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40-50(第7/46页)

都拿来显摆,说自己会蒙题了……苏从斌的手艺全靠大厨。主子,容卑职多嘴,那……那汤底倒是不错。若是我们要来这个秘法,日后出门在外不用啃干粮,偶尔换个菜。”

    小声的叨叨了快一炷香时间,钟刑没听得一句回应,瞬间觉得自己背后汗毛都要竖起来了。

    武帝要宰文官宰文人,只要一声令下,他眼睛都不眨一下,立马冲出去就可以大开杀戒。

    可……可就把自家主子生闷气。

    毕竟,他是想要当千古一帝的,想要治世的臣子。

    撞见自家心腹下属担忧的眼神,武帝自嘲的笑笑:“难怪天下学子都想来东华书院求学。国子监这个最高学府不提,府州县的官学也逐渐没落。朕今日盯了一整天才明白,这民间私塾还要训练学生的吃喝。是把整个考场流程全都事无巨细的都介绍清楚了,是针对性的应试!”

    最后两个字,武帝牙根紧咬:“难怪培养出来一批批的,朕讨厌的农家娇儿。本来朕还奇怪呢,五天四夜,不会做饭,靠吃馒头片也熬不了啊。必须得做饭啊。”

    “没想到真是有有一套啊!”

    本来他军队收拾好,又有钱,就想整顿文臣。没想到旱灾来了,让他硬生生的忍了三年。等通州驿站“窝囊一跪”的事一出,安定伯这些人也算误打误撞的,让他直接发作了礼部尚书。

    原以为镇国公兼任后带着贡生训练,会起码让国子监这些人对骑、射课程重视起来。结果效果不佳,那姓李的蠢材就琢磨成绩,琢磨着以为学生金榜题名了,能官复原职……

    想想,武帝就觉得自己脑仁疼。

    尤其夏日的风,吹多了夹着暑气,闷得慌。

    “罢了,回宫。”武帝缓缓起身。

    钟刑瞧着因坐久了,站起来身形都似乎有些僵硬缓慢的帝王,赶忙抬手搀扶着人。让人倚靠在,活动活动筋骨。

    三炷香后,武帝踏着夜色返回宫中。

    就见福公公小心翼翼来报:“皇上,镇国公和定国公还在等您。两位聊着聊着,看样子,要动粗。”

    武帝闻言面无表情,落座后。他喝口茶,降降火气,看向急急忙忙行礼就起身的镇国公,又看看冷着脸行大礼的定国公。

    “舅舅,您……您这不年不节的,这大礼一跪,我这当外甥的可心惊。”武帝话语带着些亲昵,却是老神在在端坐,声音都带着些寒:“到底出什么事了?”

    本想禀报的镇国公扭头看眼不起来的定国公,当即也噗通跪地了,还嗑了一响头:“皇上,末将求您开恩,一定要考虑北疆啊。那北疆您去过的啊,天寒地冻,庄稼光种活都不容易!好不容易这来个专注踏实的好官吏,就该去北疆。北疆今日来报了,按着苏琮整理出来的办法,开荒沃土。经过老农的定性,说那农田再过一年可以评上等农田!”

    “上等啊,意味着不管日后种什么粮种,这产量比普通农田就翻一番!咱今日可不讲任何辈分的!土壤肥了,农田活了,种什么都行!”镇国公沉声强调,直接开口标明自己的态度。

    作为一个饿过肚子的军户,他得为千千万万跟自己一样的军户,争口粮!

    更别提北疆在大众眼里就是荒芜之地,若非他偶尔仗着国公和驸马爷双重身份威逼,都没有县令愿意去!

    所以他必须要争到苏琮!!

    定国公扫眼火急火燎直接莽的镇国公,恭敬弯腰,禀告:“皇上,微臣也的确接到了西北有关肥土的奏报。还有小子淘气的,直接将土连带春小麦一起送过来了。臣打量过,光麦穗就看着沉甸甸的。”

    客观而言,粪土沃肥是个农户都知道。他们定国府昔年穷困,连军粮都不拨,能熬下来全靠经验老农忠心耿耿带着他们偷摸开垦了荒田。但怎么说呢?就是基本道理都是懂,可老农离世后,他们每个长随对肥土的经验认知不同。

    虽说眼下他们不需要偷摸开垦荒田,只要踏踏实实把军户的田地经营妥当,而后张口等朝廷拨粮就行。

    可他想要自己麾下将士丰衣足食,也想要跟着他们西北军风风雨雨的百姓们丰衣足食。

    西北少雨。

    又不像江南本就鱼米之乡,土壤肥沃。

    所以得争苏琮这种踏实的官吏!

    “太、祖爷昔年集全国之力发展川蜀,让川蜀从荒芜人烟十室九空之地成天府之国。且微臣斗胆,皇上您这些年大力发展闵越。这眼下也该考虑西北和北疆的百姓了。”

    镇国公一愣。这糟老头子不和他抢苏琮了?

    定国公叩首:“微臣知苏琮是治世之才,不敢奢求。您就把苏从斌派到西北吧。此子虽不懂,可他能静下来执行您的命令,懂上行下效之礼,也能踏踏实实呆上几年,而不是琢磨托人情走关系,想要调肥沃之地。”

    “他要是敢,也对不起我定国公府!”

    闻言,镇国公倒是一喜,“皇上,那我要苏琮的。”

    听得两位国公,尤其是定国公那酸溜溜的举例——从太、祖爷讲到他这个当今皇帝,集全国之力率先发展某地,带着隐含的威胁:不许偏心眼,西北和东北要一起发展。

    以及委屈——西北可以退一步,捞一个听话的,办事的。

    对此武帝双手按着额头青筋:“两位国公,我的舅舅我的姐夫啊,苏琮是白身!至于苏从斌,你们忘记了吗?目前也是白身,没有官职!你们总不能让这踏实的人才,真顶着粪土金商号东家的名义吧?”

    争的面红耳赤就差打起来的两位国公:“……”

    “至于苏从斌,说实话朕担心他乡试过不了!”

    定国公一怔:“他……三个第一啊!”

    镇国公点头:“文武双全呐!”

    “礼部尚书,知道乡试考什么吗?”武帝听得这一声声赞誉,斜睨着镇国公,问。

    冷不丁被人喊官职,礼部尚书想了想,道:“回皇上,微臣还是很认真的。这个乡试我背过,是从八月初九开始考。第一场,三道!”

    强调一下题目的数量,镇国公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就这数字,难吗?我上个战场,一回都得砍两百人头呢!再说我也写过奏折,两百字而已!”点评一句后,瞧着皇帝表情依旧,镇国公就接着道:“第二场,就五经一道,然后诏、判、表、诰一道,要求三百字。第三场就更不用说了,五道时务策,就是发表一下最新政务的看法!苏从斌好歹这么多年文书干过,大朝会从不请假的,他第三场绝对拿下!”

    看着说的那个云淡风轻的镇国公,武帝道:“会试重点在政务,朕都不担心苏从斌。可乡试不一样,乡试的重点还是在于儒家经典,在于第一场那七道题目!”

    “知道这七道题目怎么出吗?”

    镇国公迎着帝王铁青的脸,难得紧张的磕头:“皇上恕罪,末将不知。”

    定国公也有些不解,小心翼翼:“皇上息怒,这四书五经,从县试考到乡试,那苏从斌能够拿下三个第一,不就说明对书本还是熟悉的?”

    “县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