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60-70(第8/15页)

呢?怎么第一个就拿沈家开刀呢?他是贪心没错,可有的东西得把握好度,不该沾染的不要沾。

    李家也有在外为官的,声名显赫超过李修的。但那些在外的人,哪里比得上在本地刺史府做司马的?族老们热切的心思也渐渐地按了下去。

    苏州暗潮汹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沈家便颓势尽显。随着族中一些主事的人陆续下狱,沈家人也是走投无路了,试图找在陆家作客的元养心帮忙。这位虽然没有授官,可早已经进士及第,出身显赫,等回到长安必定会一步登天。

    可元养心顾不得沈家了。

    他得到消息,说圣人抱恙,朝中已经有立储的声音传出。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他不能再缓缓地于外游学了,而是要快些回到长安去。他去意已定,没再理会陆家人挽留的话语,当即带上仆从离开苏州。

    满园中。

    高素之知道元养心在苏州,便暗中派人盯梢,一直看着他。得知陆家摆宴席送他,立马向着崔乌吩咐一声。

    她那舅父崔阊在绿林道上有人,虽然说那人能量远远没大到手眼通天的地步,但传一些假消息还是可以的。

    在剧情里,没怎么提元养心的死因,只说了他的死带来陈国公府上的乱象,没有仇人也无处报仇。但是根据崔乌带回的消息,分明是京中有人买凶。而那个人——除了高望之,高素之想不到其他人选了。她和元养心都在苏州,一次性能解决两个,岂不是一件美事?

    高素之不准备救下元养心,因为元家的人不可能放弃晋王,只因短短的救命之恩就放弃高慕之的。她跟着崔乌提了几句,崔乌立马就心领神会,向着道上的人传达齐王与元养心在同一日回京的消息。看她多贴心,这么一来,道上的人都不用动手第二次的。

    在做完这事情后呢,高素之又给在长安的沈采真写了封密信。高望之未必会留下证据,但没关系,她可以借助沈采真那以假乱真的字来伪造。对待敌人,无中生有也是一项策略。

    血案是个惊雷,在几日后落入苏州那本就不够平静的池子里,炸得刺史府上一众耳中嗡嗡嗡响。山贼是永远剿不干净的,不法之徒往山中一躲,官府要抓到他们得废很多的人力物力,要不是什么紧要的,还不如睁只眼闭只眼呢。可这种境况被抬回来的尸体给打破了,有人认出来遇害的是国公府出身的贵胄!

    元养心在苏州游学不算事儿,但是他死在了苏州管辖的地方,那问题就很大了,谁来承受陈国公府上的雷霆之怒?

    张文宣和李修的神色都不大,启禀高素之后,立马组织人前往不法之徒出没的山林中剿贼。非要拿住几个至关重要的囚犯来接下这个大锅。

    就在苏州动起来的时候,元养心身亡的消息经由驿站,快马加鞭地传回了长安。

    陈国公元尚同子孙不少,可除了长子元玄德外,他最看重的就是嫡长孙元养心!手中那张轻薄的信纸有千钧重,他双手颤抖着,呼吸猛然间急起来,眼睛暴睁着,喉咙里挤出嗬嗬的声音。

    元玄德跪在元尚同跟前,泪流满面。

    到底是多年居于朝堂历练出来的养气功夫,元尚同硬生生地将那口老血给吞了回去。他道:“齐王在苏州!是不是她命人下手的?”就算不是齐王做的,在齐王的主导下,苏州那边会有真相传来吗?他硬压着心口沸腾的那口老血,急匆匆地朝着元玄德吩咐,要亲信即刻前往苏州。

    片刻后,元尚同又改口,咬牙切齿说:“不,你亲自去一趟!”

    “可儿有职事在身。”元玄德也恨不得即刻前往苏州,可他是太常少卿,哪能随意离京?

    元尚同又道:“我入宫一趟,恳请陛下开恩。”

    太医的诊治没见泰始帝身体好,但崔闳进献了几个江湖游医和方士,一枚金丹下去,泰始帝立马就生龙活虎,能如过去般视朝了。可泰始帝病过一场,毕竟不如过去殷勤了,反而督促宫中造什么道场,竖起了炼丹炉。言官的劝诫弹劾没有丝毫的用途,甚至还有人因此被打了二十杖,众人只得闭上嘴。总之,想面见圣人没过去那般容易。

    就算是元尚同,也得掐着点,在圣人没在静修的时候前去宫中求见。

    元养心身死的消息传到贵妃耳中,元贵妃又是愤怒又是悲伤,对着老父留了一串眼泪。

    可泰始帝无动于衷的,看在元尚同老泪纵横的惨像上,倒是一挥手,批准元玄德亲自前往苏州接回元养心的遗体,归葬长安了。

    魏王府。

    高望之得知元养心身亡,顿时大喜。

    只是在听到高素之压根没有离开园林后,眉头皱了皱,又有些微的遗憾。

    他问:“我们的人都撤下了吗?”

    “撤下了,到时候用几个流民顶上去充当山贼就是。”答话的幕僚思忖片刻,又问,“要命令他们回京吗?”

    “不。”高望之眼中闪过一抹寒光,道,“让他们继续等待机会!”

    人在高素之离开长安的时候,就派出去了。元养心只是附带的,他的最大目的就是解决在外的高素之。

    在长安得手不易,可人一旦离开京城,那就好做了。

    比起在朝堂中拉拢人进行党争,直接将对方消灭了是最便捷、最有利的方式,难不成活着的人还要谋立一个死人当储君吗?

    “大王,乐善学宫那我们插不进去人手。”幕僚又道。

    “她不都已经离开长安了吗?”高望之闻言立马露出不满的神色。

    幕僚弓着身子,在高望之冷漠的视线中战战兢兢,说:“齐王离开之前,将乐善学宫和城南的工厂转赠给了平阳、襄阳两位公主。皇后殿下怕她们不知事,便亲自点了人看着。”说着,他悄悄地睨了高望之一眼。大王这几年在齐王跟前扮演好弟弟,那完全没有用处啊。

    高望之气恼至极,猛地一拍案,怒道:“皇后殿下眼中只有高素之,就算高素之有病,也总是如此!何其不公!”

    “算了,不过是一群匠人和妇孺,没什么值得挂心的。”高望之道。他想对乐善学宫下手,倒不是觉得它有多少,只是高素之的东西,他想要而已。

    幕僚看着高望之的脸色,嘴唇翕动着,到底没说出不管世族还是勋贵家的小娘子都聚在那边的事儿。

    第66章

    平阳公主高满虽非帝后所出,可颇得圣眷。在兰陵公主避其锋芒,舞阳、襄阳还未长大的情况下,自然就成了长安贵女的风向标。一开始的活动都在公主府,可后面因为那游乐场和小吃街挪到长兴园,如今呢,高满替高素之掌着乐善学宫,就隔三差五往那边跑,长安贵女们也跟着高满走。

    一开始聚在一起只是饮饮茶、赏赏奇花异草,可慢慢的,风气就变了。《天工开物图说》印刻的数目不少,贵女们很少拿起那些书籍,可耐不住郑光妙整天抱着它啊,一有什么主意就兴致勃勃地跟高满提,想要借着城南的工厂做试验。高满自然没什么不答应的,甚至怕郑光妙囊中羞涩,很贴心地给了她一大笔钱。

    她动手改良的都是灌溉之流的农用器械,跟着老匠人们一边研究图说一边实操累积经验,最后通过将作大匠郑本初以及司农卿裴隐,传到了宫中修行的圣人耳朵里。能什么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