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六零年代好好生活》 200-220(第15/42页)
去当厂长的吴国雄,沙发厂真的没有分配正式职工。
玉琳放开当事人的手。
笑问道:“严副县长,采访一下,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有什么别的计划吗?”
“王记者,既然你问到了这个问题,我就给你认真的答复一下。
原因是这样,我本人希望长谷县沙发厂的发展不局限于长谷县,因为长谷县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我希望匠人们学会这门技术后,自发到全国各地去建沙发厂也好,还是被聘请去当匠人,都能带动当地的经济。
当然,目前这只是我的初步计划,我县更详细的发展规划,我们还在进一步的讨论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需要时间实践。”
“谢谢严副县长的解答。”玉琳严肃脸收回假设的话筒,朝严斐挥挥手,说:“严同志再见!”
有一瞬,玉琳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在采访,气氛太严肃了,受不了,撇下严斐蹦蹦跳跳去找小景。
严斐看她蹲在爸爸妈妈身边,妈妈给她让了一点点板凳,爸爸把小景抱起来,不自觉眉眼带笑,冷峻的眉锋舒展,气质高冷,风度翩翩。
“严县长,你刚刚说的是真的吗?”吴萍扭扭捏捏从暗处出来,娇羞的问。
严斐眼眸一冷,周身气势徒变,冷厉的压迫袭来,吴萍瑟缩了一下低了头。
“我不是故意的,我刚刚——”
认出她是供销社的售货员。
“你是哪个单位的职工?”严斐淡漠问道。
“我是严家坝的村民,您放心,我不会把你刚才的话说出去的。”吴萍眼神躲躲闪闪,保证道。
“嗯。”
“那您在,我先去看电影了——”抱着侥幸心理吴萍转身就跑,心跳的像是偷了一头牛。
吴萍转头就把严斐的意思说给她在沙发厂当大工的姑父,张成想了想,并没有马上辞职,而是实实在在继续在厂里干,等新的4张沙发结构设计图纸一到,他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玉琳心疼的抱着严斐,认真的说:“斐,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我永远做你强大的后盾。不要焦虑不安患得患失,放手大胆的干就完了!累了就在我怀里睡一觉,醒来,我们又是一条好汉。”
“知道。谢谢你。”严斐回抱着她,顺顺她的头发。
正月初八,严刚跟着徐慧坐李老大拉货的大车回去了,小景吵着要钓鱼。
玉琳开车带他去北洛镇收红薯粉条,吃了几样当地的美食,小景把钓鱼抛之脑后了,跟着妈妈学算数,给来卖粉条的叔叔阿姨算钱。
“小王,你每天都来收粉条吗?”碰上一回这对长相出众的母子王彩霞就记住了,何况他们每天都要进自己店,吃一碗红薯粉皮。
“不是每天都来,你们这里四六九大集,我们都会来,王大姐,你家也有红薯粉条?”
“我家没有了,我山里的亲戚有,冬天挂了很多粉条,自家吃不完。”
“一斤6毛钱,你有多少我收多少。”
“你这给的价钱高,红薯几分钱一斤,值得挂粉条,你怎么去年冬月不来收呢!”
玉琳一笑,说:“今年冬天大车来收,你尽管让大家挂粉条,都给你们收走了。”
玉琳又问了王彩霞说的是哪个村,有没有通车路,一听没有通车,玉琳也就暂时打消了进山的念头。
“那几十里的山路,弯弯曲曲的,你一天都走不到。”王彩霞看了眼玉琳的细胳膊细腿,光明正大的笑话她,有安慰道:“你说的是实话,我今天回家就把话给你带到,现在山里天气冷,还能挂一些,要大宗的只能等冬天结冰的时候了。”
王彩霞语气里满满的遗憾。
“没事,今年别错过了。”
“就是。”
王彩霞情绪不高,来了几个吃粉的客人。
玉琳这里也来了几个背着背篓的乡亲,都是急匆匆赶来卖粉条的,一听一斤粉条收6毛钱,个个脸上溢出笑来。
“十斤,六块。”
小景低头钱盒子里拿了6张一块的钱递给妈妈,“妈妈,这个奶奶的六块钱。”
“十五斤,9块钱。”玉琳过称,小景坐在小板凳上抱着钱盒子找钱。
等下午2点大集散了,玉琳把睡着的小景放在后座位上绑好安全带,一脚油门,回家。
三月初六,玉琳带着小景从北洛镇回来,就看到严刚带着大包小包等在家门口。
“爸,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玉琳把小景从车上抱下来。
小景看到爷爷,挣着从妈妈下来,边跑边喊:“爷爷,爷爷你来了,你是来带小景去钓鱼的吗?小鸭子都长大了,爷爷!”
小景那个热情,玉琳看得失笑又嫉妒。
“爷爷,你怎么才来,我都会算账了,我跟妈妈去大集上收红薯粉条,好多好多的粉条。爷爷,你也去吧,我也有爷爷!”
这是,羡慕别人有爷爷?
看祖孙两个相亲了一会儿,玉琳看时间已经4点了,就说:“爸,这是澡票,你先去澡堂洗漱一下,回来吃饭,我去办公室给你铺床。今年服装店我请人看,生意还不错,你来了就陪着小景玩。”
“妈妈,我跟爷爷一起去洗澡!”小景抱着爷爷的腿,看他拿东西,先跟妈妈请示。
“玉琳,让小景跟着去,不带累你做饭。”严刚拿着自己的盆,单手抱小景出门。
“妈妈再见!”
小景调皮的给妈妈一个飞吻。
“不要让爷爷一直抱!”玉琳笑着给小景挥手,这小子在爷爷面前就是个调皮蛋儿了。
“爷爷,你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啊?”玉琳听儿子问严爸爸,声音还挺失落。
严刚在家好好休息了一天,玉琳就把这爷孙俩没办法了,除了一日三餐在家吃,其他时间都在外面浪,不是抓鱼就是摸虾。
等山上的野菜下来,玉琳没法一天到晚顾着他们,每天做好午饭放冰箱,她进村进户去收晒干的菌子和山货。
每次北洛镇逢集,玉琳父子爷孙仨一起去收红薯粉条。
第208章 第 208 章
大雪节气一到, 北洛镇凡是种了红薯的人家,开始结队做红薯粉,家家院子挂着或多或少一竿竿结冰的粉条。
十一月中旬, 李老大开3辆大卡车专门来拉玉琳收购的一万三斤红薯粉, 几千斤菌子山货,3万个皮蛋和咸鸭蛋。
“玉琳,咱咋卖?”
“粉条2块钱一斤,十块钱6斤, 像卖席梦思床一样找一个广场减价大甩卖。其他的按原价卖。”
李老大遇到一个大城市就卖两天,一路到家粉条只剩下一千多斤了。
“现在的人是真有钱。”李老大给王东林一支烟,感叹道:“我以为粉条2块钱没人要的,结果呢,差点一抢而空。
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