好多的临时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都是瞎子过河自己摸索着前行。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一个月之后六人全部培训合格,没有一个人掉队。
八月末,学生开学,被命名红星小学的军区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韩小英被分到四年级当班主任,同时教四、五两个年级的数学。
第110章 他不冤
红星小学, 两排砖瓦房,一个大操场,五个年级, 每个年级目前只有一个班,除了一年级学生多一些, 其他年级学生都不多。
韩小英带的四年级, 班里只有二十三名学生,五年级人更少,才十七个,不过以后随军的家属会越来越多, 孩子肯定越生越多,生源不愁。
第一天开学事情比较多, 报名,登记, 收费,发书,然后领着学生熟悉教室,打扫卫生。
一上午下来, 韩小英嗓子都说干了,好在四年级的孩子不像一二年级的小豆丁动不动就哭鼻子, 除了个别的皮孩子闹了点儿, 她交代下去的事都会主动去做, 不用她时刻盯着。
乱糟糟的开学日过去了, 捋顺了学生,就正式开始上课了。
经过一个月的岗前培训, 韩小英现在很有为人师表的样子, 不禁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给学生们上起课来也是有模像样的。
她讲课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调理清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即使白校长跟几位老师时常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她也不会受到影响,紧张得手抖话都说不利索。
正因为她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就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白校长才决定让她带四年级,当班主任。
白校长带五年级,交语文兼顾品德,钱舒羽带三年级,徐慧洁二年级,这两位都比较稳重,学识也扎实,郝小玉性格活泼,就让她带一年级,另两位老师有特长,一个教学生音乐跟常识,一个教地理跟画画。
六名老师加校长一共七个人,没一个人闲着,唯一的校工是个腿跛的老头,负责看大门跟上下课敲钟。
苗嫂子家的儿子刘庆丰就在韩小英的班里,这孩子跟韩小英熟悉,开始叫婶子,现在改叫老师了,他人缘不错,开学一周被同学们选为班长。
徐慧洁的女儿楚雪莹也读四年级,很秀气文静的一个小姑娘,学习好,被推举为班里的学习委员,
有了班干部韩小英就轻松多了,作业有人收,纪律有人帮忙管,学生到点放学,她随后跟着下班,适应了工作之后,也就不累了。
韩小英回到家,谢平安还没回来,她拿着篮子去菜园子里摘了几把豆角,找了两根黄瓜,拔了几颗葱。
回屋洗洗手把饭做上。
她饭没好呢,谢平安就扛着个大包裹进来了。
“谁寄来的包裹?”韩小英纳闷的问。
“郑家和寄来的,”他上午收到的包裹单,下午就给取回来了。
韩小英拍拍手,找出剪刀把包裹拆开,里面有一袋子面粉能有三十斤,几大包干货,还有几十个咸鸭蛋跟两只风干鸡,一大卷卡其色布料,最下面放着一封信。
信是谭雅婷写的,韩小英打开后从头到尾一气看完。
谭雅婷在信里说了,面粉是郑家和的一点心意,干货是肖兰进山采的,咸鸭蛋跟风干鸡是宋大夫家给韩小英的,布料是谭雅婷从惠城弄来的,每件东西都有出处。
最后谭雅婷在信里说,张建设前段时间死了,出义务工时跟别村的人打起来,被推倒头磕到石头上,当时就不行了,留下个女儿还不到三个月大,张家为这事儿闹哄了很长时间。
韩小英看完信愣住了,她以为自己重生了会改变很多事,没想到还是没能改变张建设的死局。
只是前世,张建设是今年冬底死的,她当时刚生完孩子,身体不好没有奶水,正好赶上村里杀猪,张建设去给她买猪脚下奶,没想到跟村里的屠户发生了争执,被一刀毙了命……
这辈子提前了小半年,张建设死了,同样留下个孩子,只不过留下的是个女儿不是儿子,其实很多事情还是不一样了。
“媳妇儿,你想啥呢,锅要糊了!”见她看完信就开始愣神,谢平安眼神闪了闪,不过没问。
他转身进了厨房,揭开锅盖,把锅里炖的豆角盛出来。
锅烧干了,豆角炖得干巴巴的,好在没糊,还能吃。
韩小英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跟进厨房解释道:“谢平安,张建设死了。”
“张建设?就是宋家堡那个打过你主意的?”他还记得呢,为这事儿小英还去公社告过状。
“嗯,就是他,你说好好一个人就这么没了……”韩小英复数了一遍张建设的死因,然后叹道:“可怜的是孩子,还不到三个月呢。”
谢平安见多了生死,对张建设的死没她这么感慨,“因果是张建设自己造成的,他要不是性格冲动易怒,好好的出个义务工为什么要跟人干架?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解决?他死的不冤!好了,别想了,把东西收起来吃饭吧。”
韩小英点点头,一边把包裹里的东西分别放好一边念叨:“郑家和怎么邮来这么多面粉?”这是怕她吃不惯东省这边的面粉吗?
“等过两天弄些这边的特产给他们寄去,媳妇儿,这块布料不错,正好给你做身衣服。”谭雅婷从惠城弄来的料子一看就不错,谢平安给放到柜子里。
“明儿个买几斤棉花,给你跟爸做两条棉裤。”韩小英收拾完,去厨房切了两个咸鸭蛋放到盘子里端了出来,“这咸鸭蛋看着不错。”
“是不错,棉裤我不用,我有部队发的够穿。”谢平安拿起筷子挖出鸭蛋黄送到媳妇儿碗里。
“那也再做一条,又也不费什么事儿。”两人吃着干巴巴的豆角,跟冒油的咸鸭蛋,说着家长里短,很快就把张建设的死抛在脑后。
一些无关紧要的人,韩小英当然不会放在心上,谢平安也没再提起。
随着节气的变化,天气渐渐转凉,韩小英用谭雅婷寄来的布料做了件双排扣的收腰风衣跟一条直筒裤,她穿在身上修身又干练,特别有型。
没隔几天郝小玉也照着做了一身,只是她个子太矮,风衣做得太长,穿起来不如韩小英好看。
徐慧洁背地里嘲笑她东施效颦,她知道后,气得她恨不得把新衣服剪了,以后再也不穿了。
现在家属院跟学校里,经常有人拿郝小玉跟韩小英做对比。
她们两个同岁,一个叫小玉一个叫小英,长得都很漂亮,又都是学校的老师,性格却迥然不同:一个开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