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180-190(第29/79页)

 拿到了两家的股份之后,扶苏琢磨了一下觉得还不够。

    毕竟他是要养全家的男人。

    家里有十二个人,最起码要拿到十二家的股份吧?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也没闲着,在城里到处跑。之前打听出来的消息,到了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哪里有什么企业,他心里门清。

    秦政倒是在家待着,官方那头不用天天去,真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会主动上门的。

    比如这天。

    办公室的领导助理小林特意来了一趟。

    上门拜访不好空手过来,打听到秦教授喜欢吃海鲜,特意带了些比较少见的海货过来。倒也不贵重,就是市场上不常卖,不过他有关系可以弄到一些。

    秦政的目光扫过他拎来的海产。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秦政示意他坐:

    “今天过来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荣禄过来把东西拎走,将空间留给他们两个谈正事。

    小林嘿嘿一笑:

    “教授,是这样的,您上次说的那个批发市场,我们上头商量过后觉得确实很有必要弄一个。但是吧,这个批发市场开起来,要派上用场,就得想想法子推广。”

    厦门这头经济才刚刚发展,说实在的领导们觉得批发市场现在就开起来有点早了。但是这种东西呢,又不能拖着不建,不然等别人先建起来了,自家就失了先机。

    在现在的年代,什么都是稀罕东西。第一个建批发市场的城市,必然能出尽风头,把各地的个体商贩都吸引过来。

    厦门想当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就得卡好时间点。

    小林和秦政说起目前城里开起来的民营厂子,把刚刚才申请开始建厂房的都算上,一共也就二十来家。

    毕竟能消息灵通到在政策下来之前就知道厦门是开放区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知道消息的,自己是没有心思开厂的。

    那么其他人就只能等政策下来才意识到,然后去申请建厂。这里头,还有不少是政策下来才起了心思想打拼一番事业的,这会儿说不得还在纠结要不要试试呢。

    厂子少,货源就少。

    批发市场需要足够的货源,不然小打小闹开一个,没意思。

    除了货源之外,还得有中间商,就是去批发市场开店的。这个好找,大不了各厂子自己安排个人过去。

    小林皱眉说道:

    “重点是小摊贩,数量不够。”

    批发市场,走的是批发。中间商大宗批发,小摊贩小额批发。

    其实就是给厂子提供一个中间人,这样厂子可以专心管生产,不用频繁接待那些过来只买几十件的小散户。

    接待小散户对于大厂子来说是性价比非常低的事情,不仅是因为他们要的量少,重点是他们要的款式都是彼此不同的。

    一个厂子一般不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刚起步的厂子还好,等以后扩大规模了,同样都是裤子,有好多款式。

    结果一会儿来一个要甲款式五十件的,一会儿来一个要乙款式一百件的。一天下来零零碎碎,还得专门安排个人处理这些事,不划算。

    和批发市场合作就不一样了。

    虽然一开始中间商需要各种款式都进一大堆,然后计算售卖速度。但这些都是中间商需要操心的事情,厂子只管生产就行。

    进入正轨之后,厂子只用按照中间商订购的大额数量来生产,省了很多麻烦。

    何况有些厂子全程用的机器都是同一套,生产别的款式就要在机器上调整一下。一次只生产几十条,为了几十条改来改去的太费劲了,但是几百上千条就不一样。

    小林的意思是,别的东西都好解决,小摊贩不够才是最大的问题。

    大部分小贩刚开始摆摊都是几十条几十条地进货,要支撑起批发市场的客流,平均下来得有多少个小贩才能显得市场热闹?

    秦政懂了他的言下之意:

    “刚刚开放市场,大家还太保守了。”

    小林一拍大腿: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前头的局势把大家弄怕了,就担心会有个反复。到时候再次算成分,这些搞小生意大生意的,给打成资本家,这谁不怕?

    但是他们这些官方人员心里是清楚的,政策反复的概率不大。

    别看目前只有四个经济特区,实际上整个粤闽两省都在开放的范围内。只是没有单独拎出来,说省内的其他城市也是开放特区而已。

    小林认识周围城镇的同事,那边都说接到了通知,以后不抓摆摊卖东西的了。

    也就是说,两省都是厦门的潜在市场。要是能吸引其他城市的个体户过来进货,那数量一定非常可观。

    小林压低声音:

    “这么多人来厦门,您想想能给厦门创造多少收益?”

    哪怕里头九成的小贩都是进了货就走,他们过来进货得坐车吧?下了车得住招待所之类的地方吧?一个人要是拿货不方便,得请个三轮车师傅帮忙吧?一日三餐得在当地买着吃吧?

    还有很多很多方方面面。

    经济不就是这么“活”过来的?

    秦政自然也懂这个道理。

    但现在问题就卡在,怎么让大家相信政策不会反复,然后放心大胆地来厦门进货。

    秦政眼眸眯起:

    “这是舆论造势的范畴了。”

    小林的心提了起来,担忧秦教授不懂这方面的问题。

    秦政还是懂的。

    都说秦梓桑擅长经济和舆论,经济就不说了,属于小太子自学成才。舆论造势这方面,还真不是纯自学。

    太子殿下小的时候,他爹就在帮他营造人设了。

    天下人是怎么知道太子扶苏仁善的?总不能是年幼的小太子自己布局的吧?

    有些手段始皇帝陛下不是不会,他就是没对自己用,觉得没那个必要。

    秦政觉得太子仁善就够了,秦王还是得威严一些,有张有弛搭配起来更好,所以没去管别人说他是暴君的事情。

    这会儿小林过来求教,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堆可行的操作。

    清婉端着泡好的茶送过来,然后顺势在父亲身边坐下来,打算蹭个课听听。

    秦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没管她。

    润了嗓子之后,他反问:

    “谁说必须要把批发市场建起来,才能将名号打出去的?”

    小林一愣,什么意思?

    清婉已经眼前一亮:

    “父亲是说,先宣扬厦门要建造全国首个批发市场,目前正在建设当中。把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让全国都知道这件事?”

    秦政颔首:

    “不错,这叫宣传预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