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00-110(第8/16页)
金史、宋史,都是元朝修的,明朝修元史,可见辽、金、宋、元都是正统。
对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最好还是自己去看史书,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就不会轻易地被带偏,只要不把自己的观念按头强加给别人,逼着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就行。
孔融身为当世名士,不讲武德,编造假典故讽刺曹操。“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这话出自孔子的后代,大儒名士之口,曹操相信了,结果孔融说典故是自己编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历史方面的权威人士,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也不能够盲目地相信。对方即便不是凭空编造史料,也有可能是断章取义,最好是自己一一去查实。】
魏王曹操:嗯,所以他把孔融杀了。
有了杀边让的前车之鉴,对于这种名满天下的名士,不能因为恶意中伤他的理由杀,应该安个冠冕堂皇可以服众的罪名杀。
他忍了孔融许久,但他不是没脾气。
【燕云十六州是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出去的。
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石敬瑭对当时的辽国皇帝称臣,给辽国皇帝当儿子,再加上送出燕云十六州,得到了辽国出兵相助,灭亡了后唐,建立了后晋。
后晋高祖石敬瑭割地求荣,和宋高宗赵构一个德性。
割地有了,称臣有了,赵构和石敬瑭相比,就差一个当场认爹了。
不过,因为割让燕云十六州骂石敬瑭是千古罪人有点站不住脚,本身他就不是汉族,而是少数民族。
燕云十六州在后晋手里还是在辽国手里没有差别,只能说给全盘接手后周建立北宋的赵匡胤制造了困难。
宋朝没有能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只好逮着石敬瑭骂。
若是石敬瑭没有把燕云十六州送出去,赵匡胤推翻后周之时,也就能够完美的继承燕云十六州了。
有了燕云十六州,说是大一统的王朝,底气也就足了。】
宋太祖赵匡胤想到宋朝三个败家皇帝上榜,又想揍弟弟了,赵匡义生的是什么鬼玩意!
趁他现在还能揍赵匡义,就往死里揍。
【整个五代时期也就是七十余年,宋太祖赵匡胤生在后唐,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朝代,也才二十岁出头,在后周崭露头角,成为后周太祖郭威帐中一员大将,可以说是后周的开国元勋了。】
秦始皇嬴政:“……”这政权更替还真是快,可以想象五代时期乱到了什么地步。
【郭威无子,没有还活着能够继承皇位的儿子,也没有别的宗族兄弟子侄,于是在病逝前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妻子娘家的侄儿柴荣。
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历史证明郭威的决定是正确的,继位者柴荣是位明君,将国家治理的很好,为赵匡胤统一南方奠定了基础。
柴荣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不到四十岁就驾崩了,是有可能统一华夏的。】
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有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不是她特立独行要立侄儿为皇位的继承人,郭威也是这样想的,而且还是立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
她亲儿子要恢复李唐江山,而郭威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继位之后并没有改朝换代,还尊郭威为太祖。
她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很可能庙号就是武周太祖了。
这也只是想想。
郭威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她的江山是人在皇城坐,不废一兵一刃,直接废掉自己儿子和平接手的。
想要铲除忠于李唐的官员很难。
【柴荣驾崩,其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虚岁七岁,周岁只有五岁,登基的时候六岁的生日还没有到。
结果这皇位就被赵匡胤给篡夺了。
赵匡胤历经后周太祖郭威和后周世宗柴荣两朝,战功卓著。柴宗训继位后也是仰仗赵匡胤对外作战。后周收到战报,契丹入侵,于是派赵匡胤领兵对抗,结果赵匡胤出了皇城就来了个回马枪,在陈桥皇袍加身成为皇帝,率军杀回开封,也就是当时后周的都城。
赵匡胤兵变能够成功,主要还是当时辅政的丞相没用。
历史上幼主登基的比比皆是,辅政大臣和丞相的选择,关系到小皇帝能不能够坐稳朝堂。
并不是皇帝小,国家就完蛋了。
赵匡胤的母亲十分的忧虑,后周这块土地似乎是块大凶之地,凡是在这建立政权的,很快就会被推翻。她担心北宋重蹈后周的覆辙,就想着兄终弟及,都是自家人,总比外人改朝换代强。】
宋太祖赵匡胤:“……”让赵匡义继位,还不如由着外人改朝换代呢,至少不会有三个败家皇帝上天幕丢人。
史书上只会记载北宋的皇帝多么的英明神武。
第106章
【秦始皇时期,丞相李斯和扶苏的关系,不如扶苏和蒙氏兄弟的关系好,所以受赵高挑唆,选择了站位胡亥,直接更换了秦始皇中意的皇位继承人。
他怎么就不想想,他和胡亥的关系,有胡亥和赵高的关系好吗?
胡亥也早就到了亲政的年龄。】
【昭烈帝刘备夷陵战败,临终前托孤诸葛亮,愣是守住了蜀汉江山,阿斗顺利地坐稳皇位,长大成人。
柴荣败在托孤丞相没有选好,败在早亡。燕云十六州,他已经收回了两个州,本来有机会全部收复的,可惜了。】
秦始皇嬴政深有感触,选好丞相确实是至关重要,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萧何,无比舒心。
被赶鸭子上架的萧何:瑟瑟发抖.gif
这种身担重任,但怕自己才学不足有负众望的紧张感谁懂啊?他只能加倍努力,以报陛下和太子的知遇之恩。
身处百越之地搞基层农村建设的李斯,听到这里悔不当初。
连胡亥这个始皇帝的亲儿子都被始皇帝大义灭亲了,他能活着,应该是得益于他为民请命,被胡亥下狱,死状凄惨。
就是不知道他今后的命运如何?
被天幕提到的蒙毅点头,在陛下诸多公子中,他们兄弟确实更看中太子殿下。
扶苏看向张良,担忧地说道:“先生放心,待您入了咸阳,陛下肯定会拜您为丞相,与萧何、冯去疾、蒙毅等同。”
他大秦可以效仿唐朝,同时存在多个丞相。
张良微笑,倒是不担心这个,费尽心机地将他从下邳请出来,总不会是让他吃白饭的。
况且,他对功名利禄也并不看重。
既然陛下和太子在以往的天幕盘点中知道他是淡泊名利的性子,那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地去干了。
成不了韩国的相国,那他就成为秦国的相国。
汉昭烈帝刘备感激地看向诸葛亮,感叹丞相辛苦了。为了不让丞相那么辛苦,他还是另选个儿子登基吧。
或者,直接传位丞相?
丞相对兴复汉室的执念比他这个祖上是皇族的人还要深,没什么不放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