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350-1360(第1/14页)
第1351章 世俗烟火(20)三更
演讲非常成功,脱稿的,不打磕巴,言语有那么朴素,叫听的人都能听懂,这就是好的演讲。
老支书,叶队长,还有大队上的妇女代表,都是桐桐认识的人,人是认识的人,就是怪陌生的。
王翠枝挨打,对外从来不说。但在一个村里那么些年,谁家不知道谁家事呀?但凡挨打了,王翠枝就不出门,不见人,躲在屋里,谁要是去借个东西说个话,那都是装病在炕上躺着的。
等到大家都忘了,伤也好了,她才出门见人的。
那可当真是个极其好面子的人,自从脸皮被儿媳妇揭下来,她就又不咋见人了。又或许是金镇大难不死,有了后福,比之前过的还好,金大财后悔了,又拿王翠枝出气。
总之,就是家里常听见金花的哭声。做奶奶的打了孙女,金花哭了。罗宝琴心疼闺女,难免对婆婆不逊,王翠枝给儿子告状,罗宝琴得一顿打!她一挨打,金花心疼妈,就又哭。这一哭,王翠枝就又骂,说是丧门星云云的……可别提了,一闹起来,金家门外就站了听热闹的人。
所以,他们知道,林桐说的都是真的!
于是,在演讲结束,大家问询的时候,他们就说了。妇女干部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王翠枝这个老太太是很难对付的,油盐不进。
然后,金家的事就真的是确实的!
大队也有去说明情况,正在积极的做工作,但林桐并未夸大,也并未诋毁,说的都是实情。
于是,桐桐的稿子就被张腊梅要走了,并且跟收购站的领导沟通好了,可能需要桐桐去县里做一次报告,之后去各个公社。得从岗位上离开一段时间。
这种属于荣誉性质的,单位担负着培养职工的责任,如果能进步,那是单位的荣幸。
工资照发,另外还能从公社领一分补贴。但就是很辛苦,现在的交通工具主要就靠两条腿,一天得走好几个小时的路程,就问辛苦不辛苦?
对桐桐而言,正好:锻炼身体,把原主的身体彻底的调整过来。
但就是一点,顾不上家里。
四爷还照样养病,煎药能自己来,做饭也简单,食材就那么些,能做的有限。几个孩子简单的饭菜也都能做,还真不至于离了他就不转了。
金禄带着润叶,晚上一下工就往公社来。润叶好好做顿晚饭,他给把水挑回来。
金寿说:“我能行。”
“你看你的书去,能行啥能行。”
吃了饭,他烧热水,润叶把家里该洗的都浆洗出来,两人这才回村去。
四爷就把桐桐发的补贴递给金禄,“一斤油,二斤肉,三斤盐……大年三十回来吃饭,这也别浪费了,大年下的,改善改善。”
金禄接了,顺手塞给润叶:“我大哥没打电话?”
“打了!一切都好。”
那就好,“我先回了!”
嗯!回去吧。好好练字!
金禄应着,包裹严实,带着润叶出门了。
在屋里还能听见润叶说:“要大肥肉,酸菜炒肉片子,我爱吃。”
行!都听你的。
四爷靠在边上,别以为这就不遭罪,去哪里都得背着被褥,晚上在人家公社安排的地方住,一般都是在哪个老乡家里凑活,冷冬寒天的,想想那日子。
原先想叫金禄去公社,现在嘛,那倒是真不必了。
县上的宣传干事,未必不能争取。
他把炉子窑里的花生掏出来,这么烤着这会子也烤熟了。花生是小如家两口子从田鼠窝里扒拉出来的,淘洗干净,烤了就是干花生。
用碗端着,穿了厚棉袄,留三个孩子在家看书读报,“出去一趟,马上就回来。”
他去了白叔那边,老爷子住最小的单间,一个人一铺炕,暖和倒是真暖和,收音机开着,他都是以听广播的名义蹭过来的,也不总带东西,贴个酸菜饼子之类的,过来拿两个都算数。
今晚上他是特意烤了花生,因为今儿瞧见这老爷子难得的买了一瓶酒,这八成是有客人要来。桐桐说白叔不是一般人,事实上,接触了几次,确实如此。那么接待的客人也必不是一般人。
倒也不是非得留下,就是烤了花生,送一碗过去,仅此而已。
去的时候,灶下火正旺,白叔正在炖冻兔子!兔子还是桐桐之前送的,他没舍得吃。
白叔开了门,一看是谁就笑,“正好赶上。”
四爷把碗放下,“看见您买酒了,想着您要待客,给您送点下酒菜。饭就不吃了,不耽搁您说话。”
“嘿!不碍事。”
“改天!改天再得了兔子,您上我那边去。”
白叔没拦着,等公社主任冯军到了,饭也好了,他把花生倒在桌上,“先吃着,我马上来。”用这个碗,呈了一碗的菜,端着还碗去了。
四爷一瞧:“您这是干嘛?冬天这兔子,本身也没多少肉。”
“给孩子打个牙祭。”愣是给放下了,然后还叫他:“走吧!过去不喝,就陪个客人。”
推辞不过,四爷跟着去了。
白叔跟四爷介绍冯军:“我一老部下,年长你几岁。”
“大哥!”
冯军就笑,“兄弟,坐。”
在炕上坐了,四爷给倒酒:“我这吃着中药呢,不能陪着喝,就来混口肉吃。”
白叔这才说:“这是金镇,兔子还是他跟林桐送的。”
哦!这是那个没打过老婆的金镇呀,本以为是个文弱的人,谁知道只是看着病弱,人并不书生气。
四爷故意问说:“您还认识林桐呀?”
“她现在可是大名人。”白叔是这么解释的。
四爷就不追问了,他们说的多是以前的老部队,老战友,有哪些还在前线,部队现在开到哪里了,就是诸如此类的一些话题。
四爷不能表现的啥都知道,最多是人家在提起哪个地方的时候,他说这个地方在哪个省的那个方向,跟哪里哪里比邻。
这一说的多了,冯军就觉得能聊了。行军的人走南闯北,走过很多地方,知道这些这不奇怪。书生文人只拿着地图,你也记不了那么准?除非你把地图刻在脑子里,或者你真的是走南闯北走过很多地方,再要么就是你常年在外面走动,认识很多常年在外的人。
这种见识,也是很难得的!要么说很多人不敢出门呢,这不就是对未知的恐惧吗?
而这种见识的前提是,他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跟陌生人迅速搭建起关系。就像是才搬来几天,跟老排长就这么熟稔,且带来陪自己。
第一次见面,印象还挺好的,冯军晚上来,晚上走,喝了二两就回公社大院去了。
四爷回来的时候几个还都没睡觉呢,留的题都做完了,自己对照,不对的就背诵,反正也不知道是几点,他催着叫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