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引: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春夜引》 60-70(第4/17页)

王宗赫,“家里派人传消息说父亲不舒服,大夫刚去,大嫂可要一起回去看看?”

    清蕴:“……”她记得出门前公爹还好好的。

    柳晚一惊,她是听说齐国公的病反反复复,当即不再留人,“既然齐国公身体有恙,你还是先回吧。”

    第63章 “她是你大嫂!”

    人潮在前, 王宗赫看着两人前后而去,微敛的眸中不知在想什么。

    马车彻底离开这条街,柳晚兴致减了八分,想想仍有些物件没买, 便回头看王宗赫, 问他是否继续一同。

    王宗赫:“不急, 买完我再走。”

    柳晚那点微妙的怀疑顿时消失, 看来他不是因清蕴而留下。

    旋即为自己直觉中冒出的猜测而笑,这人连表妹的消息都不曾打听过, 又怎么会因清蕴的出现而特意陪她们逛街。

    夫妻俩快速置办完东西,各自分开。

    王宗赫到了吏部。

    建朝年假从腊月十九开始,直至正月二十一,足足有一月假期。

    临近年底,还有不到十日就是假期, 许多官员都没了心思办差, 大都上午来点个卯,下午以办差的名义到别处溜达。

    这种时候,连柳阁老都因家事而来得少了。

    毕竟如今上朝次数一减再减, 寻常事务都由内阁处理。在天子不愿出面的情况下,柳阁老为第一人,无人能管束他。

    王宗赫每日待在官署的时间依旧不少于五个时辰。

    他从初入官场就是如此,也从不要求旁人一起, 所以除去个别官员会议论他过于勤勉之外, 得到的都是好名声。

    案前公文堆积如山, 王宗赫摒弃杂念, 用青瓷镇纸压住边角,笔尖在砚台边沿轻轻掭过, 再耐心地一本本批阅。

    他处理文书自有一套章法。

    西北三州送来的请安折子用蓝封归整,这类歌功颂德的套话照例送往万云那儿,看不看就全凭他们陛下心情。江州府尹提请修缮堤坝的奏章,就蘸朱砂在“工部协理”四字下勾了双线。考功司新呈的官员三年课考簿册,则用黄绸细绳捆扎,待腊月廿五呈送御前勾选——虽说建帝近年愈发惫懒,该走的流程总要周全。

    “太原同知陈平贪墨案”王宗赫的指尖在泛潮的桑皮纸上顿了顿。这本弹劾奏章夹着按察使司的密报,墨迹洇开的“侵吞军饷”四字让他眉心微蹙。这类四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已超出吏部郎中的权责。

    事实上不仅是吏部郎中之责,他批阅的公文中,有些是内阁中才能看。但柳阁老默许,其他几位阁老也就不曾反对。

    他取过素笺誊录要点:涉事银两数目、涉案卫所名录、前任太原知府考评。待墨迹干透,连同原折装入靛青函套,唤来书吏嘱咐:“明日卯时送柳阁老案头。”函套封口处的火漆印特意用了暗纹,这是提醒阁老需单独奏对。

    窗外暮色渐浓时,案上已分列出七摞文书。

    最右侧那叠紫檀木匣盛着的,是今晨刚到的西南急报。王宗赫摩挲着匣盖上的虎头铜锁,想起上月兵部与户部为军饷扯皮的旧事,终是将木匣原封不动归入待转公文。

    其中还有蓟州彭将军递上的一道折子,道蒙古在半年间有三次突袭,好在都防守得当,损失不大。第三次察哈尔部率领五千骑兵夜袭,多亏他部下一名叫陈危的小兵临危不乱,领兵撤退的同时大胆埋伏反击,大挫察哈尔部锐气。彭将军作为总兵,推荐陈危任他麾下千户。

    看到熟悉的名字,王宗赫笔锋未变,依旧按类分好。

    当值房的梆子敲过一更,最后一份关于江南织造局增设提举的奏请被朱笔圈出“转户部议”,王宗赫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起身,烛影在青砖地上拖出细长的影。

    端起早已凉透的茶,他一饮而尽。

    处理完了公事,被刻意压制的思绪才如潮水般涌出,把他钉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爷?”不知几时,疏影小心询问的声音响起。

    王宗赫回神,“怎么?”

    “这边要关门了,也过了晚饭的时辰,门房来让我问问,您准备留到什么时候?”

    “现在什么时辰?”

    “差两刻到亥时。”

    王宗赫这才惊觉自己坐了快半个时辰,但他其实没有想太多,仅仅是……

    “回吧。”

    他起身,肩背显出近乎峭直的弧度,不似武人的悍利,而是古碑上拓下的瘦金体——嶙峋骨节裹在四品云雁补服里,透出文臣特有的清矍。

    疏影随他走出官署,跟在两步之后,看着自家主子的背影,其实隐约能猜到他今日为何呆坐了许久。

    下午在街市遇见了陆姑娘,不对,应该称世子夫人了。

    单看主子状态,疏影就知道,他一刻也不曾放下过陆姑娘,只是碍于礼法,不曾流露情绪。

    且疏影作为身边人,能隐约察觉到主子和如今夫人的真实状况,这两人怕是从来就没像真正的夫妻那样相处过。有时候郑夫人问起来,疏影都不得不帮忙打掩护,说主子太忙了,所以鲜少归家。

    叫疏影来说,主子既不曾忘怀旧情,当初就不该结这门亲。守寡再嫁又不是什么稀奇事,大不了等陆姑娘守满三年孝,这样总不会引起非议。

    偏偏主子他……

    疏影深觉,过于克制也不好,至少如主子这样,许多情绪除去他这种极度亲近的人才能知晓,外人根本没法察觉。

    陆姑娘那儿,恐怕连主子的心思都不清楚。

    **

    清蕴归家后先去看望了齐国公,一看他状态就知道没事,仍故意道:“听二叔说父亲突然不舒服,不知现在如何?”

    齐国公满头雾水,到底没拆儿子的台,“只是睡多了有点头晕,没什么。”

    等儿媳走后就瞪李审言,“又做了什么?”

    李审言:“随口一说而已,只是大嫂格外认真。”

    齐国公狐疑,“虽是快到年底了,也别三天两头往家跑,陛下那儿不用你,就多去练练武艺,业精于勤荒于嬉。”

    李审言懒洋洋嗯一声。

    对坐会儿,他忽然道:“以后大嫂出门,多给她备点护卫。”

    齐国公皱眉,“她遇到麻烦了?”

    “只是些苍蝇。”

    儿媳的美貌齐国公也知道,若显露人前会不可避免地引来目光,但他总不能因此就把人禁锢在府里。况且清蕴守礼有分寸,向他提出出府的请求也不全是因私事,“我下次提醒她注意。”

    父子俩又说了几句话,言谈间,李审言有意无意问起关于如果清蕴再嫁的事,让齐国公不悦,“这不是你该问的事,也与你无关。”

    作为少思父亲,他当然不会乐意见到儿媳另嫁他人,可如果清蕴那孩子真遇到良人,他也不忍心阻止,最大的可能是平淡以对。

    李审言细观他神色,搭在椅背的指节无意识轻叩起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