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 80-90(第26/34页)

挺着肚子,但兴致来了还是愿意去灶房掌勺。

    今日这两道硬菜都是他经手的,吃的周掌柜头都抬不起来,嘴上一个劲道:“温哥儿这手艺当真是不一般,便是去开食肆也使得!”

    吃个肚子滚圆后,周掌柜也该带着伙计回凉溪镇了。

    这批枸杞过了秤,一共是二百三十斤,周掌柜留下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三十两的碎银,就爬上了堆满枸杞的牛车。

    而温家也因此,又多了一大笔进账。

    晚间点了灯,小两口凑在桌子前,做一件最有满足感的事——数钱。

    家里原先的三百两左右存款,连着盖房、置办家具之事,陆陆续续花了不少,余下一半左右。

    后来补上从朱家食肆的分利,到如今有六个月之数,加起来也有快四百两。

    此外日常的澡豆生意,每个月也有个二三十两的进账,核算一下亦有百两往上。

    这些银钱加在一起,减去日常花销,在今日之前尚且剩余六百两左右。

    最后算上今天卖枸杞得的银票和碎银,便是八百多两银子。

    不到一年,家里的家底翻了个倍还多,若是继续留在村里,已是可以当个小地主的水平了。

    可两人也没忘了县城那令人咋舌的租金,和开医馆、食肆的前期投入,但无论如何,这笔钱已经攒够了。

    温野菜手里捧着银元宝看了看,才又小心翼翼地搁回箱子,之后擦擦手道:“我看还是寻个时候,把这箱银钱都换成大额银票,不然每天睡在这上头,我都觉得心慌,咱们留个百八十两在手边也就够了,反正每个月还有澡豆和朱掌柜的分利。”

    喻商枝答应下来道:“这事没什么难的,抽空去镇上办了就是。”

    不过他自己去,温野菜同样不放心,出主意道:“不如就等下次狗蛋放假回来的时候,你跟着鹏叔去镇上接他,顺道换回来。”

    要说温野菜没怀身子那会儿,他和喻商枝两个人去就够了。

    他家小郎中身板子单薄,可自己却不是吃素的。

    现今是不成了,琢磨了一圈,还是许鹏拳头最硬。

    又过数日,新消息接踵而至。

    朱碧桃依着之前留下的地址,从县城请了人专门给温家送信,信中说那批澡豆在县城卖得极好,如今已被争抢一空。

    她直接大手笔地将又下订三百盒,希望第一批的一百盒,尽量在七日之内送到县城。

    还直言道若喻商枝还有什么旁的澡豆配方,或是还能搁在胭脂水粉铺子里卖的东西,尽管做出来,若有什么原料是买不到的,尽管告诉她,她自去寻找。

    本以为这就是信中全部的内容,哪知翻到最后,才发现还附着两页纸,讲的是另一件事,却不是朱碧桃的笔迹,而是朱童的手书。

    原来此前去县城时,喻商枝拜托朱童帮忙打听的那间铺面身后的东家,如今已有了结果。

    朱童在信中写明,那铺面和宅子的东家姓古,家中经历确实也如牙行的牙人所言,家门不幸,生了个败家玩意,将祖产尽数挥霍一空。

    至于喻商枝和温野菜当时的担忧,也的确不容忽视。

    朱童亦劝他们再考虑一番,若实在中意这铺面与宅子,宁买不租,以防纠纷。

    可这二者加起来,租子一年就要将近五百两,若要买下来,价格更了不得。

    喻商枝将此事告知温野菜后,两人便决定暂时歇了对那铺面的心思,回头再去县城寻别的瞧瞧。

    ***

    周掌柜带着大批枸杞走后没几日,就遣伙计来送口信,令喻商枝到县城一聚。

    巧合的是,周掌柜的堂兄周澜把见面的第一顿饭,恰恰安排在了近来刚刚开业,并在县城中声名鹊起的广聚轩。

    据说此处已是一位难求,周澜为了订一个雅间,提前七天就打了招呼。

    原来周澜是程明生的旧识,这雅间也是他托程明生才订到的。

    多了这么一层关系,程明生也表示会赴宴,还言明喻商枝与其岳丈的渊源。

    周澜是生意人,嗅觉灵敏。

    他知道程家这么多年在县城经营地有声有色,名下铺子不止一二。

    这小郎中能得程明生与朱家的青睐,那确实有好生招待的必要。

    因而专门设下今日的宴席,看看这喻商枝到底是何方神圣。

    既有周掌柜、程明生从中牵线,喻商枝和周澜虽是初次见面,但也飞快地熟悉起来。

    四人推杯换盏,程明生再次提及澡豆售卖一空的盛况,感慨道:“说来还是我夫人有手腕,一日只上架二十盒,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小厮,恨不得天不亮就在铺子门口排队,门一开就冲进去抢。”

    喻商枝失笑,没想到朱碧桃竟然还在县城里搞限量发售,饥饿营销。

    其实说到底,县城里的富户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你说这澡豆多特别么?可能也没有,但是他们追求的,就是这份先人一步。

    周澜在一旁侧耳听着,得知这风靡县城的澡豆,其实也出自喻商枝之手,愈发佩服此人了。

    你说说,单单当个郎中还不够,竟还有如此多生钱的法子。

    他顿时打起精神,将话题说回枸杞生意上。

    对于喻商枝而言,如今的一亩枸杞林子仅是尝试,他是有意把种植药材做成一份长久营生的。

    到时不只是枸杞,旁的在野生环境中少见的药材,也未必不可移栽,人工培育。

    古代人口不多,野山野地随处可见,药材自承四季风雪雨露,任意生长,采之不竭。

    现代则不同,过高的需求滋生了大家研究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出更多的资源,所以喻商枝肚子里那些培育药材的技巧与方法,绝对是领先于时代的。

    只有借此打下足够牢靠的经济基础,他方能凭借这份收入反哺医馆的经营。

    谁让开医馆和开学校是一样的,前期注定赔钱,拉长时间线才会见回报。

    见聊得差不多,周澜也开始朝喻商枝示好。

    “喻郎中既有打算在县城发展,在下不才,大约也能帮上些许小忙。”

    喻商枝见对方算是颇具诚意,思忖半晌,终于还是将一直以来地疑问说出了口。

    “喻某确实有一事不明,还望周澜掌柜解惑。”

    之后便把初次来县城时所见,关于城中医馆那条“不接诊去过仁生堂病患”的事情,同周澜简单讲了。

    这问题还真的只能问周澜,作为药商,他肯定比程明生更熟悉这些医馆背后的弯弯绕绕。

    周澜听罢,意外于喻商枝这么早就注意到了此事。

    且他如何也不会想到,喻商枝已经和仁生堂打过不止一次交道了。

    当年凉溪镇之事,因为牵连到了钱府家丑,所以处置纪藤时衙门收了好处,对外有所遮掩。

    哪怕凉溪镇的仁生堂受此牵连,关门大吉,旁人也难以窥得全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