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50-60(第8/18页)

 包青青一回到汴京,就埋头去查大宋累积的陈年旧案,一边查案一边想结合宋朝的情况写一本法医书籍,在大宋刑狱机构推广;

    武状元吕剑兰已经忙着去“调/教”自己的新属下,誓要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坚决不能让宋朝的弱兵再次出现;

    吕剑兰的爷爷,哦或者说兄长,吕建国,正忙着建立火器监,到处招纳工匠研发火器。

    赵意本人,除了总揽大局,还需要对城市进行改造。

    宋朝的商业贸易一直被人所称赞,大家提起宋朝都城,尤其是北宋都城汴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好一派繁华景象。@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尤其是宋人孟元老南迁到临安,写了《东京梦华录》,怀念汴京的昔日美好,更让人对汴京的繁华十分向往。

    但是繁华之下,却也有很大的风险。

    比如,火灾,和疫情。】

    “火灾怕什么,朝廷有设置望火楼和潜火队,能及时处理。”宋太宗时期,赵光义对天幕的说法不屑一顾。

    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城都有专设“望火楼”和“潜火队”来治火。

    每一个坊巷之中,隔三百来步设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在地势高的地方有砖砌的“望火楼”,楼上有人守望,是属于“古代版本的空中立体监测报警系统”。楼上有士兵日夜执勤,白天用旗帜作为信号,晚上则用灯火作为信号。

    望火楼下是潜火队的营房,这种军营称作“防隅”,数量大概有数十处,以南宋临安府为例,城内十四隅,城外九隅。

    潜火队规模达百余人,所配备的专业救火工具也有许多种:大小水桶、喷洒、麻搭、梯子、斧锯、火叉、绳索、铁锚儿等等。

    当然,这种军营的人数有限,万一遇到特大火灾,还是需要从城外直接调军队过来扑火。

    除了防火队体系完善,朝廷对救火员的奖励也非常高昂。若是救灾成功,将领一次能领到数百贯赏赐,相当于一年收入。普通士兵每次也有十贯赏钱。若是救火时受伤,根据伤势轻重,朝廷也有不菲的奖励(1)。

    赵光义自信满满,只觉得自己除了领兵作战,其余的地方无可挑剔。

    至于高粱河战役的黑历史,天幕已经给出了建议,大不了以后不给军阵图,还可以博一个“虚心纳谏”的美名。

    谁料,下一秒,赵光义就被打脸了。

    【两宋时期,汴京和临安都发生过十分惨痛的火灾。

    宋真宗时期,火灾从荣王赵元俨府邸烧起,从深夜烧到了第二天的中午十二点,王府、朝廷的左藏库、皇帝直接支配的内藏库和秘阁史馆集体被烧,这里珍藏的上万本珍贵书籍付之一炬,太祖、太宗两朝积累的财富被付之一炬。

    荣王府与其他王府连在一起,自然集体受灾。大火烧完王府烧皇宫,烧完皇宫,连烧中书省、门下省、鼓司、审宫院后,又烧到了汴京街头的民居。

    大火烧毁了房屋2000余间,救火而死者1500人,汴京百姓无辜遭殃,死伤无数。

    宋真宗赵恒后来为此下“罪己诏”,这也是大宋唯一一位下“罪己诏”的皇帝(2)。

    但这并不是两宋唯一一次惨痛的巨大火灾。

    到了南宋,短短一百五十余年,史料有记载的临安府严重火灾就有7次,其中甚至有烧毁了十万户人家的超大火灾。

    除了火灾,还有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做得非常差,在人口密集、生活污水无法顺利排出后,首先带来的就是疫情。

    汴京加上临安,排水沟共计二百五十三条,污水直接排入黄河。没有河道就用渗井,地下水的尽头依然是黄河。沟渠有限,人口过多带来的结果就是沟渠、渗井时不时堵塞,生活污水积累,再然后就带来了病毒、虫害、疾病和瘟疫。

    宋朝皇帝选择都城时,首选原因是出于政治,但是从城市建设来看,真的不如长安城和大兴城。

    隋唐时期的坊市制度有一个很有效的作用,厚土墙的坊墙能有有效地把火势隔绝在局部地区,所以隋唐经济最兴盛时期也没有发生宋朝时期这样几乎烧掉了半座城的特大火灾。

    赵意不想等人口繁华时期再临时抱佛脚修沟渠修房子,当然是趁人口还没到巅峰时期赶紧补救。

    宋朝没有坊墙,也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夜市经济的兴盛,宋朝的勾栏瓦舍就成了商业繁荣之地。

    但是木质建筑也的确更为容易着火,所以赵意按照现代的城市规划,把城市分为生活区、商业区、教育区等区域,再通过挖沟渠、种植绿化带、一定大范围内建造坊墙来进行分割。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在大宋人才济济,在建造的过程中不少本土人才在帝王的重视下也显露出本来的才华。】

    “火灾的确是个问题,只是如此严重的火灾,竟然没有拦截下来,官府都在干什么?”李世民完全不能想象,长安城若是发生如此严重的火灾官府无法控制火势会造成多大伤亡,想想就来气。

    听到后面没有坊墙,李世民有些理解,也有些庆幸:“还好长安城有。”

    “宇文恺的确是个建筑人才。”同样的建筑人才阎立德佩服地说起这位前辈。

    宇文恺出身于武将世家,但是自幼博览群书,熟悉历代典章制度,精练多种工艺技能,反而在建筑上成为奇才。

    他参与了隋朝的多个经典大型建筑,大兴城、新都洛阳城、仁寿宫、隋文帝皇陵、观风殿和广通渠等等,都是宇文恺负责的工程。

    大唐时期,把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城,在此基础上再次扩建;隋唐两代帝王都去的避暑行宫,是仁寿宫。

    “立德,你也不差。献陵,昭陵都是你负责营造的,还有翠微、玉华宫、永安宫,长安城外郭和城楼,都有你的功劳。”李世民对自己的大臣赞美的话语那是滔滔不绝,“你这个工部尚书,实至名归!”

    阎立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的弟弟阎立本、未来的工部尚书,看向兄长,对视一笑。

    在场还有两人很高兴。

    一位是皇四子李泰。原因无他,阎立德是他的岳父,阎立德的长女阎婉在李泰还是越王时就嫁给他,被封为越王妃。后来李泰改封为魏王,又改封魏王妃。

    一位是唐俭,唐俭的儿子娶了阎立德的次女,两人是亲家。

    而阎立德本人的母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儿清都公主,也就意味着阎立德、阎立本,都是北周皇帝宇文邕的外孙,阎家也是世家名门。

    大臣们此时不存在什么鄙薄工匠的说法,因为本就都是世家人。

    【卫生环境,对国民身体健康和寿命有很大影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赵意希望宋人首先有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华夏建国之初,首先做的就是“除四害”,消灭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要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携带了许多病毒,会带来许多传染病,比如霍乱、鼠疫以及疟疾、丝虫病、流行性脑炎、登革热等等。

    宋朝在发展商业经济时,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相当发达,但是在古代没有疫苗的时代,外来人口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