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30-40(第22/28页)

今他唯一的亲儿子刚死,只留下一个遗腹子,四哥毫不留情给人家抄了……

    他这般让绿营赢了,也是想让皇阿玛先拿他出出气,别一股脑的发作在四哥身上。

    两人一起回乾清宫。

    出乎意料,康熙帝不但没有斥责他们,还留饭了。

    "今儿这比试不错,都使出了真本事。"康熙帝一边吃,一边叮嘱,“还要多比,更多的兵将参与比。也不要拘泥于形式,山地,林地都可以比一比。就是这比试中的伤亡得定好了,不可比出仇恨来了。”

    胤礽和胤祥心里松了一口气,忙点头,笑道,“谢皇阿玛教诲。”

    魏公公端上来一个垫红绸托盘,径直走到胤祥身边。

    康熙帝道:“这三个望远镜是给十三的,你赏人也好,自己用也罢,只要是用在兵事上就成。”

    他又看向胤礽,“从前阿玛给过你几个,你回去叫人从库房找出来,这东西用在正途上比收藏起来强。”

    胤祥要跪地谢恩,康熙帝抬手拦住了,“咱们父子吃饭,不是在朝堂上议事,不用讲那些虚礼。”

    父子三人又说了些家常,见弘历、弘昼一边儿认真补功课去了,康熙帝挥手让两儿子回去休息。

    进了七月,天气越发炎热,康熙帝奉皇太后到畅春园居住。

    整个上书房也跟着一起到畅春园。

    胤祎、胤禧和胤祜都是第一次来,新奇得很。散学了就拉着弟弟们和三侄儿满园子探险。

    上书房又多了一个学生,老八胤禩的儿子弘旺。

    老八胤禩去四川做巡抚,福晋郭络罗氏也跟去了。为此康熙帝发了顿脾气,斥责郭络罗氏泼辣强悍,骂胤禩“任其嫉妒行恶”。

    他原本还存了让老八远离郭络罗氏之后,多生几个的心思。没想到四川那么远的地方,郭络罗氏尽然不畏辛苦,要继续看着老八去!

    这位郭络罗氏未有生育,老八胤禩膝下只有妾室生的一子一女。

    照弘昼说,这是老八要借助郭络罗氏娘家的势力,且郭络罗氏自己是个爽朗能干的满族女人,是老八的贤内助,两人好着呢。

    老八胤禩和福晋都走了,康熙帝怜惜弘旺没了阿玛额娘照看,接到宫中养育,正好和胤祎一起住在阿哥所。

    至于那位同样没了阿玛额娘照看的格格,康熙帝没过问一句话,她亲娘不是在?

    弘旺是个内向的阿哥,一来就处处跟着胤祎,对弘昼几个小的也友好极了。可能嫡母确实性子强悍,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谨言慎行。

    弘时一边忿忿,一边埋头苦读。

    他没想到宫里读书竟然是这样累的!

    天没亮就起,散学了还有功课,不分寒暑节日,天天都要习武读书!

    就因为他大了几岁,学的就得比小皇叔和弟弟们多。偏小四小五学得还快,先生们动不动就夸他们“聪明好学”,到了自己这边就是“勤能补拙”!

    当他傻,不知道这是说他笨么?

    额娘也日日在耳边念叨,让他争气,让他用功,让他也跟着小四小五去乾清宫用饭……

    哼!打死他都不会在小四小五面前低头!

    啊啊啊!可恶!前天背的书又又又忘了!

    畅春园是江南园林那边的造法,河堤垂柳碧玉湖小荷塘,处处都让几个初来乍到的孩子们感到别致。

    弘历、弘昼“偷”了墨翠和白羽出来“训练”,胤祎几个看的眼都直了。

    “它俩长得可真壮,跟我一样!”胤祜赞道,“飞得肯定高!”

    胤祜是个胖胖的小孩儿,圆胳膊圆腿,肉鼓鼓的。钮钴禄格格和耿格格每次见了,都要笑眯眯夸他长得壮实。再看着自己儿子就要叹气,都是一样的年纪,怎么你俩就光吃不长肉呢?

    弘昼怜爱的摸摸小皇叔的脑袋,肥和壮真不一样儿!

    当然了,他们也不会训鹰。弘昼只是觉得小动物都有灵性,和人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会“心意相通”。

    事实上,他们只是想在满园子疯跑的时候,带上拉风的海东青而已。

    傍晚在湖面上划船,摘莲蓬,钓鱼都是几个孩子喜欢的活动。园子里水多蚊子多,太医院出品的防蚊香囊最好时刻都挂上。

    等发现畅春园里那块水稻田时,弘昼突然记起了康熙帝还培育出了早熟、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不看康熙帝皇帝做得怎么样,单看他个人在文学、历史、书法、天文、数学、音乐、刑律、农政、地理上的造诣,就是个妥妥的博学多才文理兼修大学霸!

    后世学者评价康熙帝只将西方科学用于个人学习欣赏,未推广学习是他的重大失策,弘昼觉得这多少是有些偏颇的。

    康熙帝觉得一株水稻上结的穗多,颗粒大,能花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培育,是他觉得这件事有用。

    在这动不动就旱涝蝗灾雪灾,时不时要打个仗的当下,许多人吃饱穿暖都困难,识字的人少之又少,就别提推广什么科学原理了。

    想象不到成果的事,谁会花大力气去做呢?

    第39章 第 39 章

    数学在唐朝时还有国子监算学馆, 有明算科考试,考的内容是什么?生活中的算术题。

    最常见的就是“今有迟行者五十步,疾行者七十步……”这种简单你追我赶的现代小学题和“今有田广十五步, 从十六步”小学算面积题。

    最难的是关于筑堤,挖土,运输, 算堤坝上下高宽的。

    总之, 不管难易, 都是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

    有用就学,不用不学, 几千年来都如此。

    到了清朝,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都掌握在师爷、幕僚、小吏手中,世代相传,读书人都认为是小道。

    弘昼觉得,康熙帝身在其中, 在未见识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 是不可能做出推广天文、地理、数学这些“无用技艺”的。

    他让老三胤祉推广数学,在科举中增加数学科目时,弘昼还怀疑过是不是自己做梦说了什么,被康熙帝听见了。

    所以,康熙帝偶尔会若有所思的盯着他瞧?

    但,康熙帝对他和弘历一直没什么两样, 弘昼也就觉得是自己疑神疑鬼了。

    许多事儿都和他记忆中的不一样, 就当是自己这只小蝴蝶扇动翅膀, 引发了一场龙卷风吧!

    反正, 康熙帝不知因了什么缘由突然想通了,不再钻牛角尖。放了废太子出来, 早早立了四大爷,敏感视线从儿子们身上移开,晚年最大的魔障一下子清散了。

    可不就老当益壮,又有心力整事了?推广下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没甚奇怪的。

    况且,自己毕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偶尔有什么行径让康熙帝觉着奇怪,盯着他瞧也是正常的嘛。

    弘昼看着水稻田思索的时间长了,弘历瞅了弟弟好几眼也没得到回应,拿胳膊肘碰了碰他,奇怪的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