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40-50(第16/49页)



    “如今朝中相邦一家独大,大王可有想过遏制一番?”

    似乎扶苏只要点个头,他立刻就会想办法帮扶苏把权柄收回来。

    扶苏却是微笑:

    “相邦是在替寡人做事,如何就是他一家独大了?”

    君臣两个意见完全一致,那么你怎么知道人家是相邦架空了君王,还是君王把相邦推出来当靶子,自己躲在幕后装无辜呢?

    虽然扶苏没把阿父当靶子,但类似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些人看到始皇权势滔天就开始用这一点挑拨离间,实在有些见识短浅了。

    试图怂恿秦王干掉相邦的人无功而返。

    赵王很不满意:

    “这一代的秦王能力不足,但他的相邦却很厉害。若是能将相邦打压,秦国就不足为虑了。”

    可惜他们派去的人都说服不了秦王。

    倘若秦相是如隔壁齐王的相邦那样的货色,赵国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偏偏秦相很有本事,哪怕君王无能也不影响秦国继续称王称霸。

    幸而对方似乎并不好战。

    赵臣中就有人就认为:

    “这一代的秦王和秦相,或许与那齐王齐相是一样的。只想偏安一隅,没有什么大的野心。”

    没野心好啊,这样就不会妨碍赵国争霸中原了。

    但为了防止秦国出来搅浑水,赵王还是决定继续派人去挑拨秦国内乱。这样秦国自顾不暇,就不会侵犯中原了。

    另一边的楚王却有不同的看法。

    楚王和春申君分析:

    “那秦正到底想不想夺位?还是说他认为时机尚且不成熟,想再等待一些时日?若是后者,寡人怀疑他图谋甚大。”

    先蛰伏慢慢夺取王位,这样的人有足够的耐心和野心。等他成功登基,肯定不会甘心龟缩关中,必然要出来攻伐天下的。

    这对楚国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春申君思忖:

    “臣以为,秦正如今权势太盛,即便他不想夺位,秦王也不一定能容忍他。且臣听闻秦王的太子年少聪慧,就连秦正都夸他非池中物。”

    楚王懂了:

    “哪怕秦王能忍下秦正,等太子长大,他也不会放任秦正一家独大的。到时候说不准还会来一场二人之间的争权,这便是我楚国的机会。”

    最好的局面莫过于现任秦王英年早逝,然后军政大权托付给秦正,太子因年幼只能做个傀儡君王。

    等到太子长成,他们楚国就可以坐看两人相争了。

    楚王隔空和赵王达成了共识——要尽量挑起秦国内乱,避免秦国出来瞎掺和。

    扶苏被这些来劝他防备相邦的人弄得不厌其烦:

    “以后不见这些六国来的贤才了!”

    有本事的没几个,天天整这些歪门邪道,实在是烦人。

    太子政替他翻看奏章:

    “不见就不见吧,仲父也说没什么好见的。”

    始皇其实已经替儿子挡掉了不少。

    真有本事的,史书上自然有姓名记录。谁都没听说过的人,除了少数当真是沧海遗珠外,其他的基本就能力一般了。

    听说爱子被他们烦得不行。

    始皇便道:

    “以后这些人,推给朕去见就是。”

    扶苏不同意:

    “阿父已经很忙碌了,如何能让他们去叨扰您?”

    扶苏干脆出了一张考卷,列举了一堆刁钻的问题。以后再有人来,就把卷子一发,让他们都答题去。

    这样扶苏就只需要看答卷了,回答得不错的,再叫来觐见。

    太子政拿起卷子看了一眼:

    “各国车轮之间的间距不同,往来通行不便,如何能使各国同意更改车轮间距,做到天下同轨?”

    ——车同轨。

    古代土路走久了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印,各国左右车轮间距不同,别国的车子进入本国进内,就容易一边陷入车辙中、另一边还在高高的路上。

    所以天下一统后,始皇帝规定车同轨。所有车的间距都一样了,出行就可以直接顺着前车的车辙走,不用担心车轮陷入其中的麻烦。

    毕竟车子本来就是两轮都陷在里头、以这个模式前进的,没有再陷一次的余地了。

    扶苏这哪里是在出题考人,他就是在为难人。根本不可能有谁想得出办法,说服各国提前施行车同轨政策。

    对于各国来说,车不同轨才好呢。

    因为战车也是车,车轨不同,战车也会前进困难。要是全都统一了,别人跑来打自家的城池,岂不是也能顺顺利利把战车开到城下?

    太子政忍不住摇头:

    “阿苏,你这样太奸诈了。”

    要是他们答不上来,说明本事不行,自然不必去见。

    要是真有人想出了法子,那更好。赶紧把这位大才请来,将以后大一统的麻烦提前解决掉。

    毕竟车同轨真的很得罪人。

    始皇帝规定完新的车轨间距之后,以前的车子都没法用了。车子对贵族来说是很昂贵的财产,这和指着别人家的房子说“这些房子违反法规,不许再住人”有什么区别?

    扶苏翻了翻今日上交的答卷。

    然后挑出其中一份:

    “我出的考卷也没有那么过分,这不就有个大才被筛出来了?”

    说明他的考卷很合理,非常实用。

    这下就连始皇都好奇了,伸手取过那张卷子,查看到底是谁想出了解决方案。

    只见车同轨题目下,是龙飞凤舞的一行大字——「天下一统可破」。

    始皇一怔,随即哑然失笑: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虽然对方没有给出真正的解决方案,但对方显然已经接收到了扶苏出这道题目的本意。而且他给出了回应,告诉扶苏,我明白王上的意思。

    始皇不由面露欣赏之色:

    “此卷是何人做所?”

    扶苏指了指:

    “这里有写姓名籍贯。”

    始皇定睛一看,顿时惊讶:

    “竟是尉缭?”

    扶苏也觉得很神奇:

    “我听闻尉缭是阿父继位第十年时,才来秦国的。当时阿父驱逐了吕不韦,并决定重用他。如今距离那一年还有十三年,他怎么提前来了大秦?”

    尉缭家中长辈在魏国担任过类似国尉的高官,后来尉缭自己也因为担任大秦国尉,因此以尉为氏,才称尉缭。

    这个位面估计是因为相邦秦正的缘故,让他提前注意到了大秦,才会此时前来。

    不过尉缭此人比较注重名分大义。

    他的对外战争主张就是“挟义而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