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30-240(第15/31页)

的那几万块,明年就可以采购麦乳精设备了!

    听了她的解释,叶满枝默默感叹余主任有成算。

    她与对方握了握手说:“利华厂能重新复工绝对是好消息!我一定准时出席复工仪式,余主任,你也往市革委跑一跑,邀请几位市领导。”

    “算了吧,市领导都忙着呢。”余公仆笑道,“等我们搬进新厂房的时候再请市革委的领导。”

    她有自知之明,市领导见到她就烦。

    现在利华厂的重建已经有了定论,她也懒得去市领导跟前找不自在了。

    若不是觉得叶满枝是个真心办实事的,她连叶满枝都不想请呢!

    *

    项目立项以后,市革委的领导去省委做了汇报,还准备将“食品工业小区”申请为省里的试点。

    任谁都能看出,这个项目有前景。

    只要将厂房盖好,让工厂搬进去,那就是实打实的成绩。

    因此,轻工业局的四位副局长,都委婉地向叶满枝表达了愿意为她分担的想法。

    这个项目里还包括两个食品厂的搬迁工作,动员职工啦,解决厂群矛盾啦,资金协调啦,都需要有人负责。

    这样的工作总不至于让局长亲自出面吧?

    叶满枝的确想从局里拉起一支小队负责这项工作,她没犹豫太长时间,很快就将“食品工业小区”的具体落实工作交给了宋红军。

    人家宋局从头到尾协助她向市里申请项目,如今到了筹功的时候,她咋能把人家落下呢?

    再说,张百能和兰海还好,偶尔能关心一下立项进展,说过愿意帮忙的话。

    而何必能不但没关心过,还像生怕别人找他帮忙似的,整天躲去企业调研。

    叶满枝再大度也不可能把这个项目交给他呀!

    不过,本着团结同志的原则,叶满枝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食品工业小区只有三五家食品厂,在短期内,对全市的轻工业产值几乎没什么影响。这个工作先交给宋局吧,咱们其他同志还得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产值上。哎,再有几个月就要写年终总结了,这个答卷可不好交啊!”

    兰海深以为然道:“这两个月去企业摸底,发现的问题真不少,局里确实得给企业把一把脉。”

    这是大实话,局长们都亲自去基层调研过,行业不同,但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

    想起年底的全省工业大比,那个食品工业小区似乎又没那么重要了。

    叶满枝说完那番话,自己也跟着犯起愁来。

    “食品工业小区”只能算是入学测试,证明她这个局长是有几分本事的。

    而年底的那个全省工业排名,才是真正的考验呢!

    她将办公室汇总的调研报告放进包里,准备回家“用功”一下。

    结果刚进家门就瞧见了正在厨房忙碌的常月娥和有言。

    “妈,你啥时候来的?”

    “刚来没多久,”常月娥端着最后一个盘子上桌,“给峥嵘打个电话,让他回来吃饭。”

    “不用打了,他带队去了滨江二机厂,好像是协助搞什么项目,没有十天半个月回不来。”

    常月娥问:“在本市工作也不能回来啊?”

    “嗯,保密工作,封闭管理。”叶满枝洗了手上桌,“咱别等他了。”

    1062所与市里的几家大型工厂有合作,但是每次去滨江二机厂都是由吴峥嵘带队。

    叶满枝曾当面吐槽他小心眼儿,没必要总去二机厂给周牧添堵。

    再说周牧都结婚了,娶的媳妇也算是门当户对,他们早该将周牧这个人放下了。

    吴峥嵘挺听话,前几年的确不去了,可是自打去年听说周牧跟媳妇闹离婚,吴所又把亲自带队的老习惯捡了起来。

    每次有二机厂的合作,都是他亲自出马。

    叶满枝怀疑他是去看乐子的。

    “妈,你今天咋有空来给我做饭呢?有啥事啊?”

    “不是我有事,是你爸有事。”

    “那他怎么不自己来呢?”

    “他不好意思呗,”常月娥说,“你爸想弄一张电视机票!”

    “我姥爷不是说买电视机败家吗?”吴玉琢捧着碗,惟妙惟肖地学她姥爷说话,“哼,好几百块钱一台电视机,这得是啥家庭条件才能买得起的?这么贵的东西还要票,我有毛病啊?上赶着当冤大头!”

    闻言,叶满枝和常月娥都笑了起来。

    常月娥嘟囔道:“那老头子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闺女在曙光厂当一把手的时候,特意给了他们一张电视机票,让他们买一台电视机放在家里,退休以后能有点消遣。

    但老叶不舍得花那四百多块钱,还担心电视机会把整栋楼的人都引到家里来。

    所以,人家对那电视机票嗤之以鼻,毅然决然退给了闺女,说什么也不买。

    要是想看电视,他就多走几步路,去隔壁那个单元的老刘家看,老刘家买了电视机。

    可是,食品工业小区落户通兰县以后,公社又给老太太开了一张介绍信,让老太太在城里多住两个月,过了夏天再回去。

    城里的夏天比农村的夏天闷热许多,他们两口子带老太太出门游览了半个月后,担心这小老太太中暑,就不敢天天出门了。

    老叶想让九十多的老娘享享福,一改抠搜本性,去百货商店花三百多买了一台曙光牌落地摇头扇。

    还想买台电视机放在家里,也让他老娘看一看城里人的电视节目。

    然而,到了百货商店才想起来,这玩意得要票呀!

    老叶还记着自己曾经的豪言壮语,不好意思来找闺女,最近正到处找人联系电视机票呢。

    “你爸越老越要面子,”常月娥说,“他不知道我来找你要电视机票了,反正你想想办法吧。尽早买台电视机,让你奶早点享受上。”

    “哈哈哈,行。”

    叶满枝一口答应下来,但电视机是相当紧俏的物资,即使曙光厂年产30万台电视机,滨江本地的存货仍然不够卖。

    她自己家都没说买一台电视机呢。

    当然啦,主要是她不想买黑白电视机,等到彩电能量产的时候,她想一步到位买台彩电。

    *

    叶满枝让常月娥稍等几天,局里最近正忙着搞调研总结。

    新一周的班子会议上,她提起了最近两个月的企业摸底情况。

    “别的问题先搁到一边,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引起同志们的重视。”叶满枝让办公室薛主任将调研总结发给大家。

    “最近十年,在轻工业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总共有1.2亿,其中很多是新兴行业的项目,比如投资扩建的手表、照相机、感光材料、合成洗涤剂、 柠檬酸等等。”

    张百能说:“十年投资1.2亿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