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30-40(第23/28页)

“弟弟你看什么呢?”

    “看水稻花。”他转身就跑,“咱们去拿放大镜来看水稻花。”

    康熙帝自己喜欢西洋知识,有时候还亲自动手做实验,各种器具齐全,畅春园也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室”。

    来畅春园之前,他还带着弘历和弘昼去自己实验室参观,介绍各种器材,也许可了俩孩子随时过去“玩耍”。

    弘昼当即就拿了几个放大镜,带到上书房,和小皇叔们看蚂蚁玩,顺便不小心做了个“聚光燃纸”的游戏。

    虽然放大了的蚂蚁又丑又吓人,但“聚光燃纸”这个游戏太新了,上书房的孩子们立刻就爱上了。

    就是弘时,也冷着脸背着手,远远地看着。当那纸张真的燃起来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哇”声一片。

    这会一听到放大镜三个字,个个都拔腿跟着飞奔。墨翠和白羽倒腾着爪子跑了几步,拍拍翅膀低低的飞在弘昼弘历头顶上方——他俩的荷包里装着喂鹰的肉干。

    喂鹰的只有一大两小三个人,墨翠和白羽很小就懂了,除了这三只,其他人喂的都不能吃。

    知道弘昼拿了放大镜去水稻田,康熙帝也放下了手中的折子,站了起来,“朕也去看看,别叫几个孩子霍霍了庄稼。”

    梁九功忙跟上,笑道,“小阿哥们都是懂事的,这是随了万岁爷重视农事呢。”

    老二胤礽跟着老十三出去一趟回来,黑了瘦了,康熙帝慈父之心大发,顺道想起了梁九功。

    老二小时候在乾清宫,就是梁九功背着抱着长大。如今还能一腔真心对老二的人不多了,康熙帝就给梁九功放了出来,再次放在身边,照顾自己的起居。自小陪伴在他身边的老人,也没几个了。

    “还是你说话朕听了舒坦。”康熙帝抬头看了眼天边的绚丽夕阳,神情悠闲,“魏珠就是木了些,那么多年愣是没学到你几分说话的本事。”

    也是笃定梁九功不会对自己不利,当初他盛怒之下杀了托合齐几个,对梁九功却下不去狠心。

    “几十年风风雨雨,朕老了也累了,如今看见你们这些老家伙,心里都亲切几分。”皇帝不疾不徐的迈着步伐,淡淡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

    老四雷厉风行,十三上来就敢下重手,冒进急躁,却也是年轻人该有的冲劲。

    自己年轻那会,不也是力排众议,坚持要撤三藩么?

    “皇上雄心壮志尚在,怎么能说老呢?”梁九功跟在身后,闻言俯首抬起袖子快速抹泪,抬起头来陪笑道:“二阿哥,太子爷还有小阿哥们都还得皇上照看着呢。”

    知道皇上不杀他,他就后悔了,他为了二阿哥伤了皇上的心。从被放出来,又能到皇上身边伺候那刻起,他就决定了,往后余生绝不在皇上面前再藏着掖着。

    皇上对他情深义重,他当牛做马掏心掏肺都还不了十之一二。

    “哼,哪是照看,是尽给他们收拾烂摊子了。”康熙帝说着斥责的话,嘴角却翘起,“再过几年,等老四、老二、十三他们几个行事稳妥了,朕也就可以卸了肩上这副重担子,跟弘昼他们似的,划划船钓钓鱼溜溜海东青。”

    说着话,就到了稻田边。

    康熙帝抬手止了小太监们请安,示意他们不要出声。

    几个孩子一人一个放大镜,正撅着屁/股看花呢,还咋咋呼呼的。

    “哇,快来快来,我这里有朵超大的花,比别的水稻花都大!”

    康熙帝扶额,胤祜进了上书房,说话用词也没一点长进。那水稻花都要拿放大镜看了,还超大朵?

    “有虫子有虫子!”弘旺跳着脚嗷嗷的,“它爬我鞋上来了。”

    边上的弘历从容不迫,驾轻就熟的伸手,在堂兄脚面上随意拍了拍,见那虫子爬走了,视线又迅速转到自己面前的水稻花上。

    “我这个稻穗花好多,肯定能结许多的稻谷。”胤禧招手,“你们快过来看。”

    没人理他。

    弘昼随口道:“你数数有多少?过阵子咱们还可以来数一穗上有多少颗稻谷。”

    弘历骄傲的道:“谷粒饱满的,一穗上颗粒多的,熟得早的,都可以单独留下来当来年的种子。这样一年一年的种,就能养出高产的稻种了,皇玛法就是这么干的。”

    去年春耕的时候,阿玛给他讲农时,就是这么说的。他们现在吃的御稻米,就是皇玛法种出来的。御稻米早熟不怕冻,产量高,可以种到长城以北。若是在南方,还可以一年两熟。

    弘昼眼珠一转,循循善诱,“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把各地的优良稻种种在一起,说不定它们还能取长补短,跟嫁接一样,结出更高产的稻谷来呢!”

    这事儿他是准备长大后做的,培育优良的种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后史书上还能给他记上一笔!

    若是他不幸早死,这些皇子皇孙们,谁要是对此有兴趣,都是大好事。

    尤其是弘历,这小子可是当了皇帝的,活得还长。最好多培养几个于国于民有利的兴趣,少下江南劳民伤财。

    【若是找到了海南的野生不育雄株稻,那就牛掰了,杂交水稻,千古流传。】

    弘历两眼亮晶晶:“我也要种出新的稻种来!”

    “我也要,我也要!”

    “还有我!”

    几个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千古流传的分量,但是肯定是人人都想要的大好事就对了!而且看水稻花,数稻谷,把各地的稻谷种在一起能种出高产稻谷,都是多好玩的事呀!

    弘昼的话和心声一前一后紧挨着,几个孩子都没觉察。至于什么“野生不育雄株”“杂交”,不明白是什么不重要,反正是新稻种就对了。

    康熙帝脚步一顿,弘昼心声里头的千古流传似乎有点多啊!

    “哎呀,也不要光想着稻谷嘛,还有麦子呀,瓜果呀,都可以培育的嘛!”弘昼喜笑颜开,大言不惭,“咱们种他个五六十年,以后一起出一本农书,大名都署上。印个十万八万本,不要钱,整个大清各县发,扬名天下!”

    弘旺眼睛睁得大大的,弘昼弟弟说咱们,这是也包括他了吧?这种听起来就很了不起的事情,他也可以参加呢!

    胤禧和胤祜猛猛点头,虽然不知道侄儿要名扬天下做什么,但是十万八万本,好多,好厉害!

    胤祎迟疑:“还是要点钱吧?一本至少也要十两银子!发往各县花销好大的,还得赏跑腿的银子。”

    “十两太贵了,百姓买不起,十文正好。让驿使给咱们顺带送走,只花赏钱就行了。”弘历很有经验,“十两银子够普通百姓家花用一年了。”

    上次举棋盘之前,魏公公跟他和弘历讲过八旗子弟每月可以领到的口粮和银钱,以及外头普通百姓家的花销。

    各地上来的折子也要经常报米价,有的地方八文一斤,有的十文一斤,皇玛法不许米价上涨。

    魏公公小声说,“皇上除了赈灾,还用平粜、米储来平抑米价,保证百姓生活。咱们皇上是古往今来,第一顶顶好的皇上。”

    弘昼听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