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4/24页)



    当然,这群人现在都没钱,所以买砖造房子现在是借贷。

    但凡是购买了官府砖修建房屋的,明年的田租也必须变成三成。

    而多出来的田租收益,将归为工坊,然后工匠们来进行利益分配。

    毕竟大家都在干活,不能只照顾农户,让工匠直接白干。

    所以有任何优惠的措施,那都得从其他地方收回来。

    就像是开荒一样,不可能让杨家军所有士兵去做这件事情,所以必然要鼓励众人开荒。

    但一旦过了五年之后,田租就要恢复到两成。

    如此庞大的工作,其实就连现在都还没有完善好细节。

    并且执行的过程当中还会出各种小问题,所以邓容忙得黑眼圈都出来了。

    而杨秋直接让邓容招人。

    毕竟作为领导,最大的本领其实是要学会用人。

    若是邓容觉得累,那就赶紧提拔越来越多的人上来帮她做这个工作,而不是大权独揽,所有事情都自己来干。

    于是,邓容在黄巾军中发掘了一批识字之人,将他们纳入官吏体系,使得黄巾军中立刻就有了一批可以提拔成为官员的人才。

    随后,由这批黄巾军出身的官员与雁门郡的原有官员共同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双方的冲突也减少了许多。

    毕竟有一个现实问题是,其实大家都方言不通,并州的方言和冀州的方言那就不是一回事儿。

    杨秋等人虽然能学大汉官话,但对于底层的农户来说,仍然存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无论是为了让黄巾军更加安心地加入这个大家庭,从而提拔一部分人当官员。

    还是为了让这部分官员能够顺畅地沟通和管理,这都是必须要实施的政策。

    所以,在将大方向指挥完毕之后,杨秋亲自加入了马邑县的粮食丰收运动之中。

    为了鼓舞黄巾军安心留下来,她还特意让张角提拔了一百多个代表,跟着他们一起考察马邑县的粮食收成情况。

    让这群人亲眼见证马邑县现在能够做到平均每亩七石的粮食丰收。

    这种实地考察、亲眼见证的效果绝对不是盖的,直接让黄巾军们更加热火朝天地种地,期待着年底也能有一番好收成。

    “将军,此等高产粮食种子,若能普及天下,令众人皆得种植,想来世间再无饥馑之虞。”

    张角这几日实地考察,心中亦是激动不已。

    虽然身体越发虚弱,但是在张角看来,就算他看不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已经坚信杨家军在走一条正确的路。

    而以前他所做的治病救人,虽然也能让一部分人不至于绝望,但如今看着田地里面农户们丰收的激动表情,张角觉得他简直就走错了路。

    那时候他应该扎根于农田里面,研究如何驯化出高产种子,研究如何制作农家肥料,原来这才是正道。

    “饿肚子这种事情,非纯由粮食高产所能解。若官吏横征暴敛,粮食再多亦无用。

    但,若官员们个个都清正廉洁,可粮食的产量却依然稀少,所有人依然得饿肚子。

    这就证明圣贤们说的道理有时候是没用的,不是所有人都遵从礼仪规矩,便能吃饱穿暖。

    故提高粮食产量,实为重中之重!”

    杨秋这番话一说出来,张角想到这些年的经历,再想到杨家军这边观察到的从未见过的景象,他瞬间感慨万千。

    “此言甚是,我观将军既重工匠之利,又重农桑之事,初时未觉其异。

    然观将军工坊中之织布机,其速甚快;水碾脱壳,其效甚高;灌溉农田之水车,亦是种种巧妙。

    我才明白,太平经其实对这个世道根本没用,将军走的这条路才是对的,以后太平道大约要消亡吧,虽然有些遗憾,但我不会为此感到痛心了。”

    听着张角叹息的语气,杨秋倒是赶紧提出了一件正事儿。

    她希望在张角死之前做一件大事儿,如今张角在这里修养身体,说不定还能再活个一年半载,而这件事情最好是交由张角来做。

    “大贤良师,其实我并不愿太平道就此消亡。若太平道消逝,未来必有五斗米道、张氏道、李氏道,乃至南天师道、北天师道等纷纷崛起。

    即便杨家军重建天下,亦难以根除这些道派。与其如此,我更愿大贤良师能重新审视并改变太平道的教义,使其蕴含劝人向善的深意。

    若如此,大贤良师以后必将流芳百世,载入清史。难道大贤良师真愿太平道就此湮灭无踪?”

    就目前这个生产条件,让这些人只相信科学,那简直就是在说笑话,所以思想这个领域必须要去占领。

    当然,对于那群士子来说,不管是他们信法家儒家又或者是道家,那都是他们少部分人在争夺的思想领域。

    而对于千千万万的底层百姓来说,不管是相信太平道还是五斗米道,他们一定会选择一种东西去相信。

    若是杨秋把太平道直接消灭了,以后必定会有其他邪教过来占领底层百姓的思想领域。

    到时候底层人就又会被煽动,这可不适合未来的统治。

    但是太平道目前的思想肯定是要改进的,所以杨秋希望张角来完成这件事情。

    首先他的身份地位足够,再就是张角的思想已经经历了蜕变,所以他能够写出更加适合太平道未来发展的教义。

    而杨秋亦会给予一些引导指示,待新的太平经出世,除了引导信徒更加向善,杨秋肯定还要在里面掺杂一些私活儿。

    那便是稍稍解放思想,引导庶民百姓建立勇于反抗的精神,正如那些神话传说中反抗天庭的故事一般。

    她计划先从神话故事入手,再让太平经构建一个新的神仙世界。

    这件事情当然会非常复杂,但若是不做,以后思想的领域就要被其他道派所占据了,甚至还会有外来的邪教过来蛊惑人心!

    显然,杨秋的建议震惊到了张角。

    “我还以为将军并不喜欢太平道,我以为我和将军的唯一共同之处,便是对底层庶民的怜悯。

    都希望建立一个更加清明的世道,原来将军并不讨厌太平道吗?”

    倒也不能用讨厌或者喜欢这种单调的词汇来形容,于是杨秋举了一个例子。

    “大贤良师也知,我等祖先最初的统治方式并非如今这般。

    那时是禅让制,而今则是世袭制。或许有些儒生妄言,那时的禅让才是大同之世,那时的世道才是真正的清明,但这种假话不必听。

    古人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类的进步,亦如天道之行,从禅让至世袭,这其实是进步。

    虽世袭之制,弊端诸多,如亲亲繁殖等,但在当时,不失为一种进步。未来之事,不可预知,若新制出世,取代世袭,亦属必然。

    但我今日所欲言重点,非在于此。我欲言者,世道无常,故无绝对完美的太平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