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陛下何故水仙?: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秦]陛下何故水仙?》 30-40(第10/17页)

,自是明路。”

    “好。”秦政心中轻笑了声,此人倒是很会顺势而行。

    即是如此,他不再犹豫,道:“郎官李斯贵有远识,特封长史,即日便行。”

    李斯闻言,激动朝他长揖,道:“谢大王!”

    “只是明路虽易行,”秦政并没有被他的神色所带动,道:“但若要选此路,也不是无需准备,想行便行啊。”

    既然要投诚,那就得拿出诚意,秦政可以仅凭一句话为其升官,日后也能削其官职。

    至于怎样拿出诚意,就是李斯自己要考虑的事了。

    李斯不是什么不明事理之人,秦政不担心他听不懂自己话中意思,果然,李斯即刻接道:“臣明白,还请大王放心。”

    “下去吧。”秦政于是道。

    李斯领命退走出殿。

    秦政看着他,先前吕不韦说让其与崇苏见面,怕不是信口一说。

    这两人学识远见,确实适合相见一谈。

    并且,如若此人能真心为他所用,以后还能将其放在崇苏身边互相制衡。

    最重要的是,李斯是楚国人,又非华阳太后旗下臣,也就是说,他在秦国并没有根基。

    倘若他真的叛出吕不韦门下,那么秦政就是他唯一的倚仗。

    日后他在朝堂,由不得他不听话。

    想到这,他又命人将嬴政给唤来,待人进来,他介绍道:“方才来人,名为李斯。”

    嬴政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嗯。”

    秦政又道:“此人颇有远见,谈吐上佳。”

    嬴政还是没什么反应:“嗯。”

    秦政话锋一转,道:“我觉得,你应会喜欢与他共事。”

    嬴政:“……”

    如果可以,他还是不想与他再共事。

    不过一世君臣,以前确实多与李斯相处,若是再相见,至少会合得来。

    可秦政不知其中因由就如此断定,嬴政于是问:“为什么这样说?”

    “你们都很聪慧啊。”秦政不打算说什么很正经的原因,朝他眨眨眼。

    “哦?”嬴政觉得他定是藏了话。

    秦政确实藏了话,但不明说,问他:“你觉得呢?”

    “我都未见过此人,”嬴政推脱道:“又怎么觉得?”

    言毕,见秦政不回话,似是认定了这样说,嬴政于是改口,迎合了他的意思,道:“不过,你既然知我,那说是便是吧。”

    秦政这才继续道:“我将他封做了长史,你既然想要封官,如今又恰好有一个适合与你共事之人,我也封你做长史,如何?”

    看来方才没有想错,嬴政心道。

    秦政开始疏远他,果然是因为要给他封官,看来秦政派去查他那人,应是已然回信了。

    这么想来,秦政近来转变如此之大,可能也是因为收到了回信。

    回信上定是言明查不到他的身世,秦政虽有疑,可也确实不好再搪塞不封官一事,只好先行做出改变,与他拉开了距离。

    不管怎样,秦政愿意将他从身边放走,就已经不易了,虽然有在他身边安插人制衡的势头。

    既然这样安排,嬴政也没什么反驳意见,于是道:“好。”

    秦政不觉得这样简单的制衡之术他看不出,见他没有丝毫异议,有些意外:“这样轻易就答应了?”

    “大王对臣的安排,便是命令,”嬴政道:“封为长史,已然是升迁,臣又为何不答应?”

    秦政听这称呼,微微一愣。

    他其实没有摘掉这一特权的意思,只是他这么快换了称呼,若去制止,就显得是自己舍不得这样的关系了,也就任由他这样说,回道:“那便好。”

    “封官还得等一段时日,”那边封地还没给吕不韦,暂时不能着急,秦政道:“不过这一次,不会太久。”

    “谢大王。”嬴政言了这一句,便退出了殿门。

    秦政一人处在凉室之中,心中叹了口气。

    先前听了无数次谢大王,包括今日同样听了几句,唯独这一句怎么听都不是滋味。

    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界限是彻底划清了。

    什么至交好友,到头来,两个人还不是要分开。

    秦政莫名有些生气。

    此事对于他应是好事一件,反正他平日老说自己幼稚,还很想从自己身边脱身。

    一想到此,秦政就彻底狠了心。

    他一人这么伤春悲秋算是什么,他从不觉得自己多情,对一个人这样特殊算作什么。

    像崇苏这样待自己的人,只要自己在这个王位之上,日后找一个替代品也不是不行,何必这么动真情。

    当下,还是以国事为重,在他这里,没有人会比国事还重要。

    几日后朝堂。

    蒙骜收兵归秦的战报送到咸阳,统共攻取十三城,秦政以督察新占之地的名义尽数封给吕不韦。

    事后,为避免他有疑,秦政还与他事后谈话,言明上次那两问发问时自己确实不知情,让他名誉受损,实属有歉意,特意与其致歉。

    吕不韦显然是将信将疑,事后让人去查封地有无异样,却并无结果。

    又不好却了秦政的一份心意,新占地面积不小,吕不韦自是欣然接受。

    之后,秦政在朝堂上提了李斯之构想,朝堂众臣议论过后,并无大的错处,遂决定采用。

    同年,吕不韦决议督造兵器,下令延续秦国一贯先例,凡铸兵器者,必须在经手兵器之上刻上己身名姓,如若后续兵器有任何问题,按照其上名姓追责。

    与此同时,又规范化每年各季各时段应种植的作物,专设部门监督管理。

    对于他出身的商道,吕不韦更是没有落下,主张在不耽误秦国农业发展的同时,适当促成商业发展。

    在他的极力推动下,秦国免去了商业税,并开放了多条商道。

    一时秦国军工产物质量与技术大大提升,农产发展亦是并驾齐驱之势,商业亦在他的推动下,不再被高居咸阳城的统治阶级极为排斥。

    渐渐地,人们开始遗忘他的风流韵事,反而记住的是他的功劳。

    但相应地,秦政与他的矛盾愈演愈烈。

    反观秦政东出的计策,此计屡屡被嬴政极力劝阻,言明至少等一年时间。

    因考虑到各国联合攻秦的可能,秦政决定,先行采用李斯离间他国的计策。

    之后一年间,秦政挑起战争的计策暂且搁置,秦国除去花重金贿各国权臣,并无大的动作。

    此年十月。

    秦国边陲,秦国与韩国相邻之地。

    新攻占的领地,正逢秋日丰收之际。

    一阵稍显怪异的风刮过,田地间劳作者恰好抬头,一小虫从他脸旁略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